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首页 » 种类 » 锻炼 » 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程演访谈实录
TUhjnbcbe - 2020/12/14 15:32:00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全国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羽毛球比赛领奖现场(第一排左二为程演教练、右二为王仪涵)

1

?

编者按:市体校羽毛球队始建于年。虽然建队时间不长,但成绩斐然。建队以来,羽毛球队共获得全国少年比赛冠军(含单打、双打和团体)30余人次;市体校向一线运动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输送人数几乎占到上海市一线队伍的90%。年以来,由学校培养输送的王仪涵、朱琳获得了世界冠军,特别是王仪涵获得了7个世界大赛的冠军。近几年来,刘海超进入国家一队,林芳灵、戴恩溢、蒋振邦、张旌懿、商亦辰、杨睿雯6位运动进入国家青年队,在世界青年锦标赛和其它重要赛事中展露头角,取得很多冠军,成绩可喜可贺。本文是学校对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羽毛球队高级教练程演的专访。

记者:程指导,您是优秀运动员出身,请谈谈您的运动经历。

程演:优秀运动员谈不上,打乒乓球、羽毛球如果没有得过世界冠军是谈不上优秀运动员的,只能说,我是从事了这个职业。记者:您太谦虚了,那请聊聊您的执教经历吧,您哪一年进市体校做教练的?程演:95年我从德国回来,就在上海做二线的羽毛球教练。当时训练是在武术馆,就是现在的上海棋院。97年体育局重新布局,把二线重点放到了市体校这边,于是我们整个队伍就过来了。所以,我在市体校执教是从97年开始的。记者:你们羽毛球队的输送率非常高,前几年有一个统计,上海市一线羽毛球队的运动员有90%是我们学校输送的,是否如此?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单冠军朱琳程演:对,90%以上。上海羽毛球训练比较特殊,虽说两线队伍有三四个编制,但是体育局直属的就只有我们和体育宫两家。训练上,只有我们市体校能做到三集中,学校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训练和比赛的环境,使我们的训练相对更正规、更系统。现在我们很多曾经的队员都已经是一线的教练了,还有很多退役运动员在二线、三线做教练。因此,我们的羽毛球项目依靠自身的努力,发展得比较好,形成良性循环。

