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图选自《茜茜公主》等与文章内容相关图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方音频即可收听童尧老师的温情朗读/电台配乐:林俊杰《加油》
在巩俐和李斯丹妮由于所谓的“胖”和“腿粗”被无端讽刺后,关于女性身材、拒绝bodyshame的话题很热。
虽然大家对自己有各种不满意,但是,说起对身材的苛刻与狂热,年来可能没有人比得上她——在她面前,金莎带秤吃饭,就是入门款。
她有个陌生的名字叫:维特斯巴赫王朝的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
还有个熟悉的名字叫:茜茜公主。
当年,这位“欧洲第一美人”拥有无数人羡慕的美貌与身材:身高cm,体重不到50kg,腰围只有50cm。
做个对比,奥黛丽.赫本cm,体重50kg,茜茜公主比她还要高和瘦,而且这种瘦高不是天生的。
△再举个例子,扮演茜茜公主的罗密·施奈德体重49kg,已经很瘦,可她比茜茜矮了10cm,身高只有cm。
年,刚刚16岁的茜茜公主嫁给了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三次怀孕,两个女儿出生后被强势的婆婆索菲带走抚养,2岁的大女儿之后又因病去世。
年轻的皇后无法掌握新生活,认为自己唯一能控制的东西只有身材与美貌,于是开始用极端的方法修饰外形。
在大女儿去世以后,她拒绝进食,因此导致了身体虚弱,情绪低落;为了调养身体,她又开始大量运动,每天骑很长时间的马、登山、练习体操。
△茜茜公主骑马画像很优雅,竞技骑马图则看起来非常矫健,她曾经是19世纪70年代多项骑术竞技冠军。
当时的审美最爱纤细的沙漏腰,茜茜在运动以外,就用紧束的方法使自己的身材保持着极端的苗条。
怀孕三次后,她不再愿意与丈夫发生性关系,趁机将腰围束至16英寸,以至于期盼她继续怀孕的婆婆怒不可遏,连皇帝都忍不住觉得妻子在某些时候“愚蠢至极”。
当年的报纸记载,年代,正是茜茜对自己身体要求最严格的时期,她每天穿束身衣就要一个小时,有时甚至把自己缝死在衣服里。
△成为奥地利皇后没多久的茜茜。
她吃得也极少,只要腰围大于50厘米就采用“禁食疗法”或“饥饿疗法”,长期粗糙的饮食与长时间的户外运动使她的皮肤出现问题,状态越变越差,而为了想象中的健康,她只好又去健身房做更多的吊环、哑铃、举重练习。
虽然这个逻辑,我今天也没想通。
年上海博物馆与匈牙利国家博物馆等联合举办了“茜茜公主与匈牙利”展览,展出了一件茜茜公主大概50多岁时穿的上衣。
印象深刻的是,这件衣服拥有非常夸张的胸腰比例,难以想象,一个50多岁的女性还能整天把自己塞进如此畸形的服装里。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藏,典型的19世纪90年代的样式,在儿子鲁道夫于年去世后,茜茜公主便只穿一身黑衣,这件衣服很可能是她在频繁的旅行和散步时所穿。
甚至年,茜茜54岁,她的希腊文教师还在日记中记录:
“今早皇后殿下召我至交谊厅,交谊厅与寝室的门敞开着,韵律绳、单杠、体操环等都已经就位了。我看到她时,她正拉着吊环起身。她身穿一件长摆黑色丝质洋装,裙摆边上还绣着华丽的黑色鸵鸟毛,我从未看过她气势如此逼人,仿佛是一种介于蛇与鸟之间的生物。”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藏,日记中描述的茜茜可能就像这样吧,这幅画是茜茜公主去世后,她的丈夫要求画家约瑟夫·卡贝所作。
去年我到维也纳参观霍夫堡皇宫里的茜茜公主博物馆,看到皇后的专属健身房,吊环挂在门廊下,前边靠着单杠等健身器材。
传说这里是茜茜在宫中除卧室以外每天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她坐在梳妆台前让仆人花2-3个小时梳理头发,同时学习语言,剩下的时间则全耗费在吊环和单杠上。
实际上,当时的社会环境非常保守,皇后在健身器材上摇摆是一件非常不体面的事情,流言蜚语在报纸上流传,皇帝虽然看不惯茜茜的细腰,但为了维护妻子甚至查封媒体。
但是,别看茜茜公主对自己如此苛刻,在当年,健身对于女性真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做这篇文章之前,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试图找出古代女子有趣的健身方式给大家看。然而,查找过后才发现,整体上女性健身在历史上记录非常少,除了上古时期母系社会崇拜强壮的女性,后来能去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多都是男性。
例如在古埃及,画在壁画,刻成浮雕的几乎无一例外展现的都是男性的英勇,历史学家们发现了成百上千个男运动员的名字,女运动员却只有几十个。
女性能参加的不过是舞蹈、杂技和游戏;偶尔有艺术品上雕刻着伸展苗条臂膀,裸露双腿游泳的少女,大多数也只和祭祀活动有关。
