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一个很奇妙的物质,你越觉得珍贵,它流逝得越快。转眼又是一年,整个如幻似烟,对谁而言都是一场意义非常的历练。作为小米每年的“传统节目”,也作为手机行业这几年的“标准开幕式”,小米11系列的到来比以往来得早了些,好多地方甚至还没迎来今冬的第一场雪——哪怕这次破天荒地只有一款标准版的小米11以“先头部队”的姿态呈现。这不奇怪,雷军说小米10系列首次冲击高端市场是成功的,雷军还说小米11系列是小米“新十年的开始”,联系起来分析,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讲都是合乎情理,那自然是赶早不赶晚才有下一步的回旋冗余空间(在市场层面)。
其实按照往年的习惯,12月初才官宣的高通骁龙8系年度旗舰,紧锣密鼓地在12月末就推出商业化的新机,这其中“迫不及待”已经溢于纸面了。众所周知,小米享有骁龙8系年度旗舰的首发独占期,如今“大吉大利”的骁龙也不例外,可这么急切地让小米11系列之一的作品登上前台,似乎也有各种主客观的因素。
一方面是整个手机终端市场的白热化与特定化竞争趋势,前者可以被理解为“大众的选择太多”,后者则可以被理解为“对手抓住特定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毕竟,各家旗舰都是全能选手,短板越来越不明显,抢一朝先机,就意味着市场热度和销量的双丰收。
另一方面,缠斗了数年的某位对手,在自立门户之后(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摆脱桎梏)已经隐隐有了“搞事”的征兆……虽然小米不怕“搞事”,虽然小米下面还有Redmi这位“搞事”的高手,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所以,在年的最末这几日,强调“轻装上阵”的小米顺势拿出了它“开启下一个十年”的首作,为的不止是年的开门红,更是要凭一己之力把年传统意义上的春季发布节奏提前。
当然,这次“轻装上阵”的只有小米11,它是小米10的正牌接班人,对外市场定位与内对产品定位皆是如此。那么,能不能扰乱对手的布局暂且不谈,但至少它让对手措手不及的效果是达到了——于小米本身和消费者而言,这“措手不及”有明显的褒义意味,前者在举重若轻间满足了后者的一切话题热度,那份闲然自得的确展露了“十年锤炼”的沉稳和睿智。况且,既然是轻装上阵,可以自我把控的产品属性空间就很充裕了(包括与时俱进的“充电器营销新玩法”)。
配置图
翻译翻译,什么叫“下一个十年开篇”基于自身产品线规划的序列要求,也为了对标目前各友商竞品的命名习惯,小米之前把小米10和小米10Pro两款机型成系列地一次性发布,而年的小米9和小米9Pro则完全可以理解成是半代之差的产品。如今,作为“下一个十年的开篇之作”,小米11回到了熟悉的步骤,优先推出标准版,让整个产品线的布局以及供应链的供给不会出现太大压力。毕竟,这次时间提前太多了。
从年的小米1,到年的小米1S/2,随后是年的小米2S/3、年的小米4、年的小米4C、年的小米4S/5/5S/5SPlus、年的小米5C/6/5X、年的小米6X/8、年的小米9系列、年的小米10系列(也包括纪念十周年的至尊纪念版),小米做出了一套精彩纷呈且井然有序的系列机型,有章有法。如此一来,进入小米第二个十年,它需要一款代表作,最起码不能给前人丢脸。
雷军在社交媒体上感慨,有多少想象,就有多少超越想象的惊艳……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