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根据其身体发育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
儿童进行运动锻炼的目的是什么?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平衡、协调。
儿童不同的身体素质最佳锻炼时间。
在儿童的成长中,身体素质的发展不是匀速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项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身体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叫做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
只有根据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特点,采用最佳运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提高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减少运动损伤。
在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内,重点发展该项素质。
运动锻炼对孩子们正常的生长发育有如此多的好处,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适宜运动。
1岁到3岁的幼儿期:
此期要选择能够帮助提高孩子运动协调能力的活动,而且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坚持运动锻炼,要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进行,同时要注意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爬行、攀登、跑、跳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3岁到7岁的少儿期:
此期的孩子们更适宜进行室外活动,接受日光浴、空气浴,做操、跑步、打球等。较大年龄的孩子适宜选择以弹跳为主的运动,特别是摸高、跳绳和引体向上等运动对身高的增长都有益,同时游泳、健身操、球类运动、双杠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应当注意避免选择铅球、举重等运动。
关于宝宝的大运动发展,咱们今天一次说清楚。
1.什么是大动作发展?运动发育属于发育行为中的一项。而运动发育又分为大运动发育和精细运动的发育。
大运动发育指的是身体用手臂、腿、脚或者整个身体做出的较大的动作,比如翻身、爬行、走路、跳跃等等,都属于大运动发育。
而精细动作发育指的就是一些较小的动作,通常说的是手和手指的动作。比如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捡起地上的物体,搭积木、涂鸦、翻书、写字等等,这些都属于精细动作。
2.大动作发展攻略
1)抬头
新生儿时期俯卧位时只能抬头1-2秒,到了2个月时就能够抬头45°-90°了,4个月俯卧时能利用肘部力量将胸部抬起。
这时候你要做的事情是:只要有机会就让宝宝趴着,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练习趴!
我们知道宝宝长时间平躺,很容易出现扁头,而预防扁头的重要方法就是让宝宝练习趴着,同时还能锻炼颈部肌肉。
练习趴着从出生就可以开始,每次趴着的时间不用太长,从3-5分钟开始,每天2-3次,逐渐增加,直到每天趴着的总时长达到30-60分钟。
很多妈妈反应宝宝不喜欢趴着,一趴就哭。其实练习趴的地方并不局限于床上,也可以让TA趴在你的肚子上,只要TA抬起头,就能看到妈妈微笑的脸庞,不仅增加宝宝安全感,同时也增进了亲子感情。
或者这样趴在腿上,将一侧腿稍微抬高一些,来帮助宝宝抬起头。
甚至让TA趴在你的胳膊上练习趴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个姿势需要有强大的手臂力量才行(嗯,是队友该上场的时候啦)。
总之,不管有没有机会,都要让宝宝练习趴的动作。
2)翻身
当宝宝能够用上肢将自己的身体撑起来,就很容易从俯卧位翻到仰卧位了。大部分宝宝翻身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当然有些宝宝可能先学会从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
而4-7个月的宝宝能够有意识的转动自己的上下肢,从而实现从仰卧位翻到俯卧位,再从俯卧位翻到仰卧位的翻身大法了。
你要做的事情是:除了练习趴,还要诱惑和帮助宝宝翻身!
上面我们说到的多趴,也是在为翻身打基础。比如最开始的趴是这样的:
之后随着不断练习,开始用手臂撑起上半身,之后甚至不用手都可以撑起自己,同时做蹬腿、手臂滑行等类似的动作。
这些动作都在让他们的背部、颈部、手臂等部位的肌肉更加强壮,翻身就不在话下了。
翻身虽然不用特意去练习,但提供合适的机会或者玩具去诱惑他翻身也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或者放在摇椅、婴儿车的时间太长,这些都会限制宝宝翻身。
其次,用玩具吸引宝宝去翻身。
可以用玩具先让TA练习侧着的姿势。
之后将玩具往后撤,与TA保持一定的距离。宝宝为了够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许一用力就从侧卧位翻身过去了。
有些宝宝害怕翻身带来的变化,如果你硬帮TA翻,TA可能会大哭。这时候你可以跟TA玩“左右翻滚”的游戏,逐渐缓解对翻身的恐惧感。
3)坐
