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响,无孔不入的“线上化”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事实上,早在疫情暴发前,一系列空间设计变化就已经酝酿。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两类趋势:一方面,工作和娱乐早已不再是现代生活的两极,它们逐渐融为一体。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工作和学习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线下活动,而是一种真实和虚拟交互的混合体。一些设计品牌和机构开始思考,当“线上化”或“混合化”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时,实体空间能如何发挥它的最大价值?我们的情感需求何以寄托?
展会为品牌们创造了一个公开表达的机会,“(深圳)国际工作环境设计应用展”将于本月17-21日开幕。本届展会以“治愈·归属”为主题,将通过空间设计展示、产品展示和主题论坛等多个板块,传递全新的办公和教育方式,展现更有温度、更具人性化的未来空间。
灵活的办公空间
在去年的展会上,Gensler、MMoser、SpaceMatirx、B+H四家国际一流设计机构联合Steelcase、Vitra等国际头部办公家具品牌,在展会现场设置了4个“工作盒子”,即4个独立设计搭建的办公空间,为参观者描摹出了4种颇具先锋感的未来工作图景。本届展会将延续“工作盒子”这一板块设置传统,邀请了AECOM、StudioHBA、仲量联行JLL这3家国际一流的设计与咨询公司、室内设计顾问公司与房地产专业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设计出3个代表未来办公环境设计方向的样板作品,共同诠释“空间治愈力”这一主题。
在这里,你能看到崭新的未来办公场景:AECOM的设计概念是“破茧”,其建筑外壳为可渗透的茧形,内部则是密闭的弧状实体空间,光影、音效等对比元素的引入,寓意着现代社会中虚实界限正不断消弭;StudioHBA以细胞的自愈过程为灵感,在样板间的设计中采用了大量六边形元素,形象地再现了团队协同的力量;仲量联行强调科技对未来办公空间的赋能作用,在设计中引入了一系列智能办公设备,呈现出了一个充满科技感和灵动性的新型空间。
多元的学习环境
在“工作盒子”外,今年首创的“教育盒子”也是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
通过对当下教育形态的思考和现代化教育场景的模拟,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企业BM宝麦蓝建筑设计公司、国际办公家具品牌Steelcase与意大利建筑设计杂志《domus》将联手打造一个别具一格的学习空间,以“教育盒子”的形式在会展会亮相。
▲教育盒子效果图
“我们的初衷是创造一个灵活多元的学习空间,可以为多变的学习模式提供多种空间设置的可能性。”BM宝麦蓝设计师告诉第一财经。
研究不同类型的教育模式,使其匹配使用者的需求从而形成融合的教育空间是BM宝麦蓝的专长,据这家公司对中国教学空间的观察,出于课程设置和办学理念上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动线和布局上也不尽相同:即使是最新建成的公立学校,也大多会遵循传统的设计样式,看上去就像一个四四方方的封闭式“盒子”。而BM近年来所探索的,是基于民办双语学校的特殊性质,在其中尽可能融入更多样化的空间组合。“这类空间注重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在知识点或面上的强化记忆,更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与探索精神,以及最终的个性和使命感。”BM宝麦蓝设计师表示。
▲BM宝麦蓝学校项目:上海闵行德闳学校
▲BM宝麦蓝学校项目:上海宝山金茂双语学校
与BM宝麦蓝的设计理念类似,Steelcase也强调,未来的学习环境应该是复合而多元的。成立于年的Steelcase是全球最大的办公家具公司之一,这家公司敏锐捕捉到了疫情后教育空间的更迭,同时也对深圳的教育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作为本届展会上“教育盒子”的家具提供方,Steelcase引入了名为SteelcaseFlexHuddleHub的新产品,它可以将团队聚合在一起,通过移动组件的组合形成学习和培训空间,鼓励参与者或站或坐,并支持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模式之间灵活切换。
▲Steelcase产品:FlexHubbleHub
“实体教育空间和虚拟空间二者的结合成为了当下趋势,这对教育空间的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需要理解这一趋势和二者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多可以支持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hybirdlearning)的融合性空间。”Steelcase对第一财经表示,如何在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中找到设计新可能,是他们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