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跨性别举重争议升级,奥组委或改变规则 [复制链接]

1#
北京主治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10/8833326.html

新西兰变性运动员争议升级,奥组委决定改革,不以“睾酮论男女”

先来看喜讯,中国队举重选手李雯雯再添一金,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金牌,截止发稿中国举重队已收获7枚金牌。

抓举公斤、挺举公斤,总成绩公斤,打破奥运会历史纪录,以绝对优势