宝宝在3个月的时候,如果你扶着TA坐,会出现腰背部呈现弧形,到了4个月的时候颈部就能竖直了。6个月能够靠着自己的双手支撑着坐一会儿,8-9个月的时候可以坐得很稳,并且左右转动自己的身体。
你要做的事情是:当你看到宝宝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抬起上半身的时候,就可以帮助他练习坐了!通常在4个月左右。
趴依然是坐的前决条件。不然坐着的时候没办法保持平衡,总是左右摇晃。
在刚刚练习坐的时候由于宝宝无法自己保持平衡,妈妈一定要在旁边帮忙。比如这种盘腿坐,让宝宝坐在腿窝里,宝宝非常有安全感。
也可以将TA放在沙发的小角落里面让他练习坐。
U型枕也是个不错的练习工具,撑在宝宝背后,不容易左右倒:
这种没有玩具的独坐可能撑不了多长时间,那就试试跟妈妈面对面坐着玩个游戏吧。
很快,他们就能学会用自己的双手来帮忙平衡上半身
4)爬
宝宝通常在7-10个月的时候学会爬行,但爬行并不是一项必备技能,有些宝宝会跳过爬行直接学习行走。或者他们通过其他方式移动自己,比如屁股坐在地上向前蹭,或者肚皮贴在地面上向前滑行。
当然,如果是因为人为原因,比如平时爬的机会很少,经常抱着或者架着胳膊行走,导致宝宝错过了爬行阶段,对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因为爬行不仅锻炼肌肉力量,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活动范围,增强对空间结构的理解力。
所以一定要鼓励宝宝多多练习爬行。
练习爬行的方法除了最初的趴着玩,让宝宝习惯趴着也利于今后学习爬行,否则TA真的会非常抗拒趴着的动作。
然后就是提供各种爬的机会,不要嫌弃地上太脏而剥夺孩子的机会。用玩具吸引或者跟着大一些的孩子一起爬行,能够增加爬行的乐趣。
还可以用一些小方法教宝宝练习爬行:比如用毛巾将宝宝上半身抬起来,四肢着地,帮助他们练习爬行的姿势。
或者你抓着TA的小脚丫帮TA助力。
5)站、走
关于站和走,年龄差别还是蛮大的。
早的可能七八个月就能自己扶着物体站起来,10个月就能独自行走了。而有些宝宝到了11个月才能扶着物体站起来,1岁还不会走路。
这时候妈妈往往比较着急,强行架着宝宝练习走路。不建议这样做。
孩子的生长发育应该遵循他们自己的特点和速度,欲速则不达。当他们准备好了,很快就能学会,行走也是一样。
因此建议如果哪一天你发现TA自己扶着沙发或者家具站起来了,这就说明可以学习行走了,你才能带TA正式开启学步模式。
在学习走路的时候安全的环境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为了避免磕碰,桌角上也建议安装防护条。
有些宝宝即使已经扶着物体站起来,甚至已经学会走路了,还是会经常爬着去拿东西,不用太纠结,TA可能只是想尽快拿到自己要的物品罢了。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年龄孩子所处的发育阶段,大致可以安排这些运动内容:
5岁前:
年龄小的可以安排简单运动,例如爬行,走,跑,跳;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学着骑自行车来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5-7岁:
幼年后的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但不能承受大强度,长时间运动,这个阶段重点在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例如趣味性的滑冰、游泳;
8-11岁:
身体已经有一定基础,可以发展孩子的基础素质,但仍以兴趣导向为主,需要注意避免强对抗、高风险的项目,避免出现损伤,影响孩子的兴趣甚至身体发育。
可选择的项目比如乒乓球,羽毛球,舞蹈,这类非身体对抗类的运动。
11-14岁:
训练中可引入技战术练习,学习更复杂的技能,发展一般力量,强调有氧耐力、柔韧、协调、平衡的提高。
15岁之后:
可以承受更大的训练强度,例如这个阶段可以安排最大力量的训练了。
推荐阅读:
1、0-9岁宝宝的31个学习*金期,一生只有一次,不要错过
2、0-12个月新生儿,每月需注意的事项,请认真查看,让宝宝健康成长
3、1岁以内宝宝身高、体重、智力发育指标是什么?12张图告诉你!
4、从6个月到2岁,宝宝饮食的8个技能点,每一步都很重要!
5、太全了!0-12个月精细动作训练大全!直接影响发育!
6、1岁以内宝宝身高、体重、智力发育指标是什么?12张图告诉你!
7、1-3岁宝宝饮食指南:宝宝每天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8、各月份婴儿吃奶量是多少?
9、宝宝6岁前必打疫苗清单,来看看你家宝宝该打哪针了?
10、快收藏,0-4岁儿童安全指南!
11、这份1-12月龄婴儿发育表,值得一看
12、趴着是婴儿最好的锻炼!了解趴着的7大好处,别耽误宝宝运动发展
睡眠阅读:
1、天使宝宝是怎么养成的?宝宝睡眠合集!
2、婴儿多大可以睡整觉?做到这6点,3月大宝宝就可以睡整觉
3、宝宝作息规律——“吃玩睡”
4、宝宝一秒止哭,两分钟哄睡!5S安抚大法(附图解)
5、新生儿吃喝拉撒睡怎么护理?一套图搞定80%的问题!(准妈妈收藏)
6、什么时候和孩子分房睡?四个权威科学家告诉你真实情况
7、为什么孩子抚摸后背容易入睡?3大好处给孩子不要错过!
8、宝宝晚上总是醒,试试这2个方法,让宝宝一觉到天亮!
9、为什么宝宝总也睡不好?这7个睡眠误区和注意,你中了多少?
10、如何哄4个月的宝宝睡觉?
新生儿护理:
1、手把手教你如何给宝宝洗澡,包学包会!
2、手把手教你如何做新生儿脐带消*护理,包学包会!
3、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婴儿抚触,包学包会!
4、手把手教海姆立克急救法+儿童心肺复苏,包学包会!
5、手把手教你缓解宝宝肠绞痛,包学包会!
6、不可忽视的宝宝脊柱健康!你知道多少?
7、1到36个月的婴儿抚触操、排气操全图文教程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