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亦菲
最近,居家锻炼被很多常州人玩出了新花样:不能去健身房,有人随手拿起家中的小物件,自制“健身利器”;不能去公园散步,有人就围着客厅厨房“转圈圈”……什么也不能阻挡市民想要运动的步伐。
利用小玩具,带动儿子参与亲子运动
家住钟楼区的周雅琴在视频号上发出了丈夫和儿子亲子运动的视频。视频中,丈夫和儿子两人做着俯卧撑的姿势,两人中间摆上了儿子的玩具小汽车,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可以拿走中间的小汽车。另外一个视频是丈夫和儿子两人面对面头顶夹着一个足球,两人从客厅的这头一起运球到另外一头。
“家里场地有限,但也有锻炼的空间。父子互相监督,确保不懈怠。”周雅琴告诉记者,孩子居家期间,学校发出倡议,建议孩子利用家中现有器材,进行适当运动。这样既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为孩子们树立居家抗疫的榜样,让孩子们学着不出门、多锻炼、勤学习。她也是看了别人拍的居家亲子运动视频后,让儿子跟着一起学,全家每天都会通过跳绳、举重、压腿、餐桌乒乓球等方式健身。
利用油桶、米袋,制作了一周健身计划
周凯是我市一健身工作室创始人。3月26日,他所在的小区楼栋结束了封控,“家里虽然也有健身器材,但为了给会员录制网课,就用了家里有的东西。”停课不停训,考虑到自己的学员家中可能没有专业的健身器材,这次的居家网课,他就用油桶和米袋,给学员们制作了一周的健身计划:练肩、练手臂、练腿、练胸……面面俱到。
“虽然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毕竟是力量训练,还是要注意正确发力。”周凯提示,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尽量不要采用这些方法,如果想用,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很容易受伤。
在家围着厨房客厅散步,29圈才1公里
前段时间,市民没有办法去公园,有人就在家散起了步。
家住钟楼区新闸街道的沈女士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室内行走的轨迹图,密密麻麻的轨迹图,像一个蝴蝶结。
沈女士告诉记者,平时晚饭后,会和家人到家门口的慧园散步,虽然公园就在家门口,但疫情期间还是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1、2、3、4……”从客厅到厨房绕一圈是10步,走到楼梯口时绕回来一整圈,一般是34步,算下来一般要26圈到29圈才能走1公里。
有人散步还有人跑步,原定4月份在我市开赛的马拉松精英赛目前还没有延期的消息,马拉松爱好者可没有闲着,甚至在家中打卡“半马”。
张添是一位跑步爱好者,去年11月,常州突发疫情时,他家就被划为管控区,这次又“中招”。“为什么每次‘受伤’的都是我。”尽管张添嘴上抱怨,“不安分”的脚却没有停下来。和去年一样,这几天,他依旧在客厅来回折返跑步,仅一天就跑了10多公里。
“最近全国许多地方都在疫情防控,很多跑友都选择在群里打卡。”虽然各地马拉松比赛都按下“暂停键”,但不少跑友依旧坚持积攒体能,跑友们无法在室外备战,只能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互相督促大家居家备战,也有不少跑团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