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市青少年体育暨竞技体育工作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一楼会议室召开,青岛市体育局授予青岛四流中路第三小学“青岛市举重二线训练基地”称号。市体育局车景华局长号召全体体育工作者在全面“学深圳、赶深圳”、“打造国际时尚城”的城市强音中,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为把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增添冠军气质。我校也将借助此次东风,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为学生了解参与更多运动项目创造条件,为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年我校成立举重社团,李沧区少体校派请专职教练到我校指导社团建设工作,从队员的选拔到场地器材的准备,从木棍学习动作到参加青岛市比赛,举重这项闪耀着奥运光芒、遥不可及的竞技项目就这样走进校园,走到孩子们的体育乐园里,增添着别样的风采。或许为国争光、赛场拼搏是书本给予的精神大餐,是观看纪录片所带来的震撼,但是从手握杠铃杆,一次次举起、放下,为1公斤成绩“斤斤计较”开始,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已经在这群新时代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日常训练、赛场磨练,稚嫩的脸庞因举重而变得更加坚定。
年7月我校派出5名小将参加年青岛市举重锦标赛,获得男子丙组61公斤级第三名、男子丙组45公斤级第三名。通过比赛,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作为一支刚刚起步的队伍,我们不怕失败,请教学习再出发,广阔的进步空间便是我们不断挑战,借机成长的机会。
众所周知,锻炼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人也认同,但研究发现,父母一般会支持孩子从事有氧活动,如跑步、体育运动等,但对力量练习则持有较多的负面看法。举重项目走进校园,会淡化竞技性,融入趣味性,适量的训练、科学的方法,举重练习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为参与其他体育活动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速度和力量的碰撞,呈现的是举重独有的魅力;竞技和校园的摩擦,是走向体育强国生长的新枝干。举重若轻,是对实力的挑战,更是对品德的磨练。举重走进校园,弘扬奥运精神,和其他体育工作一起为学生强身健体、深化爱国主义助力。
运动——多彩童年撰稿:臧莎莎
摄影:举重教练臧莎莎
审核:张宏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