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知道船在下沉
每个人都知道船长在撒谎
你好,
又见面啦。
上周五看最新一期的《奇葩大会》,被很多点打动,当即有很多想倾诉的想法。结果,因为懒癌暴发,一直没写,想着没写就算了吧。没想到过了几天心里还是堵堵的,有话想说,所以还是动笔写了起来。虽然迟了几天,但心情没变。
默默感叹一下,想来这这么懒,注定这辈子是红不了了,哦,心痛。
好了,说回正题。这一期的奇葩大会,从一开始剪辑上,切换每一个选手时都会选择相应的电影台词来试图概括选手的个性和表现,这个环节就让我很是喜欢。
想说的是其中两位选手,其实应该分开写的,因为涉及两个话题,而每一个都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并不能保证,下一次还想动笔,所以就写在一起吧。
01
//核心不一定被当成是至高无上的了
杨冠群是一个rapper,一上来他就模仿了韩国人、白人、黑人rapper的不同表演方式。按正常节奏走应该是介绍介绍嘻哈文化,表达一下自己的rap梦想。没有想到,讲到后来,居然是一个“象形故事”。
杨冠群学唱rapper的动力是为了证明中国人也能唱rap,而且还是完全不care歌词的含义,就想证明,不懂也能唱。也表明,自己从来不作词。此处不得不cue一下,好歹是想要发扬c-pop的wuli韬韬。要知道,政治正确的情况下,原创歌手历来是高于表演型歌手的。
进行到这里,场上的范湉湉坐不住了。非常气愤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直斥杨冠群是伪hip-hop,抽掉了街头文化最重要的核心,也就是灵*——attitude(态度)。
此时,蔡康永的一番话,让我忍不住沉思了很久。
他说: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都会很在意那个核心的东西。可是你知道,刚好现在很流行在掌握一门技艺的时候,把那个核心的东西,给放到一边去不管。说他在写东西的时候读了很多畅销书,但是里面是没有灵*的。有非常好的字句,读了以后也让人赏心悦目,结果变成了畅销书。我不会像你一样冲出来把那些书给撕了,说你们懂不懂写作是什么,里面没有灵*,却写出这么一本书来。说杨冠群像一个processor(处理器),放入什么就能很流畅的输出什么。代表了一种在快速的时代下,能够生产出甜美的东西,来符合市场的需求。这是现在正发生的一种事情,就是核心不一定被当成是至高无上的了。
核心不一定被当成是至高无上的了。
这句话在脑海里回响了好几天。与其说核心不再被当成至高无上的,倒不如说核心正在发生裂变,变得飘忽不定,模棱两可,甚至于根本就没有人能说得出究竟在各行各业中,在社会事务中,在生活中,到底什么是至高无上的核心。
这又不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挂在大街小巷,不容置喙,哪怕做不到,也摁着头,硬逼着你背下去。
几年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以真实、客观、现场、深度为生命的媒体会大幅削减深度报道,连记者都不用出现场,窝在室内写着“据查阅资料”,张嘴闭嘴是互联网思维,用户至上。取的标题不是震惊!就是关于什么的真相,还有世界上最XXX,世界之最还真多。
也不会想到,还真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没有什么核心是不可被打破,没有什么原则是必须要坚守。
顺势者懂得什么时候该把什么抛在脑后,而逆流者只能停在原地,不断自问:这怎么可以呢,这样是不对的,不可以这样。还没挣扎个清楚,就被洪流裹挟而下,再不见踪影。
02
//是时候学会举重若轻这件事了
冉高鸣,两年前止步奇葩说的海选,当时马东对他说,现在还不是时候,你过两年再来吧。所以两年后他真的来了。
之间他也上过很多节目,《大学生了没》、《爱in思谈》,也累积了很多喜欢他的人。因此在之前对这一场他的表现是很期待的。
冉高鸣选择了讲述过去两年他的生活,用吐槽的方式。在他的吐槽中,健身房的中年男女似野鸡,贫穷让人的生活毫无尊严。或许是对度的把握不够,他的讲述听起来不够让人舒服,被高晓松当场打断。高晓松觉得他作为一个并不富有的人,在侮辱这个阶级以及他们的生活。
随后冉高鸣努力解释自己的想法以及两年前错过奇葩说的心情。他讲述了自己过去两年所付出的努力和曾经不得不在参加活动时表演喷火的经历,他承认自己很不安。
原本我以为这是一个多年沉浮,逆境求生的励志故事,却才知道,冉高鸣其实才刚刚大学毕业,只是正在读研的我的同龄人。
何炅形容他将一个特别正能量的有抱负的紧迫感表达成了哀怨的慌乱感。马东认为他将奇葩说看得太重了,用力过猛。蔡康永说,他是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特定的想象,有点执念,甚至魔障。几位导师不能理解,这么年轻的年轻人怎么就这么着急,这么慌乱呢。
是啊,我们怎么就这么慌乱,想着只争朝夕呢?
