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大地奏响丰收的欢歌,校园铺展如诗的画卷:跳动的奥运圣火,律动的彩色旗子,涌动的形色人群,欢呼声、呐喊声、锣鼓声,飘动的气球,又一次开启了外小的奥运盛典。
10月15日,以“增进国际理解?弘扬奥运精神”为主题的东阳市外国语小学第六届奥运会正式开幕。东阳市人民*府副市长龚杭娟等多位领导、人大*协代表以及全体师生、家长出席了开幕式。全校48个班级组成24个方阵,孩子们用童心和欢笑尽情演绎自己的理解,用创造和智慧尽情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副市长龚杭娟宣布东阳市外国语小学第六届奥运会开幕!
东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洪先生还为学校送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D导弹驱逐舰模型,这份礼物,寄托着领导对外小学子的殷切期盼——保卫海疆,振兴中华!
全科联动,边研究边发现
经历了前期的项目研究后,各班的走廊成了项目文化墙。除了组织本年级的交流互学之外,还进行了不同年级间交流学习。每一运动项目研究都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全科联动,不断深入。语文课研究运动历史,数学课计算道具尺寸,英语课积累运动项目单词,音乐课选择背景音乐……围绕同一主题,多个维度使得每一个学生都经历动手、动脑、实践的过程。孩子们的视野不断拓宽,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提高,创新意识也得到提升。
真正学一手,领会运动精髓
柔道运动比较陌生,二1班班主任吕欣老师接到任务马上向家长求助,家长们热情地推荐了在金华体校练习过柔道的教练周姗。吕老师自己先向周教练学习柔道的基本动作,一招一式地体验模仿,同时组织孩子们开展项目学习:了解柔道历史,播放柔道比赛视频,感悟其中的精神。
孩子们开始苦练基本功,华成炫小朋友意外跌倒流鼻血,自己处理完又马上归队训练。老师得知后让他休息一会,他却坚持在场说:“老师,我能行!”小朋友卢宣宇练习时不小心跌倒,人中擦破像长了胡子似的,他却笑着说:“这下好了,我真像日本人了,练柔道非常合适!”孩子们回家还不忘拍下视频,发给老师。据了解,全校有十几个方阵外请专业教练指导训练,只为让孩子们真正领会运动项目的精髓。
10/15
智造道具,创意无限
击剑是一项贵族运动,服装、头盔、剑都很贵。好在头盔可以沿用前一届奥运会留下的,可击剑呢?碍于真剑有安全隐患,有孩子就提议:“老师,我们自己做吧!”于是,孩子们带来了指挥棒、细竹杆、铁丝,一起动手尝试,可效果并不理想。三4班班主任韦丽君老师发现了钓鱼网兜的手柄不错!可护手盘最难了,先用硬纸板,后用易拉罐、锡纸,一一尝试发现都不够牢固。有个孩子说:“一次性的碗很像护手盘!”一语既出,马上尝试。但是碗太薄,很容易晃动。几经考量,终于选定了沙拉碗。融洞、穿手柄、打胶枪、喷漆……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一个个小屁孩都成了熟练工。
值得点赞的创意很多,瞧,孩子们自制浪花头饰,一块布剪出个口就是波浪服,两个脸盆一根水管就是举重的杠铃,鱼儿自己动手贴与画,隔离桩头上一戴秒变帽子……惊叹于老师们的精益求精,惊叹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外小就是诞生奇迹的地方。
在哲思中学会解决问题
准备过程时常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都成为了这项课程最优的资源。四6班演练中男女生就“谁在教室换演出服”发生了争议,班主任吴阳娟即兴引导孩子开展思辩。辩论中,孩子们融入“公平”“理解”的概念,明确所有的行动是为了“更好地展现班级的风采”,思辩后,孩子们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鲜活的课程,不是“瞎折腾”,而是让教育真正发生,让研究贴近生活。
爱的召唤,家校高度协同
为了开幕式上能给孩子们最真诚的鼓励,一1班的家长一下班就组团到学校看台排练,天有些黑,空旷的操场上回荡着他们响亮的口号,可爱的身影迸发着无穷的力量。外小奥运,家长团绝对是无与伦比。他们个个热情似火,从来都是主动请缨,全力支持:筹备啦啦队、定制队服、采购道具、制作横幅、讨论口号、精心彩排,有的还积极发挥特长,同台表演或给班级邀请专业的教练。家校高度协同,汇成爱的港湾。
外小奥运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研究的盛宴。东阳教科所所长沈兵情不自禁地感叹:“外小奥运会是小学STEAM课程的新样态!”的确,外小奥运就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孩子们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去认识、理解、学习,将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运精神,融入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研究与体验当中。精彩和快乐属于在场的每一个人,研究、理解、感动成了本次外小奥运最好的诠释。这样的课程有形式,更注重内容,让孩子的童年多了一份念想,这就是外小奥运正确的打开方式。
供稿:外国语小学审核:王忠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