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首页 » 种类 » 锻炼 » 掌握学习财商新技能,让你从新手到高手的完
TUhjnbcbe - 2025/4/30 17:53: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s://m.39.net/disease/a_5786050.html

读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的朋友应该记得,书里有一段,讲的是武当派宗师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剑法的故事。当时强敌环伺,张三丰身受重伤无法出手,只能临时把太极剑法传给张无忌。教了一圈下来,张三丰问:“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张无忌说:“看清楚了。”张三丰问:“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说:“已经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让张无忌再想想。过了一会儿,张无忌说:“已忘记了一大半。”又过了一会儿,张无忌抬起头说:“现在我可全忘了,忘得干干净净了。”张三丰说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这就请八臂神剑指教罢!”结果,手持木剑的张无忌,把挥着倚天剑的“八臂神剑”方东白打得丢盔卸甲,胳膊还被砍掉了一只,变成了“独臂神剑”。

很多人读到这个桥段,难免觉得有些离奇——毕竟,武侠小说是虚构的,在真实世界里,真的有人这么学习武功吗?其实,这事儿还真的有科学依据: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一位叫诺埃尔·伯奇的学者,就提出了人类学习新技能的四阶段模型。他把我们从接触一项新技能,到最终熟练掌握的过程划分成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意思是说,当你刚开始接触一项新技能的时候,你既不了解、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所以叫“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个阶段,叫做“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在说,当你开始学习这项技能,慢慢入门的时候,你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于是拼命学习,所以叫“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阶段叫做“知道自己知道”。在这个阶段,你通过持续的学习和训练,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项技能,但你仍然需要把这项技能的规定动作牢牢记在心里,否则就可能发挥失常。

最后一个阶段,叫做“不知道自己知道”。这个阶段是说,你通过长期的训练,已经把技能嵌入到自己的肌肉记忆里,完全不需要刻意做任何事情,而是把技能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和自己融为了一体。

此刻,你再回头看张无忌学习太极剑法的过程,正好是经历了这四个阶段:从一开始上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到开始跟张三丰学习基本招式,到后来学会所有的招式,再把招式全部忘掉,把自己和太极剑法融为一体,最终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

你可能会问:不是都说修炼成高手需要一万个小时吗?凭什么张无忌可以速成呢?这可能是因为,在金庸先生的笔下,张无忌在学习太极剑法之前,已经练成了九阳神功,已经是武林高手了,再加上天赋很高,所以他学习太极剑法的过程,是在16倍速的快进当中完成的。这就好比,让一个普通人学习举重,他得从零开始慢慢练基本功;但如果让一个健身教练去学习举重,他可能半天时间就学会了。

很多人都希望像张无忌那样,快速学习新技能。比如,学做PPT、学演讲、学人际沟通。但大多数人在接触一项新技能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筹莫展的迷茫感,尤其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技能。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更好更快地学习各种新技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书的名字叫做《从新手到高手的六步法》。

书的作者叫S·J·斯科特,他是《华尔街日报》的畅销书作家,也是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领域的专家。在写作方面,斯科特非常的高产,至今已经出版了30多本书,被翻译成12种语言在全世界传播。这本《从新手到高手的六步法》是他在年出版的书,他在书中提出了人类学习新技能的六步进阶法,告诉你怎样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新手,迅速变成掌握某项技能的高手。

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我们应该如何在六步之内,从新手成长为高手。

知识点1: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首先,六步法的第一步,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学习不就是学习么?什么叫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其实,这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在作怪,因为我们在学校里已经习惯了读书、上课、做作业、考试,所以默认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唯一方式。

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你想想,在吃饭的时候,有人喜欢吃麻辣的,有人喜欢清淡的,有人喜欢吃肉,有人喜欢吃素,人们因为自身条件和DNA的不同,口味也各不相同。