老实说,我们之中应该有很多人像冉高鸣一样慌张又执着,却很少人能和他一样这么努力又勇敢。从一个普通工薪家庭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排名靠后,有着多斤念播音主持的他,在接触到和以往不一样的花花世界时,开始自卑和慌张。随后他成功减肥,四处参加活动,努力学习,保研、工作、赚钱,这让他有安全感。
两年前参加第一季奇葩说,海选淘汰。随后奇葩说大火,肖骁、马薇薇、范湉湉大红。这期间冉高鸣或许设想过无数次如果当时他成功进入了奇葩说,会不会也受到这么多欢迎,也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彩。
其实很多人都会为自己的生活设定理想的轨道,一步步往下走。就像之前我有个好朋友考研,要考人大,第一次失败,第二年仍然坚定要考人大。当时我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先去工作,其实读不读研没那么重要。可是对她来说这就是对生活的特定想象,考一个好学校,读完研,才能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人生才能继续往下走。
冉高鸣说,他很期待能回来这个节目,就像是和过去不成熟的自己做一个告别。或许进入奇葩说对于他来说就是理想轨道上的一环,要接上才能继续走下去。所以他把这么一个小小的节目看得很重要,很用力的表演,直至用力过度。也正是如此,他不知不觉在表演中带有肖骁的影子,马薇薇的影子,他或许无数次问自己,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为什么不选我?
其实,这正是我好多年好多年都没有想通的问题:为什么越想要的越是得不到。就像言情小说里,女配角总是很努力,用尽力气想得到男主角,而男主角永远只属于无欲无求,还一副可要可不要样子的女主角。忍不住想,若是让想要的人就得他想要的,无欲无求的人就让他什么都没有,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而慌乱感,就更好理解了。
马东说,高晓松总有一种无缘无故的牛逼劲。其实哪里无缘无故呢,从小在清华园里长大,家人都是知识分子,走过万水千山,读过万卷书,能弹吉他,会写歌,哪能不牛逼呢。
可是啊,千千万万如冉高鸣一般平凡无二的我们,有那么一点点小才华,却远远不够,有那么多没见识过的事没见识过的人,有那么多追逐不到的远方,哪能不着急不慌张呢。
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将这种慌乱以指数般疯长,成天听到看到的是“88年的中年妇女”,“90后CEO”,“93年的昆凌嫁给周杰伦了,93年的奶茶妹妹嫁给刘强东了,你还在干什么?”,“97年的刘昊然,99年的吴磊,00年的王源都已经红透半边天了”,“别让你成长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还时不时的就有人在微博上提醒你80后要四十岁了,90后要三十岁了……说实话,能不着急吗,能不慌乱吗?
何炅安慰冉高鸣说:我也是为奇葩说定制了一个全新的我来到这儿的。但是呢,我想办法把它表现得可爱,和看起来并不着痕迹。可是你的努力让所有人都看到了,甚至看穿了。也许是时候学会举重若轻这件事。
或许这也是同样是吐槽,上一期的高嘉程被导师赞赏,而冉高鸣却被打断的原因吧。所以啊,即使不甘,即使慌张,我们也应该学会举重若轻这件事,多一份努力就多一份改变的筹码,而这些努力并不需要一遍又一遍,说给别人听,不是吗?
最后用节目组给冉高鸣配的电影台词结尾吧,《一代宗师》里宫二对叶先生说,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
蒋期
年2月28日
蒋期万一写着写着就进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