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不拒,互相尊重,让体能惠及更多人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评论区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文章思路:
第三节课是汪*老师分享的《耐力专项运动员有氧能力诊断及其训练》,这门课是他在北体新开的课,课的名字为《运动训练生理学》,这估计也是国内把生理学和训练实践结合最紧密的课。汪*老师的这节课大幅度提高我对耐力训练的认知,讲课过程有理有据,前后呼应,真的让我拍案叫绝。
不过可惜的是,能力有限,我不能还原上课的过程。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听听这节课。
汪*老师说了,听课之前,一定听完他的录课。
运动生理学
绪论、运动与骨骼、物质与能量代谢
运动生理学
运动技能、运动健身与运动处方、运动与身体成分控制
运动生理学
身体素质、运动过程中的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特殊环境与运动
运动生理学
氧摄取和运输、肌肉运动的调节、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运动生理学串讲(完结篇)(收藏)
内容需要仔细阅读,才能读明白。保持耐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培训课程(红头文件)3D教练成长计划线上课程(如何成为与众不同的教练)
——陆鹏
耐力专项运动员
有氧能力诊断及其训练
前言
有氧耐力:
长时间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
影响有氧耐力的关键生理学因素:
1.摄取氧气的最大能力(VO2max)
2.最大摄氧量百分比利用率(无氧阈)
3.跑步经济性(同等运动强度较少的能量消耗)
一、最大摄氧量
(首先必须了解上面的图)
近年最大摄氧量研究历史:
讨论最大摄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什么?
主要有两个主要观点:
氧运输系统和骨骼肌利用氧气的能力。
观点一:认为在VO2max测试过程中,有很多受试者没有出现最大摄氧量平台,也就是摄取氧气还没有达到极限。因此,他不认为氧运输系统是最大摄氧量的限制因素,而骨骼肌利用氧气的能力才是限制因素。
观点二:认为氧运输系统是VO2max的限制因素,他们研究认为VO2max是80-90ml.kg-1.min-1,而骨骼肌利用氧气的能力是-ml.kg-1.min-1,而且发现骨骼肌出现代谢性适应现象,但VO2max不增加。
以上两个观点在年间,争论不休。
现在的观点
观点一:中枢因素:氧气运输系统是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
泵血功能:最大心输出量(左心室壁厚度和容积,心室舒张顺应性,左心舒张容积,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
血液运输氧气能力:血容量,血液重新分配,EPO和血红蛋白总量Hbmass,红细胞容积增加。
通过血液回输、EPO注射实验,发现最大摄氧量上升!他认为骨骼肌利用氧气的能力经过训练可以继续增加(达到93%),即使在高水平运动员。但是,最大摄氧量却不再增加。
观点二:外周因素:氧气从毛细血管扩散进入骨骼肌线粒体的能力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学者认为骨骼肌利用氧气的能力也是限制因素,特别是骨骼肌无法将%的氧气摄取进入骨骼肌线粒体,不管是处在什么氧浓度状态下,静脉血都有大量氧气。也就是氧气无法%进入骨骼肌线粒体,也许扩散能力是限制因素。较大的心输出量和较快的血流量会少量减少毛细血管与骨骼肌氧气的交换。
理论上:最大摄氧量影响因素就是氧气的摄取和利用(下图可知)
下面进入讨论分析:
氧气会通过四个关卡,现在就是分析到底是那个关卡限制了最大摄氧量。
关卡一:呼吸系统
?由于呼吸系统的高储备能力,肺功能一直没有被认为是健康成年人VO2max的影响因素,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高,即使在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也可以维持在95%左右。
?除非高水平运动员由于较高的心输出量和血流速度,静脉血液在流经肺泡时无法及时进行肺泡气体交换而少量影响VO2max。
所以关卡一畅通无阻。
关卡二:血液和心血管系统
实验发现心输出量、血红蛋白、血总量都和最大摄氧量正相关。
因此关卡二限制了最大摄氧量的提高。
关卡三:骨骼肌系统
实验结论:
6周耐力训练,骨骼肌毛细血管增加18%,线粒体密度增加43%,但是没有增加骨骼肌动静脉氧差。
4-7周单腿的耐力训练,如果没有增加最大心输出量,即使骨骼肌氧气摄取能力增加,最终也没有能提高VO2max。
受试者达到最大摄氧量时,骨骼肌从毛细血管摄取氧气的能力没有达到极限;而且实验表明骨骼肌利用氧气的能力是我们最大摄氧量的两倍。
因此关卡三也不是限制最大摄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但是实验表明,骨骼肌的训练虽然不能提高最大摄氧量,但是可以提高有氧能力。不要把最大摄氧量和有氧能力混为一谈,最大摄氧量是耐力项目的前提,但不是绝对。
对比国内外运动员:
发现限制中国耐力项目的短板是最大摄氧量。汪*老师对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员的测试值:男62.9-73.1,女52.4-61.6。世界一流越野滑雪男大于80,女大于70.奥运会冠*达到90以上。
对比不同专项运动员:
不同项目,其最大摄氧量因素因素并不一致。爆发力选手(举重)限制因素在血液,混氧项目选手(摔跤)限制因素是血液和骨骼肌,而耐力专项运动员(马拉松)VO2max限制因素主要是骨骼肌利用氧气的能力。
参考文献:刘敏,汪*,周丽等,不同专项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1(11):74-80
最大摄氧量的可训练性:
那问题来了:
长期耐力性训练产生的骨骼肌适应,如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线粒体含量和体积加大,氧化酶活性增加等等不能增加最大摄氧量!但是能否提高有氧耐力项目运动成绩呢?