同样的,每个人对于学习方式的偏好也不一样,有人可能擅长理解文字,有人喜欢听声音,有人对视频更有感觉,还有人倾向于直接上手实践。

比方说,你可能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习某样东西的时候,读文字觉得很费劲儿,但是只要看视频,你就马上秒懂了。这背后其实有一套科学理论:年的时候,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一个“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衡量人类智慧和才能的角度不止一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专属的优点和缺点。

比如,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高考数学成绩只有15分,显然他不擅长数理方面的研究,但你能说他不优秀吗?他高考的外语和中文成绩是全优,最后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俗话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我们不能把擅长篮球运动的迈克尔·乔丹,拿来跟擅长数理逻辑的华罗庚相比,也不能拿擅长音乐的莫扎特和擅长语言的莎士比亚相比。我们应该做的,是搞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以及怎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

在书里,作者就总结了七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分别是:社交型、独立型、视觉型、听觉型、语言型、物理型,还有逻辑型。举例来说,如果你经常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新的东西,那你就更适合社交型的学习;如果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学习效率更高,那你就属于独立型;如果你看视频和图片学习的效率更高,你就属于视觉型;如果你听音频讲解的效率更高,你就属于听觉型,以此类推。而且,在这七种学习方式里,并不存在所谓“最正确的”学习方式。这就好比,“豆腐脑究竟是甜还是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欢吃哪一种。所以,找到你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算迈出了学习新技能的第一步。

知识点2:找出一个你最想学习的技能

这六步法里的第二步,是找出一个你最想学习的技能。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一个”。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这个关键词呢?这是因为,很多人的兴趣非常广泛,而且新鲜事物也层出不穷,我们很容易就挑花了眼:今天觉得我该学习跆拳道,明天又觉得空手道好像更有意思,后天又发现巴西柔术似乎更厉害,结果绕了一圈下来,什么都没学会。所以,越是如此,越是要记住: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关于这件事,其实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当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曾经被人同时问起:自己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二人分别在自己手心写下了一个单词,最后打开一看,发现是同一个词:focus,也就是“专注”。连大师都尚且不能一心多用,我们就更不要对自己做出错误的评估了。但如果你实在觉得选择太多无从选起,这本书里给你提供了5个问题,让你能更好地做出选择,它们分别是:

1.你学习新技能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健康吗?

2.哪些技能对你的职业发展更重要?

3.你是否希望培养一个全新的习惯?

4.你有兴趣兼职做别的生意吗?

5.你是否希望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

举例来说,如果你在学习PPT和泰拳之间犹豫不决,你就可以用这5个问题来更好地理清思路。如果你发现,自己年轻力壮,正处于职业的上升期,学习PPT能够帮自己在职场上更好地提升,那么此刻,PPT可能就是更好的选择;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职场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财务也比较宽裕,但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练习泰拳可能就是更明智的选择。

知识点3: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

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技能之后,接下来是六步法里的第三步:培养学习习惯。这一步的作用,是为了防止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半途而废。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给自己定目标,并且信誓旦旦要做好,可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却寥寥无几。为了避免虎头蛇尾,把学习培养成自己的固定习惯,就变得很重要。“

股神”巴菲特曾经在华盛顿大学做过一个分享,谈到年轻人应该怎样提升自己,他的建议很简单,就是:找一个你最崇拜或者最想成为的人,写下来你为什么崇拜他,以及他身上有哪些你欣赏的特质,然后开始学习模仿他,把这些特质变成你自己的习惯。

巴菲特说:只要你现在就开始行动,每天坚持这些习惯,20年之后,你就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巴菲特自己就受益于很多良好的习惯,比如读书——无论平时再忙,他每天都会花5-6个小时读书和学习,这个习惯他从年轻时候一直坚持到现在,自己也从中受益无穷。

不过,对于学习新技能而言,找到高质量的知识来源也很关键。这就好比,学习打篮球,谁也不希望找一个业余球员学习,如果可能,我们都希望拜迈克尔·乔丹为师。根据书中介绍,获取优质的知识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找被广泛认可的高评分书籍。比如你要学习价值投资,那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菲利普·费舍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就应该是你的必读书,这两位投资大师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师,这两本书也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

