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奥运会赛场上会出现很多入籍他国,代表他国出战的运动员。
比如去年的东京奥运会,就出现了代表卢森堡出战东京奥运会的58岁乒乓球运动员倪夏莲。
像倪夏莲这样的运动员,很多都是因为在国内竞争太大,没办法拿到奥运会的入场券。
所以她们才想通过入籍外国来闯一闯奥运会赛场。
通过倪夏莲的访谈,不难看出她虽然代表卢森堡,但在内心深处,仍然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国,是中国让她练就了一手优秀的乒乓球技术。
只要他们心向中国,不忘本,不忘根,这些运动员一样值得我们尊敬。
可是有这么一个中国女运动员,她接受了哈萨克斯坦的归化,加入哈萨克国籍。
她在赛场上假装自己听不懂中国话,声称自己心在哈萨克斯坦。
她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在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中训练才获得的,跟中国毫无关系。她就是举重运动员姚丽。
曾经深受中国教育,如今却翻脸不认人,一心向哈国,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什么会说出那番令人齿冷的话?
姚丽,年出生于辽宁阜新的一个小村庄中。姚丽家境贫困,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
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踏踏实实种地,虽然收入不多,但足够一家人吃喝。
姚丽从小就帮父母干农活,练就了一身好力气。
她在上学时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让父母对她很失望。
父母认为她不是学习的料,应该尽快去读个技校,练一门手艺赚钱养活自己。
可就在这时,姚丽的体育老师和一个体校教练登门拜访,希望姚丽能去体校专门练习举重。
原来姚丽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由于力气过大引起了体育老师的注意,体育老师想培养姚丽去参加举重比赛。
于是在课下她经常给姚丽“开小灶”,指导她怎样正确练习举重。
没想到,姚丽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居然在几次比赛中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几次精彩的比赛,也让一个体校教练注意到了她。
为了姚丽的未来,体育老师带着教练专门拜访姚家,劝说姚丽的父亲同意她从事举重运动。
姚丽的父母一开始无法理解,他们认为女孩子去举重简直是荒谬。
后来经过体校教练的多番解释,他们才明白女儿去当运动员,未来也会有保证。他们这才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姚丽去了体校开始接受正规专业的举重训练,教练对待姚丽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
在训练中教练对姚丽严格要求,下课后教练还花自己的钱给姚丽买补品补身体。
教练对姚丽关怀备至,姚丽自然是投桃报李。
她多次在省市运动会的举重项目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回报了教练的用心。
随着姚丽的成绩越来越扎眼,省队的教练朱明武也注意到了这个优秀的运动员,认为她是可造之材。
看着姚丽能再度往上升,进入省队,她的父母和教练自然是倍感欣慰,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毕竟进了省队,会接受更加正规专业的训练,除此之外,她还能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怎么看都很划算。
姚丽听了朱明武教练的话,对参加奥运会有了浓厚的兴趣,谁不想站在奥运会赛场上为国争光啊。
她带着一腔热情进入省队后,却发现省队里人才济济,她在辽宁省队里显得不突出,别人不怎么重视她。
可是朱明武教练始终不愿意放弃这个好苗子。
后来,朱明武教练又把她带到湖南省队,在那里,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在省队那几年,姚丽参加了不少比赛,也获得了不少奖牌。
本来她以为自己未来的路会是加入国家队,参加奥运会拿奖牌。
可一件事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降临到她的头上,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年,中国发起一项“人才交流计划”,旨在同周边友好国家开展运动交流与训练。
当时湖南省队提出让姚丽去出国交流,姚丽在年离开中国,前往哈萨克斯坦与哈国运动员展开技术交流。
姚丽优秀的技术令哈国心服口服,在哈萨克斯坦体育局的大力栽培下,姚丽的水平也在突飞猛进。
在年到年,姚丽参加了多项大型体育赛事,成绩均保持稳定。
此时哈萨克斯坦体育局产生一个想法,他们私底下找到姚丽,希望姚丽能入籍哈萨克斯坦,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奥运会。
姚丽的内心也在产生动摇,毕竟国内举重界从不缺举重人才,像她这样的运动员估计很快就会被新秀所取代。
这时,姚丽的父亲因病住院,需要一大笔医疗费。
看着哈萨克斯坦承诺的每个月七千块钱的工资,姚丽终于下定了决心。
在她参加完北京奥运会后,姚丽宣布她放弃了中国国籍,入籍哈萨克斯坦,她的名字也改成“迈娅·马内扎”
姚丽这个行为当时令很多人疑惑不解,姚丽的父母也因为女儿更换了国籍十分痛心。
虽然姚丽再三解释自己是为了筹钱治病,但姚丽的父母始终过不去心中这个坎儿。
事后姚丽曾邀请父母去哈萨克斯坦居住,但父母拒绝了她的好意。
入籍哈萨克斯坦后,姚丽全力以赴,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了多项体育赛事,获得了不少冠军。
在一次国内举办的运动会上,姚丽夺得了金牌,当她下了赛场接受采访时,她用的是东北话回答记者的提问。
但由始至终,她都在提自己代表卡萨克斯坦,自己现在已经是哈萨克斯坦人。
年,姚丽代表哈萨克斯坦征战伦敦奥运会。
那一年,她27岁,当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姑娘稳稳举起公斤的杠铃时,举国沸腾。
这个27岁的姑娘打破了世界纪录!虽然她已经不再是中国国籍,但很多人仍然发自内心地祝福她。
可是事情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当姚丽戴着金牌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却装作听不懂中国话。
记者多次用中文采访,她均装作听不懂,后来记者用英语跟她交流,她这才用英语接受了采访。
她用英语说:“我不会说中国话,我来自哈萨克斯坦,我叫“迈娅·马内扎。”
接下来她的一番话更令人大跌眼镜。
“虽然我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但在我心里,哈萨克斯坦才是我的祖国,我的家。”
“我一直在哈萨克斯坦训练,感谢哈萨克斯坦对我的栽培。”姚丽的采访一经媒体转播,迅速引发一场网络风波。
运动员更换国籍代表别国出战是一个正常现象,但为什么更换了国籍就“翻脸不认人”,不承认自己曾经是中国人了?
当时网上有很多人骂姚丽,姚丽的父母看了奥运会转播。
他们很开心女儿能在奥运会夺得金牌。
但在听到女儿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时,他们伤心不已,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明明是中国人,换了国籍却好像换了一个人。
她不承认自己曾经的中国人身份,也否认了那些年教练们对她的栽培之情。
何止是姚丽的父母难过?教过姚丽的几个教练心里的不是滋味。
这件事随着时间的飞逝,渐渐地,很多人都忘了。
可是在年里约奥运会举办期间,国际奥运会发布了一个公告。
公告里说姚丽因注射违禁品,成绩作废,取消了她在年的金牌。
这个消息一出来,引发一阵沸腾。
很多人表示:姚丽既不承认自己曾经是中国人,又在奥运赛场上违反规则,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如今姚丽已经在哈萨克斯坦结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哈萨克斯坦媳妇。
她曾经的事就像过眼云烟一样,已经无人在意了。
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出现了新的举重冠军。
她就是21岁的李雯雯。当她以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时,举国沸腾了。
这就是中国力量,越来越多的举重能手涌现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
再回头看姚丽,她现在已经没了消息。
在赛场上奋力拼搏,追求好成绩固然很重要,但运动员也要报有一颗爱国之心,愿奥运健儿们都能不忘初心,挺起中国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