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首页 » 种类 » 锻炼 » 疯狂的ldquo石头rdquo之
TUhjnbcbe - 2021/9/14 4:33:00

王大妈最近犯了一个“怪病”,让她十分苦恼。

8个月前夜间醒来后突发眩晕,天旋地转,恶心想吐冒冷汗,不动10多秒钟后眩晕消失,后来经常起身、躺下、翻身等动作时容易出现短暂眩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不舒服,白天走路和说话都没有问题。所以她不敢睡觉,每次睡觉都是头部慢慢靠近枕头,就怕眩晕发作。就算躺好了也不敢翻身,一翻身就可能再次天旋地转。时间一长,夜眠渐差,以致入睡困难,易醒(常眩晕致惊醒),再入睡困难。白天感头昏乏力。去了多家医疗机构,骨科、针灸科、普通内科均有就诊,考虑颈椎病或脑动脉供血不足,多次做了针灸、牵引,口服天麻杜仲胶囊、西比灵胶囊等等治疗,结果并不管用。由于害怕头晕发作,王大妈有时都是坐在椅子上睡觉,不敢靠近床了。

王大妈得的是什么病?

其实,这不是什么怪病,不仅不怪,而且非常常见和多发,专业的病名叫: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名字很长而且有点拗口,不过它还有另一个简单的称呼,叫“耳石症”。没错,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它其实是一种跟耳朵有关的疾病,更准确的说,是“内耳里面管理平衡的器官”出了问题。所以千万别太小看自己的耳朵了!

我们每一侧的耳朵里都有半规管,包括3个半圆形的半规管和2个囊(椭圆囊和球囊),参与人的平衡感觉,正常情况下,耳石黏附在椭圆囊里面的椭圆斑上的,但是某些时候,它会跑出来,比如外伤、快速甩头,耳石可能从椭圆囊斑里掉到半规管,泡在淋巴液里,所以,只要头一动,耳石会在内淋巴液里晃荡,人就会感到天旋地转。只有头不动,耳石沉积下来,头晕才会好转,一般持续1分钟左右。这就是为什么耳石症患者,往往是睡觉的时候,一躺下、一起床或者一翻身,感觉天旋地转的头晕,站立不稳,严重的时候,会伴有恶心呕吐,甚至血压升高。原来,是耳朵里的石头在作怪。

石头乱跑怎么治呢?

目前,手法复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多种多样,具体还要根据不同位置及类型的耳石来选择。原则上大多数患者都不需要使用药物,不过,部分人由于眩晕呕吐严重,可以短期使用止吐药。复位后有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时,可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

回到文章开头的王大妈,来我院神经内科经过体位诱发试验明确是耳石症,做了1次手法复位后,王大妈的眩晕立即就消失了,也不再“望床兴叹”。

耳石症有哪些症状?

1.每次都在头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诱发,比如躺床,起床,翻身时。

2.发作时天旋地转、恶心、想吐,但是眩晕时间短,多数不超过1分钟。

3.除了眩晕,没有说话不清、饮水呛咳、看东西重影、手脚颜面麻木乏力、耳鸣等这些情况。

满足上述3条,你很可能就是耳石症了。

接下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经过医生评估后,看是否可以做手法复位治疗。“手法复位”看起来很简单,医生就是翻两下,而且万能的度娘还有图片及视频教程,但郑重建议找受过专业训练的神经内科或者耳鼻喉科医生来做,不然方向和半规管搞错了,头晕会加重!

专家介绍

一、本院专家

魏国兰

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周五上午

简历:毕业于中南工大湘雅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头晕头痛、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肢体麻木、癫痫、失眠等神经系统常见疾患诊治。

二、每周六上午有省中裘昌林工作室团队强势加盟。

坐诊专家:张丽萍、蒋旭宏(轮)

张丽萍

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青年名中医培养对象,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医院*院办主任。

临床特长:擅长眩晕、头痛的病因诊治,脑卒中的规范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西药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及其他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及缓解期中医辨证论治等以及睡眠障碍的治疗。

蒋旭宏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医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双博士,浙江省医坛新秀、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医院医务部主任。

临床特长: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深入研究,擅长疑难急危重症、重症肌无力、中风、睡眠障碍、咳嗽、胃肠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文字

李春

排版

木易

往期推荐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就医须知

喜讯——我院眼科、心血管科获湖州市第二批中医药重点专科立项建设

夏季养阳气,首推督脉灸!

医疗援助,中医在行动!

吃药腹泻不用慌,临床药师来帮忙

长按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疯狂的ldquo石头rdquo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