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致辞——卧薪尝胆苦练内功为决战东京打下扎实基础
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周进强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举重项目在年里约奥运会之后经受了巨大考验和冲击:国际上,奥运会参赛人数和级别大幅削减,资格赛办法被迫大幅度调整,运动员体重级别全面更新,这对我们原有的备战理念和备战体系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在国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举重运动员在一年内无缘任何国际比赛,也与雅加达亚运会这个最重要的中考失之交臂。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反兴奋剂工作,如何把反兴奋剂工作落在实处,杜绝弊端,挽回影响,成为摆在全体举重人面前的头等大事!可以说,内忧、外患和重压考验着每一个举重人。
在国家体育总局*组的坚强领导下,举摔柔中心和国家举重队卧薪尝胆,苦练内功,查找问题,强大自身,重塑形象,使队伍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了低谷:我们坚决落实总书记的批示精神,把反兴奋剂作为项目发展的“*治红线”和生命线,在总局领导特别是仲文局长的直接组织指挥下,采取一切可能想到的极端措施,全面进行了反兴奋剂治理;我们向严格管理要战斗力,从训练、生活、思想作风到比赛和选拔,制定了一系列严谨而又公开透明的规章制度,既保证了队伍的公平竞争,又培养了队伍勇猛顽强、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我们向科学训练要生产力,根据奥运资格赛大幅增加的情况,坚决改革训练和参赛理念,使队伍迅速适应了小周期、快节奏的备战要求;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禁赛期间边训练边把过去几届奥运会比赛失误的案例找出来,逐个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容易发生失误的环节及其原因,做好各种应对和准备;我们着力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奥运会的认知能力,专门组织全队会讲解奥运会与世锦赛等单项比赛的本质区别,使大家充分认识奥运会的残酷性、偶然性和巨大压力带来的结果不确定性,全面提升运动员的抗压能力和精神境界;我们要求全队遵循竞技体育的规律,强调科学参赛,要求要以高成功率来确保取得好成绩。每场比赛每个队员必须保证4把以上成功,也把这种要求体现在队员津贴和奖惩制度上,使科学备战落到实处。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全国举重界开展反兴奋剂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年我国举重运动员共接受了国内外兴奋剂检测机构赛内、赛外检查多次,无一例阳性。我国也已连续4年未出现国际阳性。与此同时,国家举重队连续在世锦赛等国际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国际举联总干事公开称,在国际举重加大反兴奋剂力度的情况下,只有中国举重成绩不降反升,一枝独秀,说明中国运动员的成绩是真实可信的。两年多的备战,我们坚持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我们经常提醒国家举重队的每一个人,只有平时做到举轻若重,奥运会时才能做到举重若轻。两年多的备战收获体会甚多,感触最为深刻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奥运备战首先是思想和精神的备战。奥运赛场既是竞技能力的比拼,更是思想和意志的较量。无数事实证明,为谁而战将极大决定一支队伍和一个运动员的信心、决心乃至运动成绩,也是衡量一个运动员关键时刻能否豁得出、顶得住的试金石。针对国家举重队的特殊情况,我们在备战中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使命感、责任感教育放在首位,通过上*课、红色教育、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活动等方式,牢固树立队员为国而战、为国争光的信念。我们多次进行全队征文,特别是大赛前,几乎每一个队员都会写下自己的请战书。从士气低迷到信心爆棚、从徘徊彷徨到信念坚定,两年之中,国家举重队实现了华丽的蜕变,为了备战东京,他们表现出的求战欲望、求胜欲望以及为之而奋斗的行动时刻感动着我们。二是体能训练态度坚决,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多年来,很多人认为举重是力量项目,力量本身就是体能,所以国家举重队不需要练体能。但本周期我们通过引导和强制两种方式,同步加强基础力量和专项力量,高度重视平衡、核心、协调等力量训练、心肺功能训练以及康复训练,使全队专项水平全面发挥,伤病得到有效控制,教练员已经一刻也离不开体能训练。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奥运冠军吕小军已经35岁,今年世锦赛前他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用于体能和康复训练,赛前专项训练中只挺起过一次公斤。但正是由于有充足的体能作保证,他在今年世锦赛上以公斤打破挺举世界记录并获得总成绩冠军。国家举重队现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体能训练我们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们一定是最坚决的。三是团队建设发挥突出作用。我们在备战中一直秉承“个人项目,团队作战”的理念,把每一个金牌点纳入全方位的保障之中,目前国家队男队3个组、女队3个组,每个组2--3名重点队员,基本上做到每个组1个外籍高水平体能训练师、1个外籍高水平康复师、2个按摩师的标准配置,再加上医疗、科研、营养、数据分析等,全队真正体会到了团队的威力。
四是科技助力有实质性进展。国家举重队目前从训练到恢复再到医疗、饮食、营养、体重控制、训练状态监控、心理疏导等,几乎都使用了当前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漂浮舱、加压冷疗、加压训练、大数据分析、微压氧舱等科技设备全面发挥作用,成为备战顺利推进的有力武器和强大依靠。10天前,国际举重联合会在北京举办训练研讨班,我们专门把这个班的研讨安排在举重训练馆,国际举联领导、专家和各国教练参观了国家举重队训练以及体能、康复设施之后,赞叹不已,很多人认为终于找到了中国举重强大的密码。这从另一个方面进一步树立了中国举重科学训练的国际形象。
距东京奥运会举重比赛还有天,举重项目的备战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队伍对奥运会比赛残酷性、激烈程度以及各种偶然因素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离万无一失参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优异成绩给教练员、运动员带来的高期望值及其压力需要有效化解;主要对手水平可能会大幅提升,因此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队伍自身在体能上、技术上、稳定性上、伤病防治和参赛心理状态调整上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我们也面临着比之前任何一届奥运会都要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所有这些,都促使我们在今年的冬训和来年的夏训中,秉承“六个东京”的要求,立足于提升实力和解决问题,同时坚决做好选拔工作,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和竞技实力走上东京赛场,我们不但将全力争取竞技的金牌,也有信心争取风格的金牌,道德的金牌,干净的金牌。上世纪50年代,我们的祖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时,中国举重人站了出来,第一个打破了世界纪录,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国向前发展的力量。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中国举重人再一次以奥运会4块金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向上崛起的力量。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们将进入又一个历史的交汇期,中国举重人也会再一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请大家为举重加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