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热乎饭
年底,疫情形势严峻,陕西省西安市不得不摁下了“暂停键”。为加强社区的防控,市公安局机关抽调了部分民警支援基层。民警们都住在市局机关大院,早上不到七点就要出门,肯定赶不上食堂正常的早餐。令大家惊喜的是,早上五点半,食堂增加了一次早餐。热乎乎的早餐有豆浆、牛奶和稀饭,有馒头、花卷和鸡蛋。最少一次只有不到20个人用餐,这提前开饭的早餐照样啥都有。
疫情期间加强食堂物资储备
为准备这次早餐,食堂大师傅们可是凌晨四点多就开始工作了。疫情开始后,机关民警不能在外面吃饭,食堂压力本来就大。但想到下沉民警赶到社区后,天寒地冻,没有条件吃上热乎饭,张小宇还是决定,炊事班合理排班,要想方设法,加开这一餐早点。
42岁时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
46岁的张小宇是西安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的行政科长。机关的食堂、保洁、办公用品和会务,以及大型活动的餐饮保障,都归她负责。每天,杂事儿一大堆。光是机关食堂的一日三餐,就够劳神的了。平时,机关食堂就餐的人,有多人。在食堂,体现“从优待警”,不是提高点餐标、多上点大鱼大肉就能解决。人多嘴杂,众口难调。怎么让大家吃得满意呢?
如何调众口
年里,上、下半年,张小宇搞了两次问卷调查,看看大家都喜欢些什么菜品。有些人提出,想吃火锅。可是,食堂里怎么能上火锅呢?张小宇就让上麻辣烩菜,满足一些人的重口味;有人提出,能不能每天都有小米粥?张小宇又让食堂增加小米粥的频率,但小米粥会变成“小米南瓜粥”、“小米红豆粥”。因为也有人提出,稀饭老是大米、小米和玉米“老三样”,早就喝烦了,希望增加点粥的品种。
通过“消费扶贫”平台,食堂可以采购到天南海北的食材。过去,云南变蛋都会做成“尖椒变蛋”。现在,张小宇让厨师试着做皮蛋瘦肉粥。皮蛋瘦肉粥做起来,并不是把大米、皮蛋和瘦肉煮在一起就行了。皮蛋块儿不能大,而瘦肉得先用葱姜腌制并微炒一下,才能和粥煮一起。而且,如果不加江米,粥煮出来,就是清汤寡水的。这工作量,就相当于一道主食,外加一道炒菜。怎么让厨师愿意做、而且想尽量把它煮得地道呢?这就体现在厨房的管理上了。
给员工宿舍解决取暖问题
细化工资单
算上张小宇,行政科一共五名民警,外加50名临时工。食堂里,大厨、小工加服务员,一共29人。过去,临时工的工资没有细化,干多干少差别不大。年,张小宇担任行政科长之后,就把临时工的工资标准进行了细化。基本工资之外,还有很多名目,而且有奖有罚。干得多了,一定会拿得更多。哪怕你考到了一个厨师证,工资都会发生变化。如此一来,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就有了。
配合上级检查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台账
换位思考后
食堂里就餐,常有人排队打饭出来,发现别人盘子里的菜好像更好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市局机关餐厅是老建筑,只有平方米、79张餐桌、个座位,只能因地制宜。除了小菜、水果自助,张小宇还将单窗口售饭改成跨窗口就餐。您若打了炒菜米饭出来,又想尝两口饺子,现在,只需要跟掌勺的大师傅言语一声,就妥了。
除了提供蔬菜豆腐汤、粟米羹等热汤,食堂里还添置了自动冷饮、热饮机。民警们就餐,还可以喝到饮料。
骨碟也讲究
在就餐环境改善方面,张小宇也体现出女性特有的细心来。
