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旗山南麓“香遇走廊”
出现了很多造型各异的雕塑
在阳光下
闪着耀眼的亮光
在绿道上奔跑的小孩尽情亲近它们
异木棉花轻轻落在泥土上
湖水的波光、林间的日光
也投影在质感独特的雕塑上
不管你是在遛弯、遛娃、跑步.......
只要路过这里
就有机会偶遇让人驻足的震撼展览
这12件雕塑作品
来自多位知名艺术家
是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的作品
将展出至年3月
它们正静静地立于城市山水之间
等待大家前去互动
01
首次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展览
万有引力
本次“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以“潮流东莞,万有引力”为主题,由鲁迅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象群担任总策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专业资深策展人段少锋担任策展人。冯崇利、高孝午、景育民、李象群、李铭燃、任哲、商占祥、王艺、许群波、杨硕、赵生帆、周一然等知名艺术家携12件作品参展。
任哲《青龙》
青龙,四灵之首;色青属木,木主仁,仁者直。「四灵」又称四象,其象征的五行更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李象群《风云行》
作品中的智者通过不断的变化,寻找到了自己的态势,失重是一种游走、变化的状态,智者在动态中突破自己、寻找自己,驶向彼岸。
参展作品涉及雕刻、装置等艺术品类,既有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新成果,又有超现实主义幻想的个性化呈现;既有纯形式主义的审美表达,也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许群波《陈镜开》
生动刻画了东莞的传奇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抓起杠铃即将打破世界纪录的力量爆发瞬间,以细腻的写实方法体现出当时中国体育的力量。
王艺《超越》
作品选取短道速滑运动的场景为主题,捕捉两名运动小将手指轻触冰面转弯时的紧张瞬间,镜面不锈钢既为冰面,也增强与公众的互动。
本次邀请展将是一场艺术与城市空间,艺术与大众生活的对话,市民将在公共艺术的盛宴中发掘全新的感官体验,在精神愉悦中深度感知他们所生活的城市空间。
02
见万物众生
山水相融
本次邀请展是东莞将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融合的首次尝试,是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文化的新形式,也是对城市空间建设的“东莞模式”的新探索。
商占祥《绣虎》
绣虎是古人对某种猫的称谓。绣,意象风情精巧;虎,意象神圣威严。有绣虎端坐于此,灵媚如绣,威坐似虎,护一方家宅,佑江山千里。
高孝午《共境-和平使者》
共境意为共有、共生之境。鸽子为和平使者,描述由橄榄叶幻化而成鸽子飞翔的姿态,身上的羽毛丰满而圆润。
处在新科技、新思潮、新青年的时尚潮流中的东莞,“潮流”对这座城市有着特殊含义,“万有引力”旨在表达“双万”新起点上的东莞,通过积聚能量释放引力,锐意潮前,以海纳百川包容友好的姿态,为艺术创作提供天地画布,向艺术人才敞开怀抱。
杨硕《杜鹃分外红》
杜鹃,又名映山红。每逢四月,杜鹃花漫山遍野,傲然怒放,姹紫嫣红,簇拥着像云,像霞,像高举的火炬。
冯崇利《风之痕-7》
泥土与似墨色般的光影相互交织、浸润,钢的冷峻与变幻莫测的光影相遇、交融,熔铸出“风之痕”的独特意象。
通过城市与文化产业和文艺人才的持续交互,共同创造,建立心与新的链接,拉近城与人的距离,实现城市空间,与先进制造和公共艺术的多维融合。
03
以天地为画布
精雕细琢
莞容百川秀,邑造天下巧。莞邑文化绵延千年,造就了东莞的城市精神底色。
从近代史开篇之地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东莞一直身处于传统和现代的汇流之中,形成了今天极富张力的城市面貌,这样的面貌恰恰是呈现公共艺术最为理想的城市空间。
李铭燃《量恒》
选取物理学与哲学双层含义为创作主题。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周一然《九重门》
这件作品如同在空间中勾勒出的草图。门暗示边界,希望这扇门也象征着你心中的某扇门,给你勇气。打开它,跨越它,到达你向往的世界。
以文化造城,艺术成境,聚浪成潮,由此,东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应运而生,这也是东莞首次举办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展览。
这一主题揭示出展览对东莞这座城市的美好愿景,以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之名,城市空间被挖掘、点缀。
景育民《行囊》
该作品是一个旅行包,艺术家将其当作“旅行者”,游走在世界的不同城市和角落,记录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赵生帆《共享单车》
作品以骑行者为主题,前后分别为两名骑行运动员,中间部分则留给参与者。此作品既有科技含量,又有参与性,体现了现代艺术的全新的表达。
站在东莞辽阔的历史潮流中,感受城市的脉搏。以公共艺术为媒,欢迎大家一同来“解说”当下的城市生活,与艺术对话、与城市对话,与历史、当下、未来对话。
「展览打卡攻略」
展览时间
年12月—年3月
展览地点
东莞市*旗南香遇走廊
现场互动
展览期间,将举办城市空间艺术邀请展“我最喜爱的作品”评选活动,通过艺术委员会评选及市民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出5件作品将永久收藏于东莞*旗南香遇走廊,市民观展时,也可扫描作品说明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