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聚气不积气,炁落涌泉,升阳气——老师留言
01方法有效,需要丹田有宝。练出真气,才为有效
太极拳要做到练养结合,然而很多人都认为大道至简,把这个简认作简单,也不去穷理,只是坚持了盘练,如此而已。如果养气得法,则会有疗病的效果。如果在盘练的时光中,身体没有受益,不能得到改善,说明方法上还是存在问题。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所以很多人把“不语”作为养气的方法,不语可以用来保气,然而此法“真灵日厌,终无所归”。还有把入清出浊作为养气法的,此法只是换气,终不能住。方法有效,需要丹田有宝。练出真气,才为有效。#太极拳#
气入多出少,是祛病之法,但是不能把此当成胎息。上咽下搐,可以作为聚气之法,不能误把此当成还丹。大道不繁,须逢至人,授之口诀。练法不对,终将浪费宝贵的时间。阳气初生,养气之茂。阳气弱时,养之不散。
02处乎寂寞之境,自有希夷之趣
养气不易,伤之反而容易。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如何伤气,一正一反,可以知道养气的珍贵之处。才华不具,强思欲得,伤及精气神。力弱强举重物,伤害精气。悲哀憔悴,伤及心神。喜乐过度,七情六欲过分,都会伤及精气神。
执念某事或某物甚深,过则伤。比如酒逢知己千杯少,相谈甚欢,却伤害肝身。看喜欢的影视剧,深夜不眠,熬夜伤身。饱食即卧,伤害脾胃。水火不济,积伤日久,容易诱发早夭。有鉴于此,古人一直强调淡泊无欲的好处。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处乎寂寞之境,自有希夷之趣。练拳宜找安静,空气清新,草木繁茂场所。污秽之场所不适合练功练拳。真气未壮者,朝不空腹。学会养气,得保形之道。
03养浩然之气,行则徐而稳,立则定而恭,坐要端正,讲话低而温和
养气,采气,炼气,先后次第而行。没有养气,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养气不可能只在练功的那个时间专门练一下即可,而要在平时时时留意。养浩然之气,行则徐而稳,立则定而恭,坐要端正,讲话低而温和。
种种努力,为的是常保身在太和之气中。摇扇有风,人在气中,犹如鱼在水中,气可养人,水能养鱼。养气需从调息入手,那么什么是息呢?鼻中呼吸有声的,称为风;虽然鼻中无声,然而滞涩的,称为喘;无声又无滞涩,但有迹象的,为气。
上述三种都不是息,息是不出不入之义。那么如何调息呢?调息当如春沼鱼百虫蛰。春沼之鱼,其动极微;百虫之蛰,其蛰无朕。这里的朕是何意呢?朕有预兆、迹象的意思。春沼鱼,百虫蛰,非常形象。学长再练功需要调息时可联系起来。
04学长之息,绵密幽微,体呼吸得以打开,呼时百骸万窍气随以出,吸时百骸万窍气随以入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学长之息,绵密幽微,体呼吸得以打开,呼时百骸万窍气随以出,吸时百骸万窍气随以入。保持住,存而不废,真气可以丛生。魂以精为根,魄以目为户,精销魂损,目动魄微。
先天元炁走动可以打通身心瘀堵,在此期间会有排毒的各种反应,也有排病反应。元炁增加,可以排除内心的积郁,身心同调,延年益寿。练功需要明师指导,一步步精进。气虚则痒,气实则痛,疾病之生,皆由于此。
春食朝霞,秋食瀹汉。人之气,吹之则凉,呵之则温,吹呵之间,可调温凉。学练太极拳,最忌嗔,嗔心起,则气不柔顺,静定不可得。练拳伊始,需得光风霁月,眉开眼笑,调得一团和气,而后开始练功。
05神行气相随,气行则败精,形因之而衰
言出神气散,意动功火寒。吃菜宜选时鲜,反季节蔬果令人气逆。这些都是养气需知的。站桩盘架子有两难,一是不知道这些养气要点,二是知道了不去坚持。恬淡以养神气,就是长生之道。意是气马,行止相随。
若要长生,神气相注。相注指神气不相离。神安体悦,方可延年。气犹水,神如月,月动皆因水摇,水澄可得月明。气定神慧,定慧等持,内丹可成。致虚极守静笃,虚即虚心,无则无身,虚心神自清,无身气自静。
养神气非一朝一夕之功,需长期坚持,动静一如,方能有所成就。神行气相随,气行则败精,形因之而衰。养神气,需要神凝气定,形随之泰,自然得以长生。想要太极功夫精进,就要积精聚气,开关展窍,筑基炼己。
水平有限,还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