让我们在开始调教你的鹦鹉学舌之前,先谈谈鹦鹉心理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问题例如“你的鸟儿特例独行的原因何在?”,“你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饲主?”等。请相信我:你对鸟儿熟知的越多并理解它们如何思考,你就越容易驾驭和调教它去说话!我呢不想在这里长篇大论,只想传递一些建议。这些建议是经过实践后人们得到的共识。
你需要去了解鸟儿你的鸟儿等于一个小娃娃。这个比喻和鸟儿的年龄大小无关,可能你已经买或拥有了一只老鸟。我想谈的是你该如何对待你的鸟儿,该如何与之互动。尽管世界上最能说的非洲灰鹦鹉其智力和亲和力也最好,但充其量也就是3-5岁儿童的程度。牢记这点很重要,因为假设你有了孩子,你就明白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多么地令人头疼。他们会喜怒无常、自私自利、脾气暴躁、固执己见、神经兮兮的。它们不爱吃蔬菜,不按时就寝等。这些品质鹦鹉都具备!但小孩子有时非常可爱、可亲还随和,这些本性使得我们乐意与之为伴,令我们无比喜悦。然而这种情况只能持续一个小时,随后的一个星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鹦鹉亦然!一定要做到心理有数:你不是在对付一只美丽的、智力水平同你一样的动物,而是一只野生动物!它具有野生的习性、特点和本能,且活动能力如同一个小孩子。让我们从一些现实点的期望开始。首先想象一下你的鸟儿在入住你家之前的生活状况。也许你的鸟儿是购自于一名饲主,或者来自一个宠物店,还或者来自一个收养组织。不管从哪里来吧,也不管它的年龄多大,你和它都可能彼此陌生。这太好了,好就好在你和这只小鸟儿没有交往历史,一切可以重新开始,而且没有什么坏毛病需要克服。如果情况不是这样,你的鸟儿已经被饲养了一段时间,而且已经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没关系,我会带你返回场景一,你可以重新来过。赢得信任你第一个任务就是赢得鸟儿的信任。是否一夜之间就可以搞定?回答是否。就象你现在所有的关系一样,建立信任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如果你的鸟儿曾在一家一度被虐待或忽视,那么他们给它留下的坏习惯就不得不需要你去纠正。即使你的鸟儿直接来自一位饲主,并承诺是人工养大的,但你也要记住野外小鸟是在高高的树洞中相对隐秘的巢中长大,漆黑的小环境远离族群。2-4个月之后它们在父母亲密地照顾下渐渐地被介绍给族群。它们因品种不同将花费半年到两年时间来学习社交技巧和猎食方法。许多饲养者甚至那些采用手养的通常都在大大的、拥挤的、光照不错的笼中或玻璃箱中进行喂养。我的观点是什么呢?你的鸟儿,特别是小鸟没机会发展在野外才有的社交技巧,也不会以稍慢的步伐逐渐成熟起来。无论年龄多大,心灵和精神不健全将导致它一直是一只不成熟的鸟儿。耐心是关键。你需要慢慢地去赢得鸟儿的信任,充当一名好的父亲/母亲,那么它才去学会成为一个好孩子,哦,是好鹦鹉。承诺我想提的另外一点就是鹦鹉的寿命很长,可以生活20、40、60甚至更多年!你已经准备好了为你的宠物提供那么长时间的有吃有喝、安定、有品质的家么?再一次地将他们当作孩子想想吧。如果哪一天这位8岁或10岁的小家伙偎依到你身边这么说:“妈妈,爸爸-我决定在今后的40年在家一直守着你。我乖乖地呆在我的房间里(笼子),你呢每天给我食物,打扫我们房间(笼子),教我社交技能(也许我会学习说话和一些小把戏),给我洗澡,医院看病并且时刻保持要我快乐。”,那你怎么办?感觉如何?还想不想饲养啦?不?这就是你对鹦鹉坚定的承诺!许多人不理解这点,大半是因为很多这种神奇的动物经常颠沛流离,从这家到那家,从这个宠物救助组织到那个宠物救助组织,从这个动物避难所到那个动物避难所迁移。这些鸟儿会思考感觉人类,随着时间推移形成和主人心灵的结合。当你决定购买一只鹦鹉时候,别打算去随意支配他们,你需要从毕生的承诺这点去思考。要公平待鸟儿,如果你不能够作出承诺,就不要饲养。生物钟在野外,鹦鹉一般做三件事情:吃、睡、玩。并不象我爱唠叨的“一个好忙的作息时间表”。鹦鹉不象人一样上班,回家路上做运动,送孩子到托儿所,烧饭,还有睡倒在电视机前。(迟早你能理解我的意思!)自然界的鹦鹉日出而起-开始觅食-打盹-跃入溪涧冲个凉-打盹-寻找食物-喂食小鸟-打盹-再搜索食物-和族群团聚一会-打盹-日落上床睡觉(呵呵,就是栖木啦)。你发现什么了?鹦鹉随时都会打盹。所以不必为以下感到忧虑:?你发现你的鹦鹉嗜睡。它们就那样的!?别相信一些人的观点:鸟儿一天需要10-12小时的睡眠。它们整天都打盹,无需额外每夜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时间表上另外需要纠正的一个误解是:“我的鹦鹉需要每晚7点或者8点就寝。”完全错误!因为你的鹦鹉没有生活在野外,无需日出而起,日落而寝,完全可以按照你的时间表作息。