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ID:i-caijing)文
《财经》记者唐郡编辑
袁满“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当然在一条船上的人有时候也会有不同意见,有时候也可能在有些问题上会有争议,但毕竟是一条船上。”在5月22日召开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如此形容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的关系。周小川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了DC/EP(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试点阶段,当前国际国内对数字人民币讨论较多,但仍有很多概念需要进一步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DC/EP的发展主要是立足于国内支付系统的现代化,跟上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特别是为零售支付系统服务,其设计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想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国际上支付货币的地位;二是,人民币支付系统的现代化、数字化对于提高人民币的地位,提高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人民币国际化更多地取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展,而不是取决于技术上的因素;三是,DC/EP的研发队伍是由人民银行组织,由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工农中建等,还有电信营运商和几大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同参与研发,“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不存在谁取代谁的说法。此外,对于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的议论,周小川表示,支付系统必然要在保护隐私和反洗钱、反恐、反*品和反跨境*博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在支付系统现代化的侧重点方面,周小川认为,应结合系统效能、成本、稳定性、出错概率、纠错能力、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从中国来讲比较重视零售系统,这个台阶可以迈得比较大。”他进一步劝告:“别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既能解决零售支付,又能解决批发系统,交易所系统也都完全改造了,贸易结算、汇款等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这个我看也不现实。”最后,周小川再一次提到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货币之间的关系。他指出,首先一个货币能否被广泛接受,可能取决于你的经济体量、贸易体量、对外开放程度,不是说你能够强求国际上的用户做出什么选择,(客户)都是有自主选择权的;再有一个货币抗冲击的能力。“(人民币国际化)不要太高估技术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是体制和政策上的因素,还是一个改革开放的选择。”周小川强调,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发行货币是央行的负债,央行要保证它是可兑现的。“不要把人民币国际化看作好像可以凭空创造一种资产,而要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考虑作出的承诺,承担的义务。”他带有总结性地表示,支付系统的现代化,DC/EP和e-CNY会首先对跨境的零售使用,包括旅行者商务访问之间的使用,也包括现在比较时兴的零售网购等方面都会带来提升的体验,同时对人民币会有好处。我们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批发金融交易、贸易从汇款等等各个方面,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还需要在政策体制方面不断地向前迈进,我们相信未来在这些方面能够取得进展,才是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大步伐。以下为周小川演讲全文:各位来宾,与会代表,上午好!很高兴参加本次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刚才听了邱勇校长、张晓慧院长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今年是清华大学周年华诞,习主席亲自对清华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并寄予厚望。在这样的情境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以及主办的全球金融论坛也是越办越好。今天,我想讲一个学术问题,讲一讲“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系统”。这个题目前一段时间已经讨论很多了,而且确实也是*中央国务院都明确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