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古时期的诗歌,以劳动为主要题材,为中国 [复制链接]

1#

本文乃“指流难”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中,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而最早的诗歌题材就是劳动歌谣。《吴越春秋》曾记载:

越王谋欲复吴:范蠡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闭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陈音所说孝子之歌,就是在许多文学史著作里都谈到的《弹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歌断竹”或“断竹*歌”,“*”指的是*帝之世。它是否为*帝时代之歌,已难确考,但其源出甚古,则无可置疑。它咏唱了从砍伐竹子、制作弹弓到发射土丸、追击野兽的整个狩猎劳动过程,这正是原始人类为寻求生存所进行的最基本的劳动实践。

正如语言产生于劳动实践,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也同样是从劳动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原始社会中,劳动是繁重的。在遥远的原始时期,人类生存比较艰难;要生存,就得学会战胜自然,而集体劳作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伴随着劳动动作的节奏,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发出有节奏的呼声,这种情况即使现在的集体性劳动如拉纤、砸夯等中也还存在,这就是劳动呼声。在集体劳动中,这种呼声具有很强的实际作用。

一方面,在生理上适应并调剂着劳动者的呼吸,可以减轻劳动时的疲劳,使劳动过程能够坚持长久;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可以统一彼此的动作,使人们在集体劳动中能够互相配合,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劳动效果。这样看来,劳动呼声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同时也是劳动的部分,并在劳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这种现象,我国古人也曾作过一些观察,《淮南子·道应训》曾描述道:“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邪许”是劳动呼声,“劝力”便是这一呼声所起到的协调劳动动作、激发劳动热情的积极作用。对此,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且介亭杂文》)中也曾形象地说:我们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有了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上古时期发生的最早的文学创作活动,来源于人类的劳动需要。当然,仅是简单的“邪许”、“杭育杭育”的呼声,还不能算作真正的诗歌,它只是诗歌赖以产生的基础。当这种劳动中的呼声一旦与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相结合,或被一定的语言所代替的时候,语言便有了它的歌唱形式,呼声也有了它的具体内容。反映着劳动的内容,适应劳动的节奏,伴随着劳动的韵律,诗歌就是这样在人类最基本的劳动实践中产生出来。

当然,诗歌起源于劳动,却不以劳动为所表现的唯一内容。作为原始社会生活的反映,它表现的生活和情感具有丰富性和广泛性。比如在原始社会中,人类无法理解宇宙万物的种种现象,便幻想存在着天神、地祇、人*,并且通过祭祀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敬畏、祈求与愿望诗歌服务于这种仪式的需要,用诗的语言形式表现着初民的宗教思想,使祭祀活动的主题更加明确化。《祀记·郊特牲》中保留下来的《伊耆氏蜡辞》就是一首古老的祭歌: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伊耆氏代表着远古时代的某一部族。当时人们在每年十二月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叫“蜡祭”,用隆重的祭祀来报答那些降福人类、保佑生产的神祇,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

在祭祀仪式上便唱起这首《蜡辞》请求甚或命令风沙不要作恶,河水不要泛滥,昆虫不要成灾,野草丛木回到沼泽中去,不要生长在农田里。表现出原始人改变环境的强烈愿望和美好理想。原始先民还用歌谣这种形式表达各种情感,如《周易爻辞曾记录反映原始部落战争内容的短歌:

得敌,或鼓,或罢(疲),或泣,或歌。——《中孚六二》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离·九四》

前一首生动描述了战争胜利归来的种种情感有的人击鼓庆贺,有的人疲惫休息,有的人为阵亡亲友伤心哭泣,有的人为战争胜利引吭高歌。后一首以简洁急促的调子再现了一次遭受战争洗劫的凄惨景象:战争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房屋被焚毁,族人被屠杀,尸陈遍野。

这些诗歌二三字一拍,节奏短促而鲜明,用词古朴而生动,结构单纯而简括,呈现出原始歌谣的特有风貌。原始歌谣虽然很粗糙、单纯,但它那种直面生活的勇气、率真执著的情感和醇厚古朴的气韵,已经为中国诗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国诗歌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拓创造,营建起一座座文学的丰碑。

参考资料

《吴越春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