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找到相关的书籍,可以去网上搜索,或者请相关领域的朋友推荐。第二,是收听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节目,其中原理也是差不多的。第三,是请教专家,他们的经验和指导能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

知识点4:以行动为导向做笔记

当你培养了学习习惯,接下来是六步法里的第四步:以行动为导向做笔记。可能有人会说:我直接学不就好了吗,干嘛非要做笔记呢?真麻烦!你可千万别小看了做笔记,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学到了东西,但只要不记下来,可能没过多久就忘了。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不是用来存储信息,而是用来处理信息的。换句话说,大脑是CPU,而不是存储器。

人类的记忆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前两种记忆都非常短暂,而最后一种长时记忆,需要你运用特定的方法去对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才能实现长时记忆。所以,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大脑有限的存储空间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背后是有扎实的科学依据的。

具体做笔记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书中作者推荐了“康奈尔笔记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便于查找信息。康奈尔笔记法会将你记录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线索区、笔记区,和总结区,这样分类能让你的内容更有条理和逻辑。最后,你可以把所有的笔记内容,浓缩成一张纸大小的提纲,相当于整理一个精华目录,方便你更好地理解整个框架,这跟“把书读薄”是一个道理。

知识点5:创建一个基于技能的项目

做完笔记,接下来是六步法的第五步:创建一个基于该技能的项目。建立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上手实践,因为,有的技能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学会,这种技能叫操作型技能,比如开车、跑步、演奏乐器;但有的技能就需要理论和实战相结合才能掌握,这种技能叫知识型技能,比如投资、销售、领导力。如果你学习的技能属于知识型技能,光靠自己埋头苦练,是不太可能完全掌握的。

这种时候,你就需要创造一个实际的项目,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具体在实践项目的时候,也有几个注意事项,比如:要给项目设置明确的截止期限,面对复杂项目的时候,要把大任务分拆成小任务,并且设置可以量化的目标。

知识点6:刻意练习

做完项目之后,是六步法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刻意练习。很多人都听说过“刻意练习”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在埃里克森看来,想成为某项技能的专家,关键在于了解这项技能是由哪些更基础的子技能构成的,然后再把这项技能拆分成若干个子技能,按顺序逐一练习掌握。

以篮球里的运球为例,这项技能可以被拆分成一系列的子技能,比如左手运球、右手运球、双手身前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行进间运球、高速跑动运球,等等。再比如,跆拳道里的后旋踢,可以被拆分成转身、起跳、抬腿、摆腿、落地等若干个子技能。按子技能组成的先后顺序逐一练习掌握,你才可能成为高手。

但把技能进行拆分,并不是刻意练习最难的部分。最难的其实还是逐个击破子技能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把一个原本陌生的动作,经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练习,变成一个不需要思考、可以下意识做到的动作。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过程非常枯燥,而且充满了挫败感。

这也是为什么,能成为高手和大师的都是少数。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畅销书《异类》中就写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掌握了六步法里的前五步,能给你的学习提供正确的方法,但不要以为有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偷懒了。该吃的苦,该下的功夫,一样也不能少。对于任何想成为高手的人来说,长年累月的坚持和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任何“天才”都不例外。

好,到这里,这本书就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在《从新手到高手的六步法》里,我们介绍了从新手成长为高手的六个步骤,分别是:第一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第二步,确定一个自己最想学习的技能;第三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坚持下来;第四步,通过做笔记来巩固学习成果;第五步,创建一个基于该技能的项目,上手进行实践;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刻意练习。通过分拆目标,以及长年累月的坚持和积累,从菜鸟慢慢修炼成为大师。

最后,我给你留了一道问答题:你在学习新技能的时候,有什么独特的学习方法吗?欢迎把你的答案写在留言区,跟大家一起探讨。

1
查看完整版本: 掌握学习财商新技能,让你从新手到高手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