二、无氧阈
最大摄氧量越大,其最大有氧供能能力越好,但不能简单地把最大摄氧量的大小与耐力运动项目成绩等同起来。因为顶尖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和竞技成绩不具备显著的相关性。
例如,男性跑步选手,经过两年训练后,最大摄氧量提高到遗传上决定的最大值。但之后即使是增加运动频率或运动强度最大摄氧量也不再增加。该选手能75%的最大摄氧量完成10公里比赛。再经过两年训练后,他的最大摄氧量没有变化,但是他却能够以88%的最大摄氧量完成相同的比赛。很明显是由于摄氧量的支持,他才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跑步。
结论:
长时间耐力训练产生的骨骼肌适应虽然不能提高最大摄氧量,但是可以明显提高耐力性成绩。如骨骼肌产生的适应可以维持较高最大摄氧量百分比运动的能力,增加脂肪氧化效率,节约糖原利用,减少乳酸产生,提高乳酸缓冲能力,延缓疲劳。可以增加亚极量强度运动时的运动表现!
我们平时的比赛是在亚极量强度下完成的比赛,并不需要在VO2max的极限运动强度下运动,所以成绩与最大摄氧量百分比利用率更加相关!
三、运动经济性
定义:在同样运动强度的情况下,消耗的能量比其他运动员少!这样能节省更多的体能,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运动经济性与运动技术密切相关,与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密切相关,与骨骼肌慢肌纤维的分布,线粒体特点,下肢刚度,更低的呼吸能耗有关!
结论:水平较低者提高心肺功能和最大摄氧量,水平较高者提高无氧阈(肌肉用氧的能力)和跑步经济性!
总结
这节课的精彩必须听汪*老师自己来讲。
-----------推荐阅读---------速度
职业体能师一堂完整训练课是什么样的?(最大速度/灵敏及上肢力量训练课)
系统提高最大速度的体能训练(国外教练良心教学+示范)
力量
力量训练专业术语中英对照
新型VS传统力量训练方法——以下肢力量爆发力训练为例
爆发力
最良心的弹跳力(下肢爆发力)视频教学
最佳爆发力训练——BallisticTraining(弹道训练/末端释放)
灵敏
灵敏素质——高运动表现
速度灵敏游戏
反应
15+提高反应速度的训练和游戏
各种起跑练习(快速反应)
耐力
心肺耐力和有氧运动训练
EMOM训练法兼顾力量及耐力
关节活动度/稳定性
改善全身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视频)
肩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
协调
几乎最全的动作技能整合(协调性/辅助练习)
15+田径动作技能整合(协调性练习)
平衡
为什么运动员需要平衡和本体感受训练?
平衡素质或能力(附训练视频)
臀部训练
臀部力量不足意味着什么?
最全臀部训练动作第一部分(强烈建议收藏)
弱点练习
强壮身体的四大弱点及其训练--改善弱点是减少损伤的关键
几个经典的腘绳肌练习
减肥
健康减脂的21个知识点——和胖子交朋友,会变胖吗?
男女不同的体脂肪百分比
训练方法
综合神经肌肉训练(INT)
Totalfit分享--健康,强健,关系。
青少年
青少年防伤训练--全面论述
青少年体能训练手段全收录(收藏贴)
女性
女性力量训练(女性不比男性差的原因)
女子运动员(爱好者)的训练建议
恢复
科学睡眠——睡了几十年,却不知道的人体科学
多种加速身体(肌肉)恢复的方式(必备)
游戏
十个低成本,易操作的青少年体育游戏
必须收藏的体育游戏系列二(初高中,大学生)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