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首页 » 种类 » 问答 » 想让孩子多锻炼这些运动可别玩太早
TUhjnbcbe - 2021/2/27 23:31:00
中国教育报又刊发我校2条图片新闻外 http://www.kunchongjis.com/tpxwxs/7529.html
医院订阅哦

早期培养儿童运动能力非常重要。不过有些熊孩子爸妈太心急了。给3岁左右的宝宝练仰卧起坐,给5岁的孩子练习负重跑……为此,我们从安全角度来梳理一些经验。分享给家长:究竟哪些运动类别不适合低龄孩子?让孩子保命的三条运动预防秘笈是什么?

哪些运动类别不适合低龄孩子?

特点:

锻炼肌肉的那种运动,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举重等负重运动。

原因:

儿童生长期是先长身高,后长体重,以骨骼生长为主,没有进入肌肉生长高峰期。所以他们肌肉力量弱,易疲劳。

后果:

①会让孩子肌肉局部强壮,失去正常弹性,影响全身匀称发育;

②会给幼小的心脏造成负担。

适龄时期:

初中一二年级或10岁以上。

特点:

指长跑或负重跑等。

原因:

长跑属耐力训练。对全身器官锻炼都是挑战。首先影响的是骨骼,其次是心肺。对关节的冲击力度也很强。负重跑一旦指导不到位,最易出现运动损伤。

后果:

①对儿童骨骼发育有影响,包括骨关节会造成损伤;

②对心脏影响:长跑本身就是一项心脏负荷运动。孩子心肺功能尚待发育,长跑会使心肌壁厚度增加,限制心腔扩张,影响心肺功能发育;

③儿童时期体内蛋白质及无机物含量少,肌肉力量薄弱。若长跑,会使营养入不敷出,妨碍正常的生长发育。

适龄时期:

10岁以上。

特点:

多以身体在一定速度下进行猛烈碰撞为特点,以一方强悍撞倒另一方取胜结束。例如:碰碰车、单腿斗鸡、跳鞍马、骑马打仗等。这类运动男孩爱玩。

原因:

这种带有速度感的撞击,是以一方被撞倒为取胜原则的。孩子争强好斗本性会让他们在玩时不顾身体的承受能力,发生严重意外伤害。

后果:

极易发生肌肉、韧带、骨质和结缔组织扭伤折断等。

适龄时期:

12岁以上。

特点:

你拉我扯的运动特点,也属于互动性运动。比如:拔河、掰手腕等。

原因:

这种运动最挑战的是“伤心”和“伤筋”。先说“伤心”,从生理学角度讲,儿童心脏正在发育中,植物神经对心脏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当肢体负荷量增加时,要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加供血量。拔河、掰手腕都需屏气用力,转而突然大口呼气时,静脉血流会突然涌向心房,损伤孩子薄弱的心房壁。“伤筋”也是一方面。儿童时期身体的肌肉主要是纵向生长,关节力量弱,骨骼弹性大但硬度小,拔河、掰手腕时极易引起关节脱臼和软组织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后果:

①心率加速,易发生心猝现象;

②关节易脱臼和软组织损伤意外。

适龄时期:

可针对不同年龄设置不同的强度。在和6岁孩子玩掰手腕时,就是让他体验隐隐的力量感即可;拔河时,也要控制好绳长和人数,以娱乐游玩为主。

#重要提醒#

做任何运动前都要做好热身准备,否则会造成损伤。

特点:

这类运动与蹦蹦床类型不同。它是以在地面蛙跳、兔子跳、跳墙格运动为主。身体在蹦高落地过程中寻求坠落快感。心理专家研究:有些儿童对高空快速落体有强烈的兴趣,但这其实非常危险。

原因:

在做跳跃运动时,人体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3倍。每跳一次膝盖骨所承受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3。这种冲击力对骨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孩子来讲,是很容易造成损伤的。

后果:

韧带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严重的会致头部伤害。

适龄时期:

6岁以上。

特点:

凡是带有速度的运动,对幼童来说都不适合。比如:滑板、滑轮运动、骑二轮车等。

原因:

任何运动,一旦涉及到无法自控的高速,就一定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儿童身体正处于发育关键期,腿部肌肉力量不完全,长时间玩滑板滑轮,不仅造成肌肉无力支撑,摔倒受伤,还会造成关节脚踝的永久性损伤。

后果:

严重受伤或死亡。

适龄时期:

8岁以上儿童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练习滑板车、滑轮等项目。

#重要提醒#

教孩子重要的经验是,要有防护设备,比如头盔、护膝护腕等。

特点:

纯粹属于成人的健身器材,对孩子来说,绝不适宜。

原因:

社区健身园等地方的运动器材多是为成人准备的,因此,使用方法的提示仅对成年人。但多数时候,成人带孩子在器材上玩耍却成了常态。做好看护还远远不够,要有的放矢地告诉孩子每个器械的安全用法和规则。不要让孩子把器材当成玩具玩。

后果:

重伤、残疾现象。

适龄时期:

成年

低龄孩子安全运动预防措施

安全运动的两条判断标准:

要随着孩子身体发育特点来选择;

在运动强度上,家长应适宜选择。

但无论做任何运动,作为专注儿童意外伤害的专业人士来说,我们更看重的是预防、传播正确的运动规则和学习急救措施这三项要点。

1运动预防

养成热身习惯

这是父母首先要告诉孩子的。无论做什么运动,热身就是打开肌肉,疏通筋骨,让身体各器官有个准备,减少运动过程中出现抽筋、扭伤几率。

掌握好强度

父母在指导孩子做运动时,不能想当然凭经验,要学习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增加运动量,把握渐进原则,注意间隔放松和运动恢复。一次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其中间隔10分钟休息再运动。

重视运动防护

头盔、护膝护腕用具、救生衣……父母要重视和正确使用这些防护设备。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儿童意外伤害时有一句广告语,就是:“如果采用已被证明有效的防护措施和设施,每天就可以减少名儿童的死亡。”

2重视运动规则

如果过马路遵守道路规则就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如果游泳遵守泳池安全规定,就可以避免溺水伤害;如果孩子在和同伴游戏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就不会发生撕扯、抓拽等意外;如果孩子在游乐场遵守安全规则,就不会发生跌落、窒息等伤害了。可见,父母在和孩子互动时,应时刻教他们懂得规则的重要性。懂规则的人生,相对是平安的。

3学会重要的急救措施

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重要,但谁都觉得和自己没关系,或根本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学会急救措施,对家人、他人都有益。必要时出手就能挽回一条生命。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窒息、骨折、中*、触电等方面急救处理,同时家里还应备有专业的急救工具箱。

内容来源于少儿科普读物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贵在分享,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阅读

1.新刊预告丨长假来啦!十月新刊一睹为快!

2.有趣的英语习语图解,让作文加分soeasy!

3.让孩子从小自信的20个方法,超有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微店订阅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让孩子多锻炼这些运动可别玩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