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首页 » 种类 » 问答 » 跑得好是全身的事不可忽略的肌力训练
TUhjnbcbe - 2021/7/9 22:42:00

跑步需要肌力训练吗?跑步不是把心肺功能、肌耐力练好就好?跑步虽然属于有氧运动,对刚开始培养基础体能或跑量不大的跑者来说,稳定的下半身、适度的体能与肌耐力就足够。但若要跑得持久、跑量要再进阶,单靠脚力是绝对不够的,而是「全身都要来帮忙」!

若没有足够的肌耐力,就算心肺能力再好,也无法支持身体持续前进。若身体透过其他部位肌群,取代既有运用的肌肉时,可能还会影响跑姿与节奏,加速疲劳产生。

透过适度的肌力训练,拥有稳定的核心肌群与上肢、下肢肌群,则能提升跑者的动作效率,降低运动伤害。所以各位跑友在认真练跑之馀,也别忘了每週2-3次的肌力训练,将能对跑步表现大大加分,进而提升跑姿的正确性与技巧,成为更完美的跑者。

跑步不只「动手动脚」全身都要动起来

对需要长距离、长时间跑步的跑者来说,除了强劲的「健脚」外,包括手臂、上半身、髋关节、核心肌群都很重要。若跑者能正确善用这些肌群,才能维持正确的跑姿,达到全身的平衡与稳定。

例如股四头肌就牵涉到膝盖的稳定;小腿、足踝的稳定性,则有助于稳定落地、支撑与弹跳;臀部肌群、大腿腿后肌群与髋关节的强韧,也可提升推蹬力。

而在进行肌力训练时,最关键的就是增加肌肉的力量与身体协调性的反射动作,对跑者来说,不追求像健美先生的大块肌、横断面肌肉的锻鍊,而是著重在全身肌耐力的提升,还有核心与整体肌肉反覆收缩的协调性,也因此观察长跑者的体态,均是偏向细长型、全身结实的肌肉。

徒手肌力训练一周2-3次循环式训练为原则

虽然肌力训练不用天天做,但由于对肌肉的刺激仍需足够,建议一週约进行2-3次,并以循环式的训练方式进行,也就是从上半身至下半身轮流做,做完一轮后再重複训练,除了不同的部位可轮流休息外,也可持续维持运动的强度与体温。

若是以下列例举的徒手肌力训练动作来说,基本上一个动作一次做15-30下,每次做3-5组,基本上做到「相当酸」就可以,但仍要维持姿势正确,宁可慢慢地做,但动作确实、循序渐进,否则可能减低效果,或造成运动伤害。

跑者开始进行训练时,可以就「部位」来训练,例如单槓、槓铃抓举、手臂划船等上肢部分,或是如深蹲、举踵等下肢部位,还有包括髋关节、躯干等核心肌群,以下分别就身体的不同部位,举例说明不同的肌力训练。

核心部位:PLANK、侧边PLANK、桥式PLANK

训练核心肌群的基本动作,能锻鍊下腹、臀部与下背肌群,对动作稳定性有很大帮助。

基本动作:俯卧,手肘与脚尖撑起身体,缩小腹,保持头、肩、腰、臀、膝、脚踝呈一直线,维持姿势不动。从一组30秒开始,随著肌力进步,时间可逐渐增加,注意腰部不要沉下来,否则腰椎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也不要闭气,维持深沉缓慢的呼吸即可。

侧边PLANK

跑步主要是往前进的运动,较少用到体侧肌群,但身体两侧的肌力与平衡,对躯干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影响,侧边PLANK可让跑者学会用髋部来调整身体重心。

基本动作:单手单脚撑地,挺起腰和髋部,保持头、肩、臀、脚一直线,体侧应和地面垂直,不要前倒或后翻,动作从30秒开始逐步往上增加,休息不要超过1分钟,再左右侧互换著做。

桥式

跑者若下背肌力不足,容易在比赛后段不自觉弯腰、脚步沉重,桥式主要训练下背部的肌力。

基本动作:仰卧,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挺起腰部,保持肩、腰、膝部的一直线,可先做30秒再逐渐增加时间。进阶版则可抬起右腿伸直,要注意髋部不可歪斜,加强训练抬腿侧臀部与髋部的肌力,补足左右肌力不平衡。

