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芳璐在海宁市少体校举重训练房,18岁的许晓婷剪着一头利落的短发,一见到记者就笑着露出了小虎牙,凑近看她发现皮肤还挺白的,“走在外面,大家都猜不出我是举重运动员。”许晓婷笑着把有点长长的刘海撇到一边。也只有看到与年龄不符的一双手上的茧子,才能把她与全国举重冠军联系起来。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U17U18举重锦标赛中,她获得了抓举第一名、挺举第一名、总成绩第一名的佳绩,这是她拿到的首个全国奖项。作为有7年经验的运动员,许晓婷其他大大小小的获奖荣誉就更多了。在年至年举行的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省青少年举重冠军赛中,她的成绩都在前三名。而在至年,她连续5年参加嘉兴市青少年举重锦标赛,都拿了抓举第一名、挺举第一名、总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年和年破了嘉兴市的三项举重纪录。每天训练不怕苦咬牙坚持通往冠军之路这个外表看起来还很稚气的女孩,究竟是如何拿到这么多奖项的?“她很拼!就算膝关节受伤了,训练也不间断。”市少体校举重教练陈伟这么评价自己的爱徒,他是一手挖掘和培养许晓婷的教练。许晓婷是许村人,她在许村镇中心小学读四年级时,还是学校田径队的铅球选手。六年级的时候,许晓婷在市少体校门口等田径队教练,却被举重教练陈伟的“火眼金睛”相中了。“她的身材比较匀称,还有举重所需要的爆发力,身体协调能力也不错,再加上家里很支持,我就把她带来训练了。”陈伟说,选拔时,也不确定孩子能否吃苦,但许晓婷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加入市少体校后,许晓婷就住在学校的宿舍里,读书也转到了市区,每天的生活就是读书和训练。“我很喜欢跑步,每天早晚都要去操场跑圈。刚刚开始举重就练习一些基本动作,慢慢地训练强度加大。”许晓婷说,训练时最难的地方就是“打组数”,比如挺举80公斤的杠铃,每组5个,连续做6-7组,每次都要咬牙坚持。“每天下了课就要训练,有时要训练到晚上,再加上周末也要训练。”因为长期训练,许晓婷的身上留下了不少伤,大多位于膝关节、手腕、腰部。她说,可能因为小时候喜欢从楼梯上跳下去玩,导致膝盖出了点问题,再加上练举重后,膝盖压力比较大,所以每次训练时膝盖都会隐隐作痛。而在这个时候,许晓婷会选择绑上绑带、戴上护膝坚持训练,“主要原因是关节力量不行,得多加强膝关节的力量训练。”看她的手,满满的都是老茧,左手中指是一个剪掉了的血泡。“就我自己戳的,不然会更痛。”许晓婷笑着说,参加训练以来,自己已经习惯了小伤小痛,她觉得这是通往冠军之路必要的“磕磕绊绊”。积极发挥主场优势在家门口拿到全国第一今年3月10日-11日,全国U17U18举重锦标赛在海宁举行。这是全国首次举办举重U系列大赛,海宁也是今年全国举重竞赛的第一站。许晓婷在比赛中,获得了女子69公斤级18岁组抓举、挺举、总成绩3块金牌,还获得了最佳运动员奖。其实在比赛前一天,许晓婷紧张得睡不着,“虽然比赛经验比较丰富了,但遇到比赛,还是会感到紧张和兴奋。”想什么呢?许晓婷说,比如自己什么时候预热活动身体?比赛时自己举重加到多少公斤?怎么样胜算更大?一系列比赛现场的问题,都在比赛前一晚在许晓婷的脑袋里转啊转。而真正等到比赛那一刻,她的手碰到杠铃,她说自己什么都不会想了,一心一意按照平时训练的节奏,好好表现。“我也没想到能拿到冠军呢,可能是主场优势吧。”许晓婷开玩笑说,关于这次全国比赛,她实际上比较吃亏,因为她当时体重只有64公斤,挑战的是69公斤的项目,“但是自己觉得状态很好,举6把都成功了。”客观而言,这次比赛的大获成功,跟许晓婷之前多次比赛经验积累有关。去年7月,许晓婷有一次参加省里举行的比赛,当时她憋着一股劲要把最好的水平拿出来。抓举的时候,她状态特别好,挑战了平时没有训练到的强度——82公斤,而她平时训练的最高强度是81公斤。那天比赛时,面对82公斤的挑战,许晓婷一把举起来了,使她心中暗喜。然而等到挺举环节,她的心态有点发飘了,“几个动作都不是很规范,拖了后腿。”后来,许晓婷在那次比赛里拿了第二名,与第一名擦肩而过。“有了这次教训,我开始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