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类胸外科疾病。
病因:诱发气胸的因素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用力解大便和钝器伤等。当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引起气胸。使用人工呼吸器,若送气压力太高,就可能发生气胸。
分类:因胸壁或肺部创伤引起者称为创伤性气胸;因疾病致肺组织自行破裂引起者称“自发性气胸”,因治疗或诊断所需人为地将空气注入胸膜腔称“人工气胸”。气胸还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及张力性气胸。
治疗:少量气胸可保守治疗;中量气胸多穿刺和手术治疗;大量气胸多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或手术治疗。
下面我重点谈论一下气胸后闭式引流管的放置位置的选择
在我读本科的时候,教科书上就说气胸闭式引流管的位置应放置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目前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9版外科学上还清楚的写着“气胸引流一般在前胸壁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血胸引流一般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7肋间隙”。在此,我有疑问,对于无粘连和分隔的气胸,引流管放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6/7肋间隙不可以么?
在外科手术与有创操作都在追求“微创”与“美观”的当下,对于气胸的引流位置的选择,我有不同的观点和经验。
下面是一个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张某,第一次气胸是“教科书”式引流;第二次气胸是采用了“新”位置引流;如下图所示:同一个病人,不同部位的引流都能达到同样好的引流效果。
还有一个自发性气胸的患者贾某某,直接给予“新”式引流;如下图所示:引流的效果非常好!
如上图所示:选择哪个部位的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更好呢?
如上图所示:选择哪个部位闭式引流治疗气胸后,更美呢?
理论支持:
1.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放引流管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要通过男性胸大肌和女性乳腺上缘脂肪层,组织比较厚,肋间隙比较窄。
2.引流管在胸前,活动时既引起疼痛,又影响美观。
3.引流管在侧面,有利于患者下床康复锻炼和护理。
4.侧面引流管放置在4-7肋间隙,操作容易,创伤小。
5.国外文献报道气胸的处理,也是建议侧面4-7肋间隙置管引流。
6.肺复张的过程,一般是由肺门到外周的复张过程。
因此,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证明:气胸一般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4-7肋间隙置管引流同样可以达到充分引流的效果,而且操作简单、减少组织损伤、减轻患者痛苦,还不影响术后的美观。
其实我还想说:医学在不断进步,治疗方案也要与时俱进,只要有理有据,我们也可以改进教科书式的治疗方法,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最后我更想说:医院胸外科就是这样一个团队:我们不断阅读国内外文献,让技术和知识与时俱进,学习国际最新、最好、最科学的治疗理念,千方百计让患者受益!
车强副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地点:医院二楼胸外科门诊
每周二上午08:00-12:00
专业擅长:
胸腔外科: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切除术,及胸腔镜下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微创根治手术、胸部外伤修复手术。
心脏外科:独立完成婴幼儿房室缺修补术及动脉导管结扎手术,成人瓣膜、冠脉搭桥及主动脉夹层手术,经胸房室缺封堵术、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