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首页 » 种类 » 种类 » 清华女博士担纲翻译,深情披露铁三宝典
TUhjnbcbe - 2021/4/23 19:27:00
全球最畅销的铁三运动书籍、铁三领域权威著作,《铁人三项训练宝典》中文版于近日正式面世!这本宝典经过真正参加铁三比赛、懂得铁人三项运动的翻译老师们辛勤地劳动,才得以顺利出版,特此鸣谢。李天——译者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主攻基因工程改造、合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曾就职于科学技术部,担任科技政策和宏观战略研究方向的助理研究员。现居北京,从事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化,共同推进商业化方面的BD工作。年夏加入水木铁三俱乐部。先后完成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上海崇明站IRONMAN70.3等十余场铁三赛事。李天的铁三故事:从关门姐到萌娃妈,打铁让她享受比赛无惧困难郑艺——译者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攻红树林遥感方面的研究。现居北京,从事地图设计相关的工作。年开始接触自行车运动,年初加入水木铁三俱乐部,先后完成北京平谷金海湖国际铁人三项赛、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玄铁*山站、北京站等赛事。铁三圣经翻译背后的3年“血泪史”

文:李天

年2月9日上午,看到这个的我,坐在办公桌前爆发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因为这本无比无比波折、惊心动魄的书,终于出版了。在看到群里的样书照片的时候,虽然我们还没有拿到沉甸甸的样书,但是终于是一本印出来的书了。那一刻我的心情真的太复杂、太想哭了。可能你会疑惑,不就是一本书?作为中年人何至于如此情绪不稳定呢?——说真的,3年前的我,和同为译者的郑艺,也绝对不会想到有后面这么漫长、这么坎坷曲折的故事。以至于到了今天受邀讲一讲,个中难熬,都不知该从何讲起。夏-春比赛科研毕业工作间隙,争分夺秒且争论激烈的初稿翻译年夏天的尾巴,我接到一个“一颗赛艇”的消息,让我准备参加胡适教授的翻译“笔试”,如果顺利通过则可以一起翻译一本分量嗷嗷重的权威铁三教材!紧张!激动!原来是世界范围内最具盛名的经典教材《铁人三项训练圣经》最新版,国内想首次出中文版,需要既懂英文又懂铁三的译者来翻译。全球铁三的胡春煦老师最初找到胡适教授,但他没有时间,于是想再找一个合适的人。虽然之前从事过生命科学领域的不少科研文献、书籍的翻译,也得到了领导老师们不错的反馈和评价,但运动铁三确实还是第一次。而且胡适教授对我的翻译能力还不了解,所以让我在他这一关笔试一下,试译了其中难度较大的几页内容。(很高兴后来这段翻译得到了编辑王老师的认可)我也顺利得到了翻译这本重量级著作的机会,倍感珍惜和荣幸!结果刚一上手,原书页密集排版全是字的沉甸甸的体量就让我们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这这也太多了吧!!(最后果然中文也有28万字左右)这前言+后记+14个章节+术语表+5个附录,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所以后来郑艺也临危受命加入了,兢兢业业,救场担当!因此在我们的反复“道歉”和“求放过“”之下,交稿日期从出版社最初要求的11月,推到了12月、1月、2月。编辑老师估计也是哭了,哈哈哈。简单总结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还不断在推翻自己。现在想来,这一时期对于我们三个来说,碰巧也都是人生走向新征程的特殊阶段。郑艺走出学校开启地图相关的忙碌的工作,而我自己也很幸运的也在“升级角色”的过程里。因此大家都是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在完成已然非常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争分夺秒、挑灯夜战,午休也挤出几分钟也改改稿子,在火车上、飞机上、天津南昌的酒店房间里,都留下了我们追赶deadline(交稿日期)的焦急身影。对于这本书的翻译记忆,贯穿了我们三个译者的半年多。虽然现在想来,都非常美好!除了给定的交稿时间本就十分紧迫,还有一个“火上浇油”的事情,是我们的执着或者说执念。因为这本书的重量级地位,给了我们动力,也给了我们山大的鸭梨。除了都是第一次做这么大体量、运动书籍的翻译。更重要的是:非常荣幸能够首次正式地将这本优秀的教材翻译、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朋友。但我们也太怕完成不到位,像很多翻译教材一样,由于时间紧迫等原因,翻译过来艰涩难懂、语句别扭、让原书的魅力大打折扣。甚至因为翻译的缘故,让原版非常受欢迎的图书,变成中文后“阅读难度太大”,导致少人问津,甚是遗憾。但那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重组一段话吗?不可以。因为他是严谨的教材,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可以诙谐再创造(也许也不能),编辑老师也明确要求必须忠于原文、比如前后文的同一个单词也要严格对应。所以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铁三书籍中文版并不是特别多,很多术语都没有定论或者非常公认的翻译。只能现搞。因此我们拉了一个术语讨论群,里面有我们三位译者和翻译前辈、也是介绍人胡适教授、健身方面的大咖陈鹏哥,几乎每一天,我们都会对每个拿不准的术语译法讨论、甚至掐架,反复对比斟酌。除了术语,还有翻译语言风格。我还傻乎乎的坚信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因此为了尽量弥补我们的差异和不足,统一风格,我们的每一个章节都要过3遍:第1遍,初稿;第2遍,换个人修改;第3遍,整体校对。(导致最后加上校对稿。。电脑里有几十个分章节分任务的文件夹。。。和几百个各种版本的修改文件,比如这是N多文件夹中的最后一个哈哈哈)几位译者发生了很多次语言风格的“针锋相对”,在一个词、一句话上都能争论好久。但是哪怕尽到所能,水平还是太有限了、时间也太紧张了,年春节假期后交稿,所以大年初一我们还在热锅蚂蚁般的统一术语,也多亏了水木铁三很多小伙伴人多力量大的帮我们勘误!但是看着大家齐心协力帮助完善的稿子,感觉自己完成的还是太差了。那时真的是。。急哭了。。哭得像个两百斤的胖子。。。。。。。夏-夏私心想小小提升质量,有点惶恐的反复校对+修改+补附录(妈耶~~~激情码字,一不小心写长了)交稿之后编辑和出版社做了大量的排版和沟通工作。中间委托我们进行了3次比较重要的全书校对,印象中是年6月、11月和年6月,每次大概是不超过1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和郑艺修订pdf,包括图片、边栏摆放位置,语句通顺、标点符号,包括后来又补充了5章的附录翻译。同时我们也留有一点私心,由于初稿交稿时太不满意,为了尽量挽救这本书的质量,想要再改改。所以每一次交回去的pdf,都是改的花花绿绿、五马张飞的,也苦了出版社的王老师了哈哈。几乎每一页,有的章节每一段都要改好多。(虽然可能最后总体还是不尽如人意,抱歉鞠躬,嗷)回想其实大家真的是内心深处理念相投——就是要在自己有限的能力和认知范围内,尽可能的精益求精。译者都是理工科出身,那些翻译过程中翻译理念和语言风格的“针锋相对”和那么多次在一个词、一句话上争论的,其实特别像在实验室为了一个公式、一个实验设计的拍桌子瞪眼睛、坚持立场、互不妥协!因为谁也不想只是交差了事,只是工作而已,差不多就算了。我们都很认真,都很执着。都把这本书当做一个作品,是我们用十分有限的能力,留下的一份给全国铁友的作业。也感谢编辑王朝辉老师的谅解,虽然最初标准严格“必须写的非常好”才能加上译者序,后面也热情接纳了我这“丑媳妇见公婆“”(详见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华女博士担纲翻译,深情披露铁三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