下肢部位:深蹲、举重、单腿深蹲

靠墙深蹲

深蹲是很好的多关节肌力训练,能同步训练到腰、腹、臀、大腿、与脚踝等肌群,尤其对于髋部的肌力与稳定性有很大的帮助。

基本动作:找一面牆,肩、腰、背、臀贴牆,收起小腹,视线看往前方,慢慢蹲下,膝盖不要弯曲超过90度,保持膝盖平行向前,尽量用下腹与髋部支撑身体,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膝盖,小腿应和地面垂直,并让脚尖超过膝盖前缘,动作从30秒开始,再随肌力进步增加时间。

举重

训练小腿肌力、维持小腿肌肉的耐力与弹性,对于踝关节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基本动作:找一个落差,例如台阶、楼梯,最好一旁能有扶持物,脚掌前半触地、后半悬空,保持上半身直立,找到身体平衡的重心。用前脚掌施力,慢慢地举起脚踝,再缓缓地落下,注意动作要慢,过程保持身体的平衡,每次重複15-30下,完成后别忘了伸展小腿,舒缓脚掌与小腿过于紧绷与肌力不足的问题。

单腿深蹲

主要训练股四头肌群,对脚踝和髋部也有训练效果,学习用不同的关节和重心掌控身体。

基本动作:强健的膝盖肌群,也是跑步重要的条件,单脚站立、另一隻脚悬空,保持上半身直立,缓慢下蹲,不要让膝盖弯曲超过90度,接著慢慢立起、回到起始位置,可从10下起跳,接著换边进行。

健身房肌力训练要有健身教练确认姿势正确

若是在健身房进行肌力训练,像是槓铃、哑铃、磅数球都可以拿著来增加负重,但要提醒跑者,用器材的话一定要有教练指导,依每个人不同体能条件与状况调整,且经确认动作后才能自己练,否则可能练到不正确的肌肉或造成运动伤害。

而除了肌力训练外,也可以藉由不同种类的有氧运动来培养肌力,包括跑上下斜、行山、飞轮、椭圆机等运动,除可以训练到不同的肌群,像髋部与大腿的肌力、提升肌肉稳定度外,还能让跑步疲劳的肌肉休息,以达恢复效果。

常常有跑者询问,若想要同步进行,要先做肌力训练好,还是进行有氧运动较合适?建议跑者在一个时间内,针对一个主课表进行训练就好,若主课表安排跑步,肌力训练就要放在课表后,若主课表为肌力训练,跑步就要放后面。

但若肌力训练强度较强或持续时间较久,完成后就不建议跑步,否则在肌力耗损下,可能造成运动伤害,建议可以遵循「一天有氧、一天肌力训练」,或「早上有氧、下午肌力训练」这样的原则来进行,若真的要同时进行,则建议先有氧、再重训,基本上可维持较佳的训练品质。

同场加映:肌力训练穿搭与装备

场地:操场、家中均可

其实肌力训练几乎许多场所都可以进行,无论是操场、家中均可,但若在家中,不要在太软的床上即可,而若场地有面镜子,还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姿势,立即进行调整,只要穿著透气衣物即可进行。

若在户外,不建议穿底部太软薄的马拉松鞋、跑鞋或休閒鞋,底部太厚的鞋款则可能造成脚踝不稳定,建议选择底面积较大且平的鞋款,脚掌施力才平均,且有足够的支撑力。

此外,肌力训练前要热身,唤醒肌肉温度与增加血液循环,可进行短时间的有氧运动,再针对即将进行的肌力训练部位进行热身,过程中适时补充水分、保持呼吸顺畅,不要憋气,若憋气很多动作会被呼吸肌代偿。肌力训练结束后,则可透过快走或骑飞轮、或是轻微的按摩来让肌肉得到舒缓。

训练后补充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

肌力训练后由于肌肉与组织已经有所损坏,建议可在半小时内补充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最有助于肌肉重建,适时适量的补充营养素,才能修补组织、重建肌肉,否则反而会降低基础代谢或关闭身体的修复机制,只要是好吸收、稍微甜且不要过油腻的食物,都可以适量进食。

若透过肌力训练与完整的跑步课表「双管齐下」,拥有全身结实稳定的肌力与强健的心肺功能,定能对跑步表现大大加分,成为更进阶的跑者!

欢迎各位跑友加小编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跑得好是全身的事不可忽略的肌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