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首页 » 种类 » 锻炼 » 不只是为金牌喝彩东京奥运这些感人瞬间值
TUhjnbcbe - 2025/2/11 18:01:00

当00后的小姑娘杨倩用最后一枪逆转乾坤,站在领奖台上挂着金牌对着镜头比心的时候,电视机前的我们,会心一笑,热情开始被点燃,而我们的心,也随着中国军团一起,逐渐地走进了这个火热的奥林匹克之夏。

00后李倩为中国代表团射落首金

01

每一届奥运会,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先去寻找那些熟悉的身影。

比如铿锵玫瑰。

纵然玫瑰不再绚烂如昨,但王霜依然在场上为队伍倾尽了所有。

个人上演了大四喜,也没能带领队伍寻回昔日荣光,王霜在中国女足小组出局之后,面色黯然,无奈地说着“尽力了吧”的时候……

比如中国女排。

队长朱婷的受伤打乱了全队的步调,纵然朱婷打着封闭,固定着夹板上阵,接球时都难掩痛楚的时候……

郎平指导泪别队员,并在发布会上哽咽道歉的时候……

女排队员向郎平致谢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她们选择了痛楚?

也许,当郭晶晶站在赛场边,看着从小视自己为偶像的施廷懋和王涵走上领奖台,奏响国歌,并拿出手机为她们记录下这荣耀一刻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

伟大的精神,总会找到它的传承。

但这并不足以说明我们为之疯狂和为之热爱的理由。

02

女子蹦床冠军朱雪莹,几度因为训练过于辛苦而想到要退役放弃。

但每次她不想练的时候,教练总是对她说:“你不是技术不行,只是心理不成熟。好好练,总有一天,你会是冠军。”

虽然不敢奢望冠军,但朱雪莹还是咬着牙继续训练了,因为——“有人懂我,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我不行。”

当伊藤美诚与水谷隼为日本拿下乒乓混双金牌之后,所有中国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惊呼中国乒乓是不是不行了。

但21岁的孙颖莎,两次轻松战胜伊藤美诚,用这样的方式,昭告着中国乒乓的未来。

孙颖莎两次战胜伊藤美城

还有陈梦,在夺得女单冠军之后,一向低调的她,也忍不住对着全世界发出了宣告:“我觉得,我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举重名将谌利军,家中因至亲患病而陷入贫困,就连在体校里练习举重,都要靠教练周转接济。

里约奥运会,本该是他一举成名的时刻,却又无奈地遭遇双腿抽筋,含泪而归。

在东京,在举重馆里,在抓举落后、挺举两次失败的绝对不利局面下,谌利军没有妥协、没有认命,直接要了自己极限的公斤,一举翻盘!

14岁的天才跳水少女全红婵,以不可思议的水花消失术,三次从裁判手里拿走了满分,最终收获冠军。

可同样自幼家贫的她,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获得奖金之后,为妈妈治病,开个小卖部,然后……能去游乐园玩一玩。

当谌利军举起公斤的那一刻,当全红婵跃入水中的瞬间,人类超越极限的美,让他们的命运闪耀出无比璀璨的光芒,曾经的苦难与仿徨,最终成为了通往未来的踏脚石。

前途多险阻,唯有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打开通往成功的道路。

03

中国女剑客孙一文,在加赛里翩若惊鸿的绝杀一剑,给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谁又知道,在赛后,孙一文反复阅读着手机里父亲发来的短信“祝孩子圆了自己的梦,很棒!”,眼泪潸然难止。

孙一文的身上,挂着的不仅是金牌,还有着对父亲的沉重思念。

孙一文思念爸爸,但她说有自己的使命

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的父亲,一边是沉甸甸的责任,孙一文痛苦不已:“我很怕回去之后来不及见到父亲,但我有我的使命。”

她默默地打开手机,思考了很久,最终回复的只有简单的四个字:“谢谢爸爸。”

责任,两个字,重逾千钧。

中国女篮主教练许利民,带着自己断裂的跟腱,与女篮将士一同出征东京,为了不耽搁指挥比赛,平日里保守治疗、穿着保护靴、坐着轮椅的他,比赛时一定站得比谁都挺直。

与澳大利亚的第一节比赛结束后,许利民在场边拖着一条伤腿,朝着女篮姑娘热血激昂地说:“这个台阶,咱们必须跨过去!”