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陆启成

记者:王仪涵是您的学生,她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属于比较乖巧的,还是有点叛逆的那种?在她的成长中,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她们故事吗?程演:她是一个非常努力的运动员。王仪涵身上就是两个字:坚持。在成功之前会有很多艰难和挫折;如果她不是那么努力,不是那么坚持不放弃的话,就没有今天的她。她训练特别认真,比方说,我们今天练十组一百个双摇,她绝对不会给你跳99个。在训练完成量上完全不用去盯她。我们给她的指导主要是技术、战术以及心理上的调整。这种队员,就是会你很省心。你不能说她是天分最高的,但是她是我们至今为止教过的最努力的一个。王仪涵她的脑袋里全是球,可能她就是为羽毛球而生的。她到国家队以后,有时候回来和我们碰面聊天的话题都是围绕球,羽毛球在她心中的份量太重太重。王仪涵能够走到现在还真是很不容易的。中间她碰到很多挫折。同批队员去上海队试训,就她给刷下来了。不是说她技术不行,是因为她的身体不行。当时也不知道究竟是哪里的毛病,她打着打着突然就没劲了,去医院查过也查不出所以然。后来就我又辗转托人带她去查,说是有一个青春期的甲状腺的指标,它可能就会导致人没有什么精神,但食欲很旺盛。记得曾经带她出去打一个全国比赛,她跟我睡一个房间,中午吃完饭,刚走到门口,她说:我又饿了,我再进去吃一碗。”我当时不了解情况,觉得她胃口好还觉得挺高兴,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病。一般发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都会选择放弃,不能再让她练下去了。但是她很坚持,家长也很坚持。就一边在我们学校慢慢养,一边还是坚持训练,后来指标就慢慢恢复了。然后我就跟他妈妈一起去的上海队,找他们当时的总教练,我们说:“这样,我们跟你签一个协议。如果王仪涵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从事羽毛球项目了,我们自己回来,我们不要你们负责任,我们不怨任何人。”我们又说:“同期队员都进去了,我们这个项目是要对手的对吧?你跟小队员打你也进步不了,肯定是和水平同等的人竞争,队伍才能提高。”于是王王仪涵就进去了。也巧了,进去没多久,大概三四个月,正好有个全国比赛,她参加了,拿了一个女单冠军。当时国家二队的教练就看中她,把她直接调进国家队。这么一个机会就让她给闯出来了,她进国家队的时候,她在上海队还不是正式队员编制,她只是试训性质的。再后来有一个一年一次的中国大师赛,她不是正式编制队员,没有报上名,然后一个征兵队员受伤了不能参加,于是教练就推荐她去,一去她就打了个冠军,把当时最好的张宁、谢杏芳都打掉了,她拿了个冠军,确立了自己在国家队的地位。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王仪涵的经历正巧验证了这句话。她平时努力不放弃,基础打得好,机会来了,才能抓得住。获得过七次世界重大赛事冠军的王仪涵记者:当时这个协议是学校跟教练签的吗?还是您自己决定的?程演:当时我就没跟学校说,我就自己带着家长就去签了。其实也是有点后怕的,但是没办法,我想不出办法,就是去求人家主教练,你就收了我们,万一有事情我们就自己负责,不要你们负责,是这样子的关系,你知道吗?记者:那这边教练组知不知道?程演:我是教研组长,我们讨论好了我就去了,那时胆子也特别大,也没什么组织观念,反正就一心想着我这个孩子不要放弃。也不是说一定要把这孩子培养成世界冠军,就觉得这么好的队员太可惜了。她自己那么拼,又那么喜欢羽毛球,而且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想把她送上去。记者:当时主要是有人着急这个事情,你想这个办法赶紧去解决了。程演:对,当时这个走正常程序肯定走不通,因为你体检报告在那里,不合格,你进不去。记者:您这样做个人是要担很大风险的。程演:那时候年轻胆子大,放在现在可能会有点犹豫吧,或者最起码要去和学校沟通。跳起为蒋彬彬、防守为唐平阳,她们作为主力队员摘得年亚洲青年锦标赛团体冠军合作摘得年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军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团体冠军何流记者:你其实也做过她妈妈的工作?程演:对,肯定要家长同意,家长不同意,我们不敢签。记者:她可能最艰难的时候都是咱们教研组在身边。程演:对,我们那时候就开玩笑,我说我们教研组因为我们年龄结构关系,史指导就像爸爸,我就像妈妈,然后底下几个就是孩子。这批孩子确实到现在跟我们都是很亲的,平时经常联络。时常会来看看我们。记者:是的,我听很多人说市体校就像家一样。程演:对,王仪涵的成绩不是靠我个人,真是靠我们这个团队。因为我们是对抗性的项目,我们年轻运动员都是教练亲自陪的。她出现问题,我们教研组每星期都开教研组会议,进行针对性地研究和指导。我们这个团队真的是一个很团结的,努力向上的队伍。记者:还有我觉得这种关心关怀可能对运动员来说让是他们成长的一个基础。程演:因为我们学校是三集中模式,运动员十岁就要来住宿了,其实他们跟我们相处的时间要比家长相处的时间还长。他们成长的一个过程,就是从10岁到15岁这个年龄阶段,基本就是跟我们相处,一起生活,全国比赛带出去。平时都是我们在陪伴,只有周六他们才回去,所以很多家长碰到问题就觉得跟他们沟通不了,还是要找我们教练来沟通。比如青春期有逆反,或者怎么样,都是我们教练做的工作,其实我们有的时候真就是要像半个家长一样的在关心他们。尤其我们后期有几个年轻的教练确实不容易,我们有很多外地过来的孩子,那么周末上海的队员都回去了,他们只能待在学校,他们很小,看着他们怪心疼的,我们的教练就会把他们带回去,像自己孩子一样,你带几个他带几个,周末就去他们家过。逢年过节还想着他们,经常会车子开过来带他们出去吃个饭。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我们想给他们一份温暖,让他们觉得在上海还是有家的。记者:这个讲得太好了。我还想问您一下,羽毛球教研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程演:说起我们羽毛球的教研组我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我的师兄,史伟光。他已经过世了。他是对我们整个教研组乃至上海业余羽毛球训练基础这一块有着很大贡献的一个老教练。很可惜,他现在不在了。现在我们新生代教练,有几个都是我们原来的学生,有的是从体工队退役以后,就直接到我们这做教练,有的就到体院进修了过来的。现在我们队伍一共有五个教练,四个都是很年轻的男孩子。我们的秘诀就是团结,我们看起来是分组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分过家。就是我们每个组看来训练是分开的,但是碰到具体问题,大家就会一起想办法。尤其是史导在的时候需要改动作了,或者需要什么问题,年轻教练觉得没有方法去针对性地进行纠正的时候,我们会坐下来一起探讨。而且有的时候会男女队交叉练,比如大的陪小的,男的陪女的练。我们真的是一个很团结的一个队伍,所以聚在一起的力量就很大。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团体冠军年苏格兰公开赛男单冠军刘海超