餐厅小桌上,过去摆过骨碟。可是,由于骨碟偏大,太占地方,遭到大家的嫌弃;保洁员也嫌清洁骨碟麻烦,比较排斥。可是,下一位就餐的人看到前一位胡乱吐在桌上的骨头、肥肉,感觉总不大好。张小宇自己在网上搜寻适合餐厅摆放的骨碟,有“春夏秋冬”系列;有题有“好好吃饭”等字样系列,还有“青花瓷”系列,轮番推出。
除此之外,小桌上还押放了餐巾纸和牙签盒。早上发现,很多人在用牙咬牛奶袋子,张小宇赶快让人买来剪刀,挂在餐台旁边;有人不爱用一次性的小勺子喝豆腐脑,餐厅就摆上了一盘不锈钢勺。可是头一周,总有人会把不锈钢勺拿走,气得服务员跟张小宇吐槽。“咱们不评论别人的素质,只用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他们把勺子拿走,也许是办公室里冲速溶饮品需要。如果把它作为一项暖警举措,一切就释然了。”果然,再往后,不锈钢勺子就很少丢了。
疫情期间采购来加班食品
有天早上,有个小伙子一个人要四只鸡蛋,大师傅不理解,就只给他两个。小伙子恼了,将两只鸡蛋扔回窗口,转身离去。转天,小伙子的领导领着他来食堂,专门跟张小宇和那天的大师傅赔礼道歉。原来,小伙子在练健身,早上拿鸡蛋当饭吃呢。他的领导也是从别人那儿听说这事儿,狠狠地批评了小伙子。
说话声不高
张小宇是干财务出身,人长得娇小清秀。当初,她被提拔到行政科当副科长,是因为食堂也有账目要管。可是,让她当科长,领导也犯过嘀咕。行政科里,工勤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领导这支队伍,说话又细声细气的张小宇,能不能“震得住”?
其实,张小宇管人管事儿,不凭声高嗓大,而是凭她的“话疗”。跟女服务员,她聊孩子;跟厨师,她聊菜怎么做好吃;跟保洁员,她聊的是标准。比如,垃圾袋装了七成满,就得更换。疫情期间,张小宇连续37天没有回家。烦不烦?她也烦。儿子在上高三,晚上忙完,和儿子视频一会儿,就是她的解压方式。但是,她得充当别人的“解压阀”。工勤人员工作劳累,又不能走出机关大院一步,她只能更多地和他们“话疗”:“咱们在这儿虽然累,但有事情做、有钱挣,这不比封在家里好多了?”
练成女汉子
张小宇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上大学时,心理学老师就给她下过结论,说她就是个适合相夫教子的小女人。对这一论断,张小宇自己也深信不疑。大学毕业,张小宇在西安市人民警察学校当出纳时,认识了现在的老公陈晓勇。老陈比小宇大六岁,体院毕业后在警校教警体。老陈拿过省上的举重冠军,上体院时,又学了拳击。自从找了孔武的老陈,张小宇更是找到了小鸟依人的感觉。后来,结婚、生子,张小宇一直在努力成为一名贤妻良母。财务是一项和数字打交道的工作,人际交往很简单。后来调到市局,张小宇还是干出纳、会计。直到来了行政科,特别是当了行政科的科长之后,小女人张小宇才不得不把自己磨砺成一名“女汉子”。
安保执勤岗位上与丈夫老陈短暂相会
行政科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大型活动的餐饮保障。年,赶上“十四运”,这事儿张小宇就忙活了一百天。最多的一天,她要为人次提供盒饭。盒饭送什么、送到时会不会凉、会不会遗漏哪一拨儿人,都是她要操的心。
大型活动的盒饭,要联系配餐公司来解决。考察配餐公司时,张小宇不仅要看报价、看菜单,还要带人看进厂房,对整个生产流程、卫生状况都要心中有数。从公司老总、财务经理、生产经理,甚至送餐的司机,都会进行沟通。
考察配餐公司
敲定配餐公司,是要签合同的。人家是按合同上的人数,准备盒饭。一般来说,订单需要提前24小时提供给人家,便于人家备料。但是,十四运安保又存在很多变数。比如临时增加了演练,或者临时改变了方案。起初,行政科只保障安保联合指挥部和市局机关执勤的民警,可是到后来,一些联勤力量的餐饮也要市公安局来保障,这种计划外的餐饮保障,都是火急火燎的。张小宇和她的团队漂亮地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活儿,就让领导和同事对她超棒的协调能力有了共识。
