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终日宅家,想找两部新鲜有趣的电影来看,就在网上呼唤推荐。
有友发来德国电影《再见列宁》的资源。
这是一部看哭了好几次的喜剧片。
剧情并不复杂。从儿子对母亲撒下善意谎言的温情视角出发,演绎了一幕幕荒谬滑稽却真实无比、发人深思却令人忍俊不禁的小人物生活场景,折射出柏林墙倒塌的历史大潮中,东德民众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现实。
影片一开始,从事文艺宣传的东德统一社会**员克里斯蒂娜家,来了几个调查人员,说她丈夫借出差之机,叛逃到了柏林墙那一边的西德。克里斯蒂娜说:“他都已经抛弃我和孩子们了,你们还来调查什么?”在生活发生突然变故的巨大打击下,她变得神思恍惚、终日沉默不语,周遭的人都认为她的精神出了问题,她被送到疗养院去休假。
不久,像变了一个人的克里斯蒂娜回来了。此后她将全部的爱,投入到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抚养一双幼小儿女中来。
转眼到了年。
一天,下班回家准备过马路的克里斯蒂娜,遇上游行队伍,当她看到被警察抓走的年轻人里有儿子阿里克斯时,突发心脏病倒地。
儿子很快被释放了,医院昏迷了八个月。就在这段时间里,周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竖立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轰然倒塌,民众潮水般汹涌着,奔向西方世界。
等母亲苏醒后,医生叮嘱阿历克斯,任何刺激对她来说,都将是致命打击。
为了不让外界巨大的变化,冲击卧病在床的母亲,为了让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能得以延续,阿里克斯决定向母亲隐瞒民主德国统一社会*下台、两德合一的消息。
由此,他开始了一个又一个快乐谎言的编织。并在那套居住多年的79平公寓里,用满腔孝心爱意、还有对前东德的眷恋,为母亲上演一场民主德国依旧繁荣发展的闹剧。
起初骗母亲说外面岁月静好,还比较容易。因为她瘫痪在床,世界对她来说,不过就是个小小的房间,以及从窗户望出去的天地。
随着母亲的逐渐康复,阿历克斯不得不想尽办法,来维持他所营造的虚幻世界,正常合理地运转。
而如何在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来表现社会思潮的巨变,是对编剧、导演和演员的多重挑战,《再见列宁》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举重若轻地做到了,将一部政治意味浓厚的片子,拍得如此清新淡雅、诙谐轻松,又戳中泪点和心灵,让人哭、让人笑,让人不断回味思考。
这部影片的剧本、导演、表演、摄影和配乐,都堪称一流,甫一公映便收获了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德国电影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一众奖项,好评如潮。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年出生于西德,在柏林墙那侧长大的他,却拍出了这部名字直译为《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的低成本佳作。在获奖致辞中,他坦言是将自己30多岁的理想,融进了这部作品里。
无论意识形态如何存在着天壤之别,人性都是相通的,这部将宏大叙事,通过琐碎日常生活呈现出来的电影,或许想告诉我们的正是,无论是有形或者无形的墙壁,能隔离开人群,却隔不断亲情和眷恋。
苏醒后的母亲,想吃本地产的老牌子腌酸*瓜罐头。但因为本土企业被汹涌而来的资本和市场经济给挤跨,这家食品厂已停止生产。阿里克斯跑遍超市、在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寻找时,被售货员当成怪物一样告知:“在这里你能买到全世界的新鲜东西,为什么还要老牌子?”
为了母亲,阿里克斯没有放弃寻找。他在一个人去楼空的旧公寓里,找到了过期的那种罐头,带回家里用“旧瓶装新酒”的法子,将新买的腌*瓜放进去,拿给母亲吃。
阿里克斯的妹妹,是他79平米民主德国的反对者,在西式汉堡快餐店当收银员的她,结识了西德男友,为布置新房,扔掉了母亲用了多年的橱柜,这让阿里克斯很不满。但生活中很多熟悉的东西,都被抛弃改变,人人忙着追逐新时代、新产品、新东西、新思潮,就连桌上放着的马克思石膏像,头被向左向右拧来拧去,成了一个玩具。除了细心呵护照顾母亲,对外界发生的变化,阿里克斯深感无奈和无力。
影片前半部分,德国统一后,东德的货币被废止使用,由于母亲苏醒后失忆,想不起来自己将钱都藏在哪里,眼看兑换的日期就要截至。等母亲终于想起来,阿里克斯回家找的时候,藏钱的柜子被准备结婚、装修房间的妹妹给扔了,等他好不容易在垃圾场找到柜子,将藏在抽屉夹层中的钱取出到银行兑换时,却被告之因为过期而作废。母亲一生的心血,省吃俭用20多年的积蓄,全部变成了废纸。阿里克斯一气之下将它们全部抛撒,银行里排队等待办理业务的顾客,像看疯子一样看着他,阿里克斯说:“看什么看,这也是你们的钱。”
还有那些新崭崭的军装,转眼成了旧货市场上,军迷玩家的藏品。
影片中有很多像这样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其实蕴含着深刻寓意,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东西德统一后,东德民众心理、感情、生活上巨大的落差和错位。
母亲能坐起来了,一天,她吃惊地看见窗外,一台吊机上,绑着一个被拆除的列宁雕塑造像,在空中划过;对面楼上竖起了可口可乐的广告牌......
