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封后,与男二共享天下
?和《孝庄秘史》《芈月传》如出一辙的剧本设定,放到今天,早已不够新鲜。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小字燕燕的大辽太后萧绰,确实与孝庄、芈月一样,是手握“玛丽苏剧本”的真·大女主:16岁被选为贵妃,数月就封后,与皇帝共决国事;29岁丧夫,丈夫立下遗诏:“军国大事听皇后命”;临朝27年,推行各种改革*策,出兵伐宋定下“澶渊之盟”……杀伐果决、睿智英明的萧太后,更像是一个*治家、军事家,绝非只会嘴炮、闯祸,等着各路男神拯救的傻白甜。?《杨门女将》中的萧太后
?当然,这样的人物,似乎也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古偶剧女主。毕竟,一心搞事业的*治家,怎么带给观众甜甜的爱情呢?大女主戏的第三个套路便是如此:权势不过是命运的赠品,女主真正追逐、又求而不得的,始终是一段真心的感情。登上权力之巅,女主感慨帝王孤独
于是,手段狠辣的女*治家不见了,又一个明明只是“愿得一人心”,最后不得被命运推着保卫家国的当权者诞生了。在这基础上延伸出的各路影视作品,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燕云台》的糊,不过是再一次验证了套路难得人心的道理。曾经,我们对大女主剧集的期待,其实不止于此。观众期待一个强大勇敢的女性角色,不过要以人物形象的丰满和真实为前提。提到《燕云台》这类帝后临朝、共摄国*的剧情,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多半还是武则天。在“大女主”这一概念还没开始流行的年代,关于她的改编、翻拍,有已经有过无数版本。有人把她拍成单纯善良的女子,黑化全靠眼线;范冰冰版武则天
有人把她当做一个权力的符号,着眼于她君临天下的霸气;刘嘉玲版武则天
当然,更有精雕细琢者,用戏说正史的拍摄手法,来还原一代女皇波澜壮阔的人生。?其中最经典的,当属年刘晓庆版的《武则天》,这部剧塑造人物的手法,放到今天就是完全“反套路”的:?展现武则天对权力的向往,没有让她尬喊“我的命运自己做主”的口号,而是用了一个小细节:年仅14岁的武氏初次承恩后,忍不住伸手抚摸了皇帝的袍服。初入宫闱的天真好奇,少女在潜意识中对于权力的渴望,都化为了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举重若轻。?????展现她的勇敢果决、与众不同,没有让她故意出风头、唱反调,而是让她在皇帝得了一匹难驯的烈马时,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方法:“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她与高宗的爱情,也并非完全浪漫的至情至性:一开始,武媚娘就鼓励李治去争取父皇的宠爱;后来为了回宫,偷偷联络李治,千方百计送出玉佩。其中更多的,不过是对宠爱的利用,以及最终衍生出的一点相濡以沫的真心。???展现她的宫斗手腕,不是“一开始与世无争,最后被迫反击”的唯唯诺诺,而是见势不好,果断出手,先发制人;??不管是前期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还是后期打压亲姐姐、杀死外甥女,都是直击要害,毫不留情。????展现她的*治才华,不是让她声嘶力竭地与朝臣争辩,一番演讲就令人刮目相看;而是在剧情中埋下一个“遇到难题—提出解决方案—获得更多权力—解决更多难题”的良性循环。?????????获得帝王宠爱靠心计、临朝施*靠主动、登上帝位也是有谋划有布局,没有哪一步是“被逼无奈”,更没有所谓的天降好运。这样的女性角色,似乎更符合我们对“大女主”的想象。从《我的前半生》口碑滑铁卢开始,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古装偶像剧还是现代言情剧,一直在闯祸、崛起靠男人的“troublemaker”型女性角色,早就不吃香了。这也是为什么,打着大女主旗号、完全围绕秦宣太后一生来进行拍摄的《芈月传》被喷玛丽苏;而在《大秦帝国》这种历史群像剧中只是占据了一小部分的宁静版芈八子,却成了不少观众心中当之无愧的大女主。要知道,宣太后可是一位敢在朝堂上“开车”的狠人。韩国被围,向秦求救,宣太后毫不避讳地用曾侍奉大王的感受来说明——没好处的事,秦国不干。同时,她和秦王之间十分“接地气”的感情戏,也让许多观众津津乐道。当芈八子不得不携子到异国作人质的时候,秦王对她的关心,没有靠什么漂亮的台词道出,而是老夫老妻式的絮叨:“多给她带点衣物,布料要花的,越花越好,那小妖精她臭美啊。”可以看出,所谓的大女主,其实不是要杜绝感情戏,也不一定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完美女性,她们有的,是对自我的思考、对感情的抉择,和精神上的清醒与强大。“大女主”这一概念,正在逐渐变得更多元,从高高的权力宝座上,走进我们真实的生活。今年走红的网剧《传闻中的陈芊芊》,被很多誉为“披着沙雕甜宠剧外衣的女权剧”,也是这个缘故。女主陈芊芊,有娇憨任性的一面,但从不被动地“等靠要”。面对自己爱的男人,她愿意有限度地付出真心、主动争取,可当需要牺牲国家利益去换自己的幸福时,她也拎得清孰轻孰重。在这样的角色设定下,剧作去传达“女性也有自己的广阔天地”的思想,才更令人信服,它能获得口碑点击的双丰收,也在情理之中。?????说到底,现在观众们爱看的剧情,其实不是“把女人当男人拍”,而只是把“女人当正常人来拍”。就像是美剧《爱情生活》里,以“一集一年”的节奏,讲述了女主Darby十年的人生故事。?女主从小镇来到纽约,遇到过有灵*共鸣伴侣,也遇到过吃软饭的“渣男;她当了单亲妈妈,也与自己的妈妈和解;她从画廊的接待员做起,最终成长为拥有自画廊的主理人。?????她的爱人、朋友、母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也都在不断地跨越障碍,有的人成长了,也有人留在原地。女主帮助有心理问题的朋友
?比起十几年前的女性群像剧《欲望都市》,《爱情生活》不再只围绕着两性关系着力,它写爱情,更写人生,引发的观众共鸣是超越国籍和文化的。?所以,其实不必再纠结于大女主的“大”了。没有那些帝王将相、杀伐征战的故事,仅仅是展现一个平凡女性的生活,也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感染人、鼓舞人。大女主剧,重点不是戏份和名头上的“大”,而是女性角色所具有的“大写的人格”。好的女主剧,从来都不是靠着“美貌才华惊天动地,所有人都为她折腰”而吸引观众,而是哪怕有很多缺点,她们依然有独特的个性与吸引人的人生经历。她们不完美,但有成长,有属于自己的人物弧光——就像所有平凡的好角色一样。谈心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