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你迟早会知道,真正的“底层人”,就是父亲
有句话说得好:“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小时候,我们仰望着父亲,觉得他像座高山,伟岸挺拔,仿佛能支撑起整个世界。
但当我们渐渐长大,自己成为了父亲,才发现父亲其实活得并不轻松。他承担着家庭的责任,但却常常感到束手无策,面对各种困难,他总是忍耐着,默默承受。
现实告诉我们,不论父亲怎样努力,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能够让子女觉得“我的爸爸最棒”的父亲,实际上并不多。
为什么我们的父亲大多是普通百姓?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每一个原因都令人心生感慨。
父亲在社会的边缘,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我是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成长在湘南的一个偏远山区,日复一日地与山相伴。家距离县城有50多里路,离最近的集市也有三里远。
父亲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他和母亲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了一辈子。但每当开学季到来,父亲的额头总会布满忧愁,因为学费问题总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为了筹措学费,父亲不得不去石灰窑打工,无论天气晴朗还是恶劣,他总是一身泥土回家。白色的石灰粉末漫天飞舞,令人咳嗽难受。即便戴着厚厚的口罩,依旧无法完全遮挡。
除了打工,父亲还务农,种植了五亩地,经营着十多亩的茶油林。他从日出到日落,辛勤耕耘,但家中依然衣食不足。
为什么父亲的劳动无法改变家庭的命运?为什么家境仍未改善?
直到我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后,我才逐渐明白,父亲的劳动所得远远不及城市里的生意人。城市里,一天的劳动可能带来数百甚至上千的收入,而父亲一天的辛勤只能换来几十块钱。
为什么父亲不尝试到城市开店,或者做点其他的生意呢?因为他缺乏资金,也不懂得其中的门道。他害怕一旦失败,债台高筑,便再难翻身。
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二八定律”。
这个定律表明,社会上20%的人拥有着80%的财富,财富分配极度不均。
父亲,只是那80%中的一员。他们在工地上挑土,工厂里打螺丝,或者是农村里种地、放牛、盖房子……辛勤劳作一生,换来的却是微薄的报酬。
父亲一辈子忙碌,最大的贡献就是养育了孩子,赡养了长辈,并且还在老家修缮了房屋。
如今,父亲已年迈,但他并没有想过退休。他仍然努力工作,尽量不成为子女的负担。
父亲是家中的支柱,用尽心力扶持着我们。
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据他说,只读到了小学三年级。
然而,尽管如此,父亲却怀揣着一个伟大的梦想:让我们子女都能进城读书,上大学。
然而现实很残酷,我们几个兄妹并没有机会上大学,因为我们的成绩和家庭经济状况都无法让我们进入私立学校。
面对无法实现的读书计划,父亲又想出了新的办法。他送我哥哥去学习泥瓦工技术。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哥哥掌握了这门技术,从此家庭收入也有了所增加。
接着,父亲又决定送我的姐姐去学习理发技术。虽然姐姐学会了剪发,但最终没有开店,而是去了东莞打工,因为那里有几个同行邀约一起去。
至于我,父亲为我买了一辆农用车,我学会了开车。
然而,经营农用车一年多后,却亏了七八千。父亲默默无语,只是点燃了一根烟,似乎意识到了这条路走错了。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父亲是一个举重运动员,而我们兄妹则是他的负重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改善,也在县城买了房子。父亲为此感到非常欣慰,也一直全力支持我们。
在装修房子的时候,父亲拿着棉被住进了毛坯房,自己也要帮忙搬运沙子、涂抹石灰。
他说:“虽然我不懂装修,但打工我是会的。”
父亲的形象在我们兄妹眼中已经不再高大,我们的生活比他好多了。
父亲虽然文化水平有限,但他明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不愿意看到我们像他一样,生活在农村,受尽艰辛,过着勉强维持的日子。
尽管父亲本事不多,但他竭尽全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托起了我们的梦想和未来。
父亲习惯了安静,他的爱却默默地存在着。
或许你会质疑,身处底层的父亲为何不愤怒呢?
实际上,父亲心中是有怨言的,只是从不在家中表达,因为他是家庭的支柱,怎能自己率先垮下去呢?
那些整天抱怨的父亲,你或许会看不起他,觉得他太没用了。
而好的父亲,即使受到母亲的责备,也会保持沉默,甚至微笑。明明做了正确的事情,却被母亲误解,父亲也不会争辩,甚至会默默承认错误。
无论父亲如何深爱孩子,似乎都不擅长表达。
与母亲相比,父亲在家里就像一个隐形的存在,没有太多的存在感。因此,父亲的形象总是默默的;爱也是默默的。
实际上,父亲更多的是默默承受。他是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全家都依赖着他。如果他发泄怨言,谁来支撑全家呢?他心知肚明。
抱怨有什么用?大声说“我爱你”有什么用?与其如此,不如坚持默默地为家人奔波。
作家冰心曾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果然如此,当子女懂得父爱的时候,父爱就在心间澎湃,令人难以承受。
作家克雷洛夫曾言:“那些默默耕耘于底层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他们终身辛劳,默默付出,并不图声名与荣耀,只为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公众利益而默默劳动。”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就如同土地一般,滋养着全家人。孩子们则如同这片土地上的幼苗,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取决于土地的肥沃程度。
我们应该相信,父亲愿意成为最肥沃的土地,而不是一直贫瘠不堪。然而,父亲的能力是有限的,他竭尽全力,却无法达到所有人的期望。
切勿责怪身处底层的父亲,他或许在社会上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但在家庭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片天空。
父亲或许渴望成为高山,却最终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丘。对他的理解与体谅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