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呈现较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儿童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意外事故。对儿童恶性肿瘤,我们通常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治愈率逐年上升。但是化疗过程往往比较长,且孩子们需要承受不同程度的化疗副作用。如何减轻孩子们治疗过程中的痛苦,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是每位家长最关心的事情。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家长们可以注意一下:
01
吃健康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吃伴随始终,然而因化疗药物影响,肿瘤患儿对饮食状态及习惯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喜欢刺激的不健康食物或厌拒某些食物,从而造成体重超重或下降,因此健康的饮食对化疗的患儿十分重要。
健康的饮食要落实到肿瘤患儿的每一餐,要求食物种类要全面、能量要充足、优质蛋白要足量。早餐以全面均衡的“营养早餐糊”为主,含植物蛋白、动物蛋白、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午餐建议牛羊肉+豆品+蔬菜水果+主食,晚餐建议鸡鱼蛋奶+豆制品+蔬菜水果+主食,在治疗中消化不良的患儿,三餐都可用“营养早餐糊”代替。调味品以葱、姜、蒜、酱油、醋、盐、虾粉、香菇粉等自然品种为主,少食味精、鸡精等精制调味品,限制膨化、油炸食品摄入;进食的食物要新鲜,充分烹煮,避免进食不新鲜、隔夜食物或草莓、葡萄等无果壳水果引起消化道感染,避免进食带刺食物,防止误食出血;若患儿食欲不振,切忌焦虑,将饭桌变成战场,要创造轻松愉快的进食环境,如更换卡通餐具、换桌布、让患儿参与食物准备等,在患儿饥饿时多吃一点,感觉好吃时也多吃一点,餐中少饮水,餐后休息片刻;化疗时,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是恶性实体瘤患儿化疗时最为常见的*副反应,多在用药后3~4小时出现,因此化疗前期尽量多饮水,以减轻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且有利于*素的排出;出现呕吐时,要调节饮食,少食多餐,食用少油、少刺激、易消化、维生素与能量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酸奶、瓜果汁、坚果、自制蛋白球等,同时告知护士及医生,必要时使用止吐药物。
02
讲卫生
化疗后的患儿常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下降并低于正常值,极易发生感染,因此要注意患儿体温变化,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出入人多的公共场所,严格限制探视家属及时间,不同病室不随意走动,房间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约30分钟,必要时可用空气消*机进行空气消*,每日1小时;物体表面可用含氯消*液擦拭消*;患儿使用过的餐具及时清洗,可酌情开水烫洗,避免烫伤,患儿及家属饭前便后洗手,家属接触患儿前用流动水洗手。
衣着被褥方面,肿瘤化疗的患儿尽量穿宽松、棉质的衣服,每日进行换洗,贴身衣物充分清洗后,太阳暴晒晾干;床单被套定期更换,以每周一次为宜,天气晴好时可对被褥、床垫进行曝晒或消*,同时减少床上摆放的毛绒玩具及其他物品,防止细菌滋生;
若患儿出现寒战、高热等不适症状,注意保暖、多饮温开水给予物理降温,同时告知护士及医生,必要时给予退热药物;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物及被褥,避免受凉。同时加强口腔护理,晨起、饭后、睡前用软毛牙刷刷牙,并用苏打水漱口,以保护口腔黏膜,防止出血及溃疡发生。每日睡前便后进行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5~20min,并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03
做活动
化疗期间不仅要注意饮食及卫生,活动指导也同等重要。当患儿骨髓抑制期血小板下降,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尤其要预防出血。血小板的正常值是-×/L,当出现下降时要减少剧烈的运动,避免举重物或碰撞,以散步为宜,血小板降至50×/L以下时,防止身体受伤,卧床休息,减少下床活动,防止自发性出血,同时观察小便、大便颜色、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可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
要照顾好肿瘤患儿,除以上外,还有许多许多的注意事项,如长期住院治疗的患儿,由于身体不适及社会交往受到限制,可能会出现癌因性疲乏和抑郁,产生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因此,在长期住院过程中,我们要丰富患儿的生活,可以鼓励患儿进行手工创作,设置活动间供患儿阅读活动;现在科技信息发达,我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