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啸天诗话————
一三一
七言句较五言句表现力更丰富,铸单句可,铸复句更佳。七字句的好处是贴近口语,不足是一览无余。杨万里铸句以活法,“语未了便转”,如“时有微凉不是风”,一句中有两分句,一个四字句加一个三字句,就不那么一览无余,比较耐人寻味。
一三二
有举轻若重,有举重若轻,到底哪一样好呢,周恩来说:还是举重若轻好。诗亦如之。宛老悼亡云:“妥灵祭罢儿孙哭,从此人间一见难。”都永别了,却只说“一见难”,重事轻说,浅貌深衷,沉痛深至,即含蓄。
一三三
诗的结构,起承转合,本质上是一种内在韵律。郭沫若说:“内在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这种韵律非常微妙,不曾达到诗的堂奥的人简直不会懂。这便说它是‘音乐的精神’也可以,但是不能说它便是音乐。”
一三四
在唐诗中,尤其是唐人绝句中,唱叹之音是不绝于耳的,而且由内在韵律固化为一种写作模式。简言之就是一句唱,一句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正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杨载)。一呼一吸,乃自然的、生理的节律,这正是内在韵律的很好的描述。
一三五
胡应麟《诗薮》开篇即云:“绝句之构,独主风神。”这个“风神”,就是“风调”。这个“风”,并非可意会不可言传,它就是风诗的“风”、风人的“风”。质言之,即民歌也。“风神”“风调”非他,民歌之神髓也。明王世懋云:“绝句源出于《乐府》,贵有风人之致,其声可歌,其趣在有意无意之间。”此言得之。
周啸天一席茶馀话,十年萤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