母亲能下地了,她打开房门走到街上,迷惘而困惑地看着外面。好在阿里克斯及时找到了她,追到马路边将她带回家里。
为了打消母亲的疑虑,让她能重温以前的美好记忆,阿历克斯挨个拜访母亲的同事和老友,请他们来家中看望她,并配合自己的表演,陪母亲一起回到从前的世界和光阴。
他还用自己打工赚到的钱,雇佣了几个邻居小孩,让他们穿上以前的队服,到母亲床前,表演她从前指导孩子们排练的作品。
这一切都让母亲深信不疑,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当阿里克斯善意的谎言越演越逼真,他自己也沉醉于往日的旧梦,按照内心对自己国家的梦想和愿望,设计着为母亲演出的一幕幕荒诞剧本。
但问题很快就来了。随着改革的深入,传媒越来越开放,阿里克斯也成了一名有线电视推销员,他家里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能接收到的频道更加丰富,关键是,从前的总理昂纳克早已下台,这一切如何向母亲解释呢。
阿里克斯决定自己录制节目,接到家里的电视上播放。他请同事当播音员,每天新闻节目中所念的稿件内容,也都是他一手炮制。
阿里克斯自幼崇拜的偶像,是德国宇航员西格蒙德.雅恩。有一次乘坐出租车,他发现司机和西格蒙德.雅恩长得一模一样,当他试探着问在外太空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时,司机似是而非地回答道:“在宇宙里看起来很美,不过离家很远。”
后来,阿里克斯请出租车司机扮演东德新总统,并将电视节目播放给母亲看,借机向她暗示政局变换:东西德统一了,不过,是东德宇航员赢了总统大选,一切也都以东德为主导在发展。
当阿里克斯倚靠在母亲床边,陪她一起看新总统演讲时,那份爱意孝心令人动容,而他脸上流露出的那份专注沉醉的表情,似乎也说明了,儿子精心为母亲营造的东德,何尝不是在变相实现着,他从小对国家的梦想和热爱。
从此,阿里克斯热情而认真地伪造着一个个电视新闻。从而让病榻上的母亲,眼睛所见和耳朵听闻的,依旧是从前的延续。
当我看到阿里克斯同事扮演的那位新闻主持人,对着摄像头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时,差点笑喷。但笑过之后,你会陷入沉思,究竟每天看到、听到的时事新闻,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又有多少是被断章取义、筛选过滤、人为炮制出来的呢?亦真亦幻、荒唐不经的,究竟是表演还是现实?
几年之后,当病情加重的母亲,流露出想再见丈夫一面的心愿时,阿历克斯决定去找父亲。
父亲和他自幼所想象的,截然不同。
在阿里克斯所受的定势教育里,将叛逃到敌对阵营中的父亲,塑造为脑肥肠满、蠢笨潦倒的形象,而现实中的父亲,儒雅体面、风度翩翩,住在一幢豪华别墅里,过着优裕富足的生活,他又结了婚,膝下是两个可爱的小儿女。
阿里克斯坐在客厅里,等待在别墅花园中招待宾客的父亲,陌生的弟弟妹妹坐在沙发上,看宇航员升空的动画片,而那一幕,也曾是他童年看的纪录片场景。那时的他,为了追梦,还动手制作了将宇航员送往太空的火箭模型。
父亲很不自然地出现在他的面前。对于眼前的一切,父亲只说了句:“我离开后给你母亲写过信。”
原来,为了保护兄妹俩和自己,母亲把父亲那些年写来的所有信件,都藏了起来。
回到家后,阿里克斯在壁橱后面墙上的秘洞里,找到了那些信,才知道父亲一直都爱着他们兄妹和母亲。原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就这样生离多年。而当死别来临之际,父亲捧着一束鲜花,到医院看望母亲。
之前,阿里克斯和女朋友、姐姐一家带母亲去郊外度假时,他那从苏联来德国学习护理的女朋友,因为实在看不下去阿里克斯的表演,已把真相告诉了他的母亲。而母亲为了心爱的儿子,依旧配合他的表演,不忍心拆穿。
在病房中,离别多年的父亲和母亲,终于又坐在了一起。
影片最后,母亲对阿里克斯说出了多年前爸爸离开的真相,他不是抛家弃子、独自叛逃,而是和她相约一起出走,只不过在他行动后,母亲由于外界的压力和害怕,最终放弃了和丈夫的约定,导致家庭解体、一分为二。当曾被一分为二的国家统一后,他们的家,却再也回不到过去的团圆和温馨。
在自己生命的尽头,母亲希望儿子将她的骨灰,装在小时候他亲手制作的那个火箭模型里,撒到空中。
影片结尾,儿子和女友、妹妹一家、母亲的老同事和朋友们,聚在一处空旷的草坪上,目送载着骨灰的火箭模型升空,既是与逝者告别,也是思念的开始。
善意的谎言,无论多么美好,能带来怎样的快乐,也是谎言,需要不断用新的谎言,去将它补充完善,但在复杂无常的人生面前,谎言总有演不下去的那一天。最亲的人,都以为对方受不了真相打击,结果发现,不敢说出来真相,其实是自己害怕去面对和接纳。
套用罗曼.罗兰那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世界上也只有一种真爱,那就是在得知被自己爱的人欺骗后,依然选择理解和深爱。
或许这就是《再见列宁》这部影片,让人看了还想再看的魅力所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