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人说自己孩子小学数学成绩挺好的,到了初中就不行了。其实这是一个谬论,一般来说,如果你小学数学成绩“真的好”,初中数学是不会学不好的。
“小学数学成绩好”,到底什么程度才算是好呢?我认为至少要从下面三个维度去看,才比较全面。
(1)究竟是什么样的分数才表示“小学数学成绩好”呢?
很多人觉得小学数学到了五六年级能上“95分”,就是成绩好了。其实这个说法有歧义,到底是怎么得到“95分”的?这个过程很重要。
有些错误是粗心引起的,可能小学时候做题毛手毛脚,总是丢三落四的,并不是真的不会。等到他的心智发育成熟,也许随着学业的深入,会养成缜密的思考习惯。
而有的错误,却是因为遇到了不会做的题,这一类孩子大多会在初中数学中遇到困难。别看小学的时候,有题不会才扣三两分,但是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要为高分蒙蔽了双眼。
不会做,就说明在知识点掌握方面,已然出现了盲点,到了初中之后,不懂的只会越来越多。那即使能得95、96分,也不能算是“小学数学成绩好”。
在我看来,这个所谓的成绩要非常稳定,至少要达到不管大考小考都能上98分,才算是小学数学成绩“真的好”。
(2)用了多久完成一张卷子呢?
比如一份试卷规定的作答时间是60分钟,那你是多久做完的?做完了还有检查时间吗?相比之下,小学数学考试题量少、难度小,如果每次都是将将做完,没有检查时间或是检查得很仓促,就说明你的做题速度有点慢。要不就是阅读速度慢、要不就是计算能力弱。
如果是阅读速度慢,到了初中会在语文学习和英语阅读理解方面遇到困难,建议加大阅读量。如果是计算能力弱,就要加强练习,我说了很多次,计算能力一定要在小学毕业之前过关,一要保证对,二要保证快,三要会用不同方式去迅速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这些速查法视频里都有讲。
(3)小学数学学习是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并不是不提倡大家刻苦学习,只是你一定要考虑的是“可持续性发展”。小学数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如果你到了五六年级已经要靠大量刷题、夜夜苦读来保持高分,就说明你的学习方法应该升级了。就像看举重比赛一样,有的运动员轻而易举就能举起公斤的哑铃,而有的运动员虽然也能举起来,但是面红耳赤,面部表情很痛苦,就连骨骼肌肉也是扭曲的。
“可持续性发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小学数学只花费两成力气,到了初中变五成,高中需要八成力气你也给得起。如果你小学为了保持高分,就已经使出了全身的力气,那后面的学习越来越难,你的能量是有限的,该如何坚持下去呢?
在学习中,我们注重的是效率,而不是时间。一定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看看自己很多时候是不是无效练习,会不会及时总结反思,知识的记忆方法是不是有待改良?
如果以上三点你都做到了,那到了初中之后,你的数学能力就会非常有潜力。只要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维持高分绝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