在许利民的感召下,女篮将士三军用命。

王思雨开场3分钟就和对方撞了,“头都开了,但我真没觉得疼,反倒是让我觉得这是在暗示我,该我站出来了。”

最终,中国女篮打出血性一战,76:74险胜强敌。

都说中国乒乓军团天下无敌,可又有几人知道,无敌的背后,代价是什么?

男单半决赛里,马龙拖着旧伤复发的膝盖,拼尽全力进退奥恰洛夫,对着天空怒吼“他赢不我”,保证了这枚金牌安稳落入中国队手中。

决赛里,他打着封闭出场,用一场史诗级的胜利,不仅收获了金牌和史无前例的双圈全满贯殊荣,更是让后辈樊振东亲身领会到了“队长”两个字的分量。

还有羽毛球的32岁老将谌龙,带着被血泡糊得不成样子的脚底板,一次次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获得胜利,最终摘下银牌。

32岁谌龙坚持到了决赛

还有32岁的苏炳添,创造了堪称神迹的9秒83,继刘翔之后再次告诉全世界,谁说我们中国人不能进奥运会前八?

胜利,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肩头的责任。

04

身边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吕小军成为了中国举重队里唯一的一个奥运会“三朝元老”,但他的内心,却始终对里约丢失的那枚金牌不能释怀。

37岁的高龄,誓死一搏的勇气,不老名将最终笑傲赛场:“16年失去的那枚金牌我给拿回来了!”

37岁的吕小军是中国举重队唯一参加三届奥运会的队员

比起吕小军,巩立姣的奋斗与坚持更为长久——从北京奥运会开始,她就追逐着自己的金牌梦想,可始终就只差那么一步。

终于,这一次巩立姣在东京圆梦成功。

赛后,她泪流满面,激动地说道:“我练习铅球练了21年。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肖若腾,在上场比赛之前,默默地吞下了四片止疼药,他看了看身边的队友孙炜,发现孙炜一直紧握着自己的手腕,眉头微蹙,嘴角轻咧。

比赛开始,两人相视一笑,一同走入了男子体操全能的比赛现场。

但最后,肖若腾遗憾摘银,在颁奖台上难以自控地偷偷看了眼金牌。

孙炜屈居第四,比赛结束之后一个人坐在地上疼的埋头坐地,为了手腕的伤,也为了心中的痛。

女子体操团体赛决赛里,芦玉菲从高低杠上重摔落地,爬起来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还能再翻吗?”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坚持?

江苏姑娘张雨霏,在米蝶泳项目里创造了预赛和半决赛的最好成绩,却在决赛里以0.05秒错失了金牌。我们本以为,看到的将会是不甘与失落,但并没有——姑娘带着明媚而自信的笑容,给自己打了9分:“我很满意自己的发挥,这场比赛也给我上了一课。”

三天后,充满自信的张雨霏破茧成蝶,不仅在米蝶泳上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金牌,更是与队友一起拿下了4X米自由泳接力金牌。

张雨霏收获两金

赛后,张雨霏没有离开赛场,一直等待在池边,等待着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的到来。

当看到这位战胜了白血病重回赛场的日本天才游泳少女之后,张雨霏抱着她,轻声地在她耳边说道:“明年亚运见。”

不为胜负、看淡输赢,真正的奥林匹克,只为战胜和超越自己!

05

但还不够,还有更重要的。

侯志慧在拿到金牌之后的新闻发布会里,大声喊出了“河南加油”。

中国三人男篮绝杀波兰后,队员亮出球鞋签名,上面写的也是,“河南加油”。

体操女子平衡木冠军管晨辰,她膝盖胶布上写着的,是“中国加油”。

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当义勇军进行曲响彻运动场的上空;当我们的体育健儿们,身披红旗,手指胸前。

那最为朴素而又最为炽热的情感,最终喷涌而出,化作一道道纽带,勾连住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中国人。

那是胜利的喜悦,那是自豪的赞歌。

作者/来源:篮球小白的进阶之路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只是为金牌喝彩东京奥运这些感人瞬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