将你的鸟儿孤独地凉在一边很不公平。你晚上5:30或者6点下班,开始吃饭、看小会电视,然后在7点或8点就将鹦鹉哄睡。它们耐心地等你回家一整天啦,等你陪伴它们,关心关心它们,同它们玩玩,还有其它我们曾经向它们承诺的事情。现在可好,你就让它们在你进家门一个小时后就去睡觉?它们是孩子,记住了?它们不是那些动物标本,或者木雕泥塑姿态优美地供你站在一边欣赏。它们需要精神鼓励和娱乐,也需要同你在一起的玩耍、教育的时间。你越忽视它们,它们就越会变得粗暴和不端,进而开始象2岁小儿一样耍脾气,就是因为缺少关心。鸟笼和栖息环境在照顾和饲养那章我们要重点谈及鸟笼,但是这里我只提一点:我听到很多人说需要给鸟儿找到和提供尽量大的笼子。笼子的厂家和商店老板会告诉你如果你的宝贝有一个大大的笼子,那么它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请三思一下,如果把你投入监狱,一间大点的牢房会令你更加高兴么?你的鹦鹉需要整天放出笼子,那才能消除许多问题。笼子局限了视野,可选择的娱乐也少。而且鹦鹉笼中生活和野外生活大相径庭。这里不是从自由角度,而是从栖息和觅食角度看问题。我的解释是:野外的鹦鹉在栖木上睡觉,通常是在一个高高的树梢上。黎明它醒来,大叫着集合群体,然后花费一天时间觅食、洗澡、同其它伙伴闲荡等等。日落时分,它又转回它的栖木去睡觉。只有在鹦鹉繁殖的时候,它才用到巢窝。在你家中,你的鸟儿整日生活都在它睡觉的地方,慢慢地对笼子的领域意识越来越强。笼子应该只相当于它的栖木,白天时间给它提供另外的一个有健身器械、玩具、食物和水的生活场地。鹦鹉和啃咬鹦鹉喜欢啃咬!它们不只是喜欢啃咬,它们需要去啃咬!否则那个喙还能做什么呢?鹦鹉利用它们强大的喙去开坚果,挖洞穴(有些品种),剥树皮(有些品种)以及其它有用的事情。这些粗糙坚果有利于它们的喙保持尖锐,有利觅食活动。鹦鹉喜欢啃咬东西,比如家具、帐杆、草坪椅、手指头,脚趾等,凡是你能叫出名字的它都咬。你需要提供给它们各种啃咬的东西,从玩具到树枝,或者硬木条。做好定期购买替换玩具的预算,因为它们会不断地毁掉一些东西。OK,说话!事情没那么简单的,不是你买来一只鹦鹉放入笼中就可以期待它开口了。(是否你就是这样教你孩子说话的?如果这样,我只能对他们深表遗憾!)众多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你的鸟儿能否学会说话,诸如你和它之间的友谊,你提供的家里环境以及你在教学时候的耐心等。打个比方,这里你是妈妈或爸爸,如果你的孩子(鸟儿)不去学习说话,那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你的错!前文已经提及,并不是所有的鹦鹉都能说话的。鉴于年龄、个性、虐待,有时甚至种类等,即使你使出浑身解数,有些鸟儿还是不会说话。如果你买鸟儿的唯一理由是想拥有一只会说话的鸟儿,那么你购买的动机不纯。如果那样,你还不如买一只鸟的标本,带着一根绳,一拽就可以播放一段录音。只有一个方法可以保证你得到一只会说话的鸟儿,那就是买一只训练过的。但是如果你当初每天做好家庭作业后,抽出时间耐心地调教鸟儿,它早就会呀呀学语了。下面让我们看看你该如何选择才能寻到说话机会高的鸟儿。选择一个喋喋不休的小家伙正如前面我们讨论的,一些种类的鹦鹉说话能力强于其它类。首先是非洲灰鹦鹉,其次是亚马逊鹦鹉,再其次是金刚鹦鹉,这三种鹦鹉是最好的选择。你在选购时需要了解各种鸟儿原始嗓音的不同特点。例如金刚鹦鹉的大嗓门就比灰鹦鹉和亚马逊的更加刺耳。这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在美国有95%的宠物鸟被买走后两年内就被抛弃,就是因为其噪声问题。亚马逊鹦鹉是不错的选择,理由几条。一些亚马逊鹦鹉嗓音低沉粗哑,说话时候常有变调出现。一些观察指出有的亚马逊无需正规的训练就能准确用语,不过很少见。寻找一个对周围事物感兴趣的鸟儿。适应环境的鸟儿症状都是眼睛明亮和身心健康。远离那些害羞,或者看上去不修边幅,病歪歪的,情绪低落的鸟儿。除非你在康复中心或者救援组织工作,否则这些鸟儿可以作为一次救援项目,而你对这种救援是力不从心的。小孩子学话的能力很强,所以喂养一只小鸟儿不失好主意。偶尔你会非常幸运地找到一只人家手养的小雏鹦鹉,而且已经开始呀呀学话。如果这样你就得到了一只非常有潜力的长舌家伙了。但是这也不是说阻止你去选择一只老鸟。老鸟同样可以教会说话,只不过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罢了。这样努力的回报绝对是高的。一些种类,例如亚马逊鹦鹉学话就很早,4个月大到2岁之间表现出极佳的态度去学习新词和语句。其它鸟儿,例如非洲灰鹦鹉通常过了1岁才开始冒话,所以说你在训练它们的时候要时刻将鸟儿的年龄和种类牢记在心。一次一只鸟儿调教一只鸟儿比两只或两只以上要容易得多。为何?因为两个鸟儿更乐意彼此之间用鸟语交流,而不愿意用人语同你交流了。心理有数了?它们彼此之间的鸟语无需费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