年亚洲青年锦标赛团体冠军赵健(右)

记者:对于我们这所老学校来讲,羽毛球项目还算是一个新兴的项目,但发展很快,涌现了2位世界冠军,还有好多苗子在国内和国际青年比赛中冒出来,形势喜人。请谈谈最近几年冒出来的苗子。程演:我们现在有七名队员分别在国二队、国青队、国少队。最大的是97年的刘海超,他现在已经成绩相当不错了。他主要是男单,在他的年龄层次里面,他应该是拔尖的前三名的水平,年,他拿了一个苏格兰公开赛男单冠军,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了。然后就是商亦辰和戴恩溢,他们的双打组合在全国比赛,也就是青年赛中基本就是冠亚军的水平,年,他们夺得了羽毛球世界青年锦标赛的团体冠军和男双冠军。有个女孩叫林芳玲,是01年的,单打双打都不错的,现在也是属于这个年龄比较拔尖的,年,获得了意大利青年公开赛的混双冠军和女双第二。我们还有蒋振邦也是双打的,获得了年德国羽毛球青年公开赛的混双冠军。另外,我们还有两个单打的,一个是陈嘉俊,一个是张景怡,他们都有潜力;上海的男孩子体型都是比较单薄的,个子都很高了,如果他们以后能在体能这一块练出来的话,这两位选手应该也是很不错的。年世界青年锦标赛混合团体冠军商亦辰(左)记者:请谈谈您现在的工作。程演:我还没有退休,我要做到60岁。但是我现在的工作重心已经不是在带队伍出去比赛了。现在都是小杨,杨毅伟在带。我已经有接班人了。现在学校给我的任务有两个,一是专家督导,二是羽毛球运动的推广。记者:您更喜欢哪一种工作状态呢?程演:你说工作状态的话,这可能也是跟年龄有关系,如果是年轻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带队伍,带队出去比赛对我来讲更适合我,因为有竞争意识在里面,我喜欢。现在退居二线,那也是精力问题,稍微给自己放松一下,不要精神压力太大。记者:我最后一个问题,作为这么多优秀运动员的教练、教研组组长,您给以后的这些小朋友们说一些祝福的或者是期望的话。程演:现在的小孩子,第一他们是要热爱这个项目,心中一定要有目标,他们才能打得好,才能走得远,就希望他们开开心心,每天开心学习,认真训练,争取向王仪涵大姐姐一样,有人能站在国际比赛的领奖台上,这是我最希望的。羽毛球队正在训练

特别提示

校庆征文征稿邮箱:zyf

sina.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程演访谈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