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申遗豪掷百亿是否太奢侈
■ 观察家我们有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世界遗产项目这样大把花钱,有没有更加节俭的方式申遗、保护文物? 丝绸之路 申遗将迎来验收,然而,公众所不知情的则是,陕西 丝绸之路 申遗背后的巨额花费。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汉长安城保护特区管委会官员曾公开表示,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陕西 丝绸之路 申遗的项目之一)除了拆迁、平坟之外,还需要进行树木移植、汉代道路恢复、景区参观设施建设等,整个未央宫遗址申遗项目需要125亿元。该报预测,陕西 丝绸之路 申遗所需资金可能高达数百亿元。近年来,中国一些地方申遗不惜血本,贷款申遗、 砸锅卖铁 申遗等 怪现象 层出不穷。据报道,2010年 中国丹霞 6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其中崀山 申遗 共投入4.5亿元左右,银行贷款1.55亿元,而赤水投入的2亿元基本都是银行贷款。与陕西 丝绸之路 申遗的大手笔相比, 中国丹霞 的贷款申遗,可谓小打小闹。据报道,未央宫遗址申遗启动资金12亿元,其中未央区自筹资金1亿元,西安市财*借款5亿元,银行贷款2亿元,引进社会资金4亿元。后续资金如何解决?2013年3月22日,未央区*府和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特区和西安银行、长安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约,获得122亿元的授信。然而,2012年未央区的财*收入只有25亿元,125亿元的花费显然大大超出其财*支付能力。地方*府为申遗豪掷百亿,甚至数百亿,如此申遗对国人来说是否太过奢侈了?2007年,有人曾经提议花费300亿元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结果遭到舆论一致反对,最终这一项目不了了之。公众之所以反对中华文化标志城,正是因为诸多民生问题仍未解决之时,耗费数百亿资金用于一个文化项目,是太过奢侈的 精神追求 。同样的道理, 丝绸之路 不是不可以申遗,其历史与文化价值也应该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之列,但是,我们有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世界遗产项目这样大把花钱,有没有更加节俭的方式申遗、保护文物?现在,地方*府 砸锅卖铁 申遗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从西安未央区的做法来看,申遗已经裹挟进了旅游概念、土地开发概念,申遗成了一盘越来越复杂的棋局。因而,其令人担心的不仅仅是过度商业开发影响文物保护,还有这样一种趋势 地方把申遗当作一个框,装进城建扩张等等与申遗无关的内容,用申遗逃避监管,从而加大地方债务失控的风险。好在,到目前为止,未央区的125亿还没有全部花出去。陕西方面有必要将未央宫遗址申遗项目的规划,以及 丝绸之路 其他申遗项目的花费等,公之于众,让大家看看,其到底为申遗花多少钱,又有多少合理性。□龙树(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