△KaryssaI地区第15号墓中的古埃及壁画,正在玩抛球杂耍的女性形象,以及古代埃及正在下腰的舞女。比如在古希腊,出现了女子运动会,传说是为了纪念宙斯的妻子赫拉,略带神话色彩,公元前二世纪希腊旅行家保塞尼亚斯在《希腊的描述》中记载了这次“赫拉运动会”:由少女竞走比赛组成,她们长发下垂,身穿束腰外衣,胸部到右肩裸露,比赛在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跑道被缩短了六分之一。
这次比赛应该很重要,但它只是女性成年或者婚前仪式的一部分,和原始时期代表生育和繁衍的女孩们跑过田野,为了使土地肥沃的宗教仪式也没有多少区别。
△梵蒂冈博物馆,运动中的亚马逊女孩漂亮的大理石像,亚马逊是传说中一个骁勇善战的希腊部落,神话中完全是女性的社会,并以女性作为出征武士。
古代社会的女孩,无论运动还是健身,都不属于自己支配。
古希腊所有地区,只有斯巴达男子支持女性健身,斯巴达的女性的确健美,但她们健身却只是为了生出健康的孩子。斯巴达政治家莱克尔加斯要求姑娘们摔跤、赛跑、掷铁饼、标枪,对姑娘们健身,还发表过一段目的非常明确的言论:
“在世界上的其它地方,日后终将成为母亲的年轻少女……大多数希腊人对少女们静静坐着做刺绣感到非常满意,她们所做的一切都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但我们又怎能期望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妇女能生出杰出的子孙后代。”
于是斯巴达少女们健美的体型,使斯巴达人实现了优生的目标。
△古希腊陶罐纹饰上健壮的女子。和西方一样,中国古代女孩的运动细胞,也一直不发达,《资治通鉴》记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世说新语》还讲了一个故事:东晋权臣桓温平蜀之后,没和自己的妻子南康公主打招呼,就娶了李夫人,南康公主知道这件事提刀找李夫人兴师问罪,破门而入时,李氏一头黑发直拖地面,对公主说自己“国破家亡,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李夫人楚楚可怜的样貌打动了南康公主,两人做了姐妹。
这就是成语“我见犹怜”的出处。
可见当年,柔弱的女人是多么男女通吃。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画里的女子都是柔弱而纤细的,这幅画现存大英博物馆。审美偏爱李氏一样的纤弱女子,觉得健硕提刀的南康公主没那么美,所以怎么会有女孩愿意变得“强壮”呢?
直到唐代,经济发展,国家强盛,当姑娘们开始以胖为美,当有了频繁的中外交流,女子运动丰富起来。
比如唐朝的姑娘们特别爱球类运动,她们会蹴鞠,参加不用球门的“白打场户”,唐代康骈的《剧谈录》记载了一个球技高超的女孩子,经过长安城胜坊北街的时候,“适军中少年蹴鞠”,女子“接而送之,直高数丈”。
△明代杜堇《仕女蹴鞠图》局部,杜堇是民间画师,没有宫廷生活,考证他可能是根据南唐宫《宫中图》临仿,描述的是五代南唐宫廷女子的生活场景。她们还打古代的高尔夫,一种徒步持杖打球的游戏,叫“打步球”,寒食节的时候,宫中的女子都会来参加这种球类运动。
此外,在很多古诗中还能看到女孩子们参加不同的体育运动。
杜甫有写过女孩射箭的诗《哀江头》:“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采莲》里则有会游泳的女孩儿,她们:“莫言花重舟将没,自解凌波不畏沉。”
《资治通鉴》还有皇帝看女孩们拔河的:“上(中宗)幸玄武,与近臣观宫女拔河。”
看,能自由运动的女孩们,是多么快乐呀!
△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太经典啦。只可惜,如唐朝这般能恣意参加体育运动的女子们,到后来慢慢消失了,宋朝开始,文人士大夫爱好安静典雅;再后来,受到“三寸金莲”的畸形审美影响,女孩们都裹了脚,还怎样身轻如燕呢?
清代,有人盘点了《红楼梦》里姑娘们的“健身方式”,数来数去,竟然只有放风筝、荡秋千、钓鱼、下围棋、解九连环、捶背捶腿,这六种了。
△《汪惕斋手绘红楼梦粉本》群钗放风筝。
如今,每当我到健身房,看到男女各半的热闹场景,就觉得开心,能够自由选择运动的方式,就算让我在古代当个公主也不换啊。
即便还有各种不如意,但今天我们的确处在一个男女相对平等的时代,运动自由带给女孩们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和自由的思想,真正把握自己的生活。
哎呀,我和编辑琦琦洋洋洒洒又写了一篇没有任何流量的科普文,估计阅读量的KPI是完不成了,哈哈哈,但是写我们喜欢的东西,是多么愉快啊。
经常有人问我,筱懿,如果不写作,你喜欢什么?我喜欢考古啊。
但是这项工作大概率既挣不到钱还很小众,既无法获得财务自由还很难得到社会认可,所以,我先写写大家喜闻乐见的东西,到了周末,请允许我放飞一下自我。
偷偷夹带一个我自己的健身视频,喜欢的朋友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