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体育学院简称“山体”,是山东省唯一的体育高等学府。位于我国华东地区山东省,建有济南校本部和日照两个校区,地址分别为济南市历城区世纪大道号、日照市东港区东营路号。
学校初创于年,师资及学生主体来源于济南体育学校、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今山东师范大学)。后因国家经济困难被迫停办,但在改革开放后不久即恢复办学,并逐步合并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山东省体育科研中心。并在山东省的支持下启用日照校区及济南新校区。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多人,其中本科生人、硕士研究生人、中专生多人。设有16个本科招生专业,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6大学科门类;有12个教学机构,包括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中国举重学院3所“国字号”学院和1所附属中学(山东省体育实验中学)。
其中,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是全国唯一省部共建的以足球、篮球为特色的应用型国家级专项运动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休闲体育等7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还是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体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体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康复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领域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
此外,在山东省的扶持下,学校被确立为山东省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为提前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同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专业,有水上运动装备工程、体育教育训练学。
科研方面,学校建有运动健康与健身科技重点实验室、体育健身器材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运动与健身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运动与健身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运动监控大数据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体育实验教学中心等20多个科研教学实验室。
学校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建有“一带一路”国家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螳螂拳)、山东省老年人运动与健康研究中心、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齐鲁体育文化研究中心)、齐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发展中心、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暨训练总营、等40多个体育科技服务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5万多名体育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包括安家杰、巩晓彬、尹延勤等国际知名教练员以及张梦雪、李晓霞、奚爱华、周璐璐、张成龙、孙一文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在近五届奥运会上,有17名学子和校友在体操、举重、田径等10个大项上获得13枚奥运金牌、22枚奥运奖牌。
在年天津全运会上,山体学子和校友共获得37金21银16铜;在年雅加达亚运会上,有50名学子和校友参赛获得11金8银5铜;在第二届全国青运会上,名运动员参赛夺得26金27银27铜;在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上,卢嫔嫔夺3金破3次世界纪录。在年女排世界杯上,校友安家杰、王梦洁夺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此外,我校学生近三年还在其他全国以上各类赛事获得奖牌千余枚。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与英国拉夫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因此,山东等地的体育类考生一定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