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者,愉悦也;赏图者亦愉悦。作画之人心舒气爽信手拈来,观者也会其乐融融。艺术原来是可以这样玩的,看画家蹇人毅的《成语别趣》系列丹青成语小品,见他闻鸡起舞乐在其中,在观其洋洋大观之作真可谓是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一幅幅融文学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入木三分维妙维肖的汉语成语画作别开生面的呈现在你的眼里,你会不由得情不自禁的说:好玩,有意思,有味道。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说到成语于我自有一种亲切,文革期间万人空巷草长莺飞无书可读,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犹如我的“红宝书”让我百读不厌。在这里我看见了历史的典故,看到了谚语俗语在社会发展中的语境语义上的发展和变化。逃之夭夭刻舟求剑杯弓蛇影杞人忧天竭泽而渔纲举目张门庭若市汗牛充栋围魏救赵子虚乌有四面楚歌黔驴技穷等等成语让我学到了很多语言文字之外的文化,汉语文化的丰厚性知识性历史性时代性在成语里面纷至沓来精彩纷呈。
记得年在新华书店用了九毛二分钱买了一本马国凡写的《成语》专著,至今还保留在我的书柜上,他是在国内影响很大的著名语言学家,是中国50年代成语研究的第一人。
当时就象看小说一样沉迷其中爱不释手,以此管中窥豹按图索骥寻求些许的鸟语花香之学理。
蹇人毅老师以成语入题作画,且孜孜不倦专化致志布局巧妙神灵活现的画成语而一发不可收拾的创作了近二百幅成语画作,我是目不暇接的看,我是三番五次的读。
映入眼帘的《守株待兔》画面上的猎民坐等在树干上睡着了反而被二只兔子给捆绑了,尽管树上那只飞跑而撞死的兔子就悬挂在树枝上,但螳螂捕蝉黃雀在后,这幅画作其哲思其寓意真是绘声绘色,静如处女动如脱兔让人读之落叶而知秋。
此类充满哲理意味的成语画作还有《高瞻远瞩》《雾里看花》《登峰造极》《孤芳自赏》《醉生梦死》
《滥竽充数》《狐假虎威》《逍遥法外》《各有所长》《大失所望》《弱肉强食》《横行霸道》《似曾相识》《洋洋得意》巜近墨者黑》《千锤百炼》《一仆二主》《饱食终日》等。
在看那妙趣横生的《鸡飞狗跳》《心急火燎》《天网恢恢》《无可奈何》《两
小无猜》《自吹自擂》《相形见绌》《乐在其中》《欢天喜地》《众目所瞩》《一元复始》《咎由自取》《事与愿违》《一塌糊涂》《悠然自得》
《形影不离》《棋逢对手》《顺手牵羊》《相安无事》《入木三分》《一锤定音》《心领神会》《顾此失彼》《一叶知秋》《别开生面》《居高临下》
《谆谆告诫》《巧舌弄簧》《无孔不入》《一张一弛》《心有灵犀》《喜出望外》《一鸣惊人》《焦头烂额》《一脉相承》《高枕无忧》《一醉方休》等等千态万状绰约多姿举重若轻的成语画作,端的是让我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又看《各自为*》里面不乏时尚元素,三只猴神态各异,有的玩自拍有的在刷屏有的在聚精会神的看。哈哈,太好玩了!
你在看《马上封猴》多么富有现实感啊,望子*之心飞*腾达之志自是跃然纸上。
《一仆二主》里的那个猴妈妈抱着两个猴孩子,这和我们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在不少家庭里众星捧月一般成为千宠万爱的“太上皇”一样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理吗?这幅画形神兼备的触动了我们的痛点,触类旁通的让我们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不容置疑的反思和求问。
创作成语画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是很难以为是的,没有对成语的深入理解和解读也是很难以为继的。人毅老师自小饱览群书及良好的家风所学,而他的父亲蹇先艾一一被鲁迅先生称誉为中国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给他带来了耳闻目睹的影响和熏陶,使他带着情糸古今的文人情怀和对当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