有帮小兄弟
开幕式当天,六个在主会场执勤的分局的食物和水都是由张小宇带着七、八个民警,肩扛手提搬进去的。
这里,有必要说说张小宇科里的三位九零后小伙子。一个副科长,两个民警,都是名牌大学毕业,都是独生子。原先,在家里基本上都不怎么干家务。可是,到了行政科,转眼间都变成了“劳动模范”,啥活儿都得干。他们都视张小宇为老大姐,肩扛手提之类的重活儿,都不让张小宇动手。
年轻人,脑子快,尤其对新鲜事儿,那可比张小宇懂得多。比如,食堂添置自动冷热饮机,张小宇提个想法,他们马上就去落实。在外面小店吃个饭,都会跟老板打听人家的自动饮料机的情况。货比三家,最后市局机关食堂选用了中粮集团的机子。人家的可口可乐,口感和易拉罐一模一样。
机关食堂新近又添置了饮料和小食品智能柜
自制纪念牌
大型活动送餐保障
还是说十四运安保保障。即使面临这样打仗一样的“兵荒马乱”,张小宇对所有的细节也绝不马虎。她会考虑:民警在户外站上一天,体力消耗很大。他们最想吃什么呢?当然热量必须高些。为此,她让人去回民坊上订了大量的托托馍,酱牛肉都切好,抽真空,独立包装。另外,还有可以夹馍的老干妈牛肉酱等。当然,水果、牛奶和酸奶,也都有。把冷餐都装里面,每人发个塑料袋?考虑到民警用餐时的形象问题,张小宇还让人特别订制了一种漂亮的纸袋,专门用来装冷餐。
十四运安保结束,治安局大活处危爆科李勇科长自掏腰包,制作了一个精制的纪念牌,送给科里跟他一起奋战百余天的弟兄们。危爆科以外唯一收到这一礼物的人,就是张小宇。干他这工作,盒饭吃得最多。李勇认为,十四运期间,他吃到的盒饭口味最丰富,所以由衷地想表达一下感谢之情。
急寻六厨师
一晃,就到了年底。疫情严峻,西安防控升级,陕西省警官培训学校的食堂做饭的大师傅忙不过来,需火速抽调六名厨师,增援省警校食堂。张小宇接到这项任务时,下午六点整;第二天上午九点,厨师就得到省警校上岗。可是,这么短的时间里,上哪儿去连夜找出这些厨师呢?
大灶厨师和小灶厨师不是一回事儿。餐馆的厨师,都是小灶厨师,玩的是炒瓢;而机关食堂的大灶厨师,用的是大铲子。烹制的方式、调料的使用,都有明显不同。也就是说,张小宇就是找到几位餐馆厨师,也救不了省警校的急。
那么,市局机关食堂不是有现成的厨师团队吗?不过,前文已经交待了,疫情防控升级后,市局机关的民警、辅警都不能回家,也不能到外面饭馆就餐;为支援基层的民警,又加开了一餐早点。如此一来,食堂工作人员早就处于满负荷运转,完全不可能再抽出人来。
发放加班食品
眼下,除了防疫工作人员,西安市民都呆在家里。除了每天做核酸,楼都不能下。那么,这大晚上到哪儿去找这六名大灶厨师呢?
张小宇就想到了十四运期间为执勤民警提供保障的配餐公司。当时合作的企业,是个有餐饮保障、超市连锁、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多项业务的集团公司。老板王总转业军人出身,是个有情怀的人。因为十四运,张小宇和王总打过交道,双方都有了信任。听张小宇一说这事儿,王总马上就拍了胸脯:“我公司正好在为两家隔离酒店送餐,厨师是现成的。我马上打电话,支援你六个人。放心,我们还有居家隔离的员工,再抽一些符合防疫条件的人来公司补位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六名厨师准时来到省警校,而且一干就是一个月。这六个人,除了大厨,还包括中工和小工,正好是一个团队。
作者:西安市公安局新闻中心胡杰
给您有聚焦的视野
打动你的人群
原标题:《张小宇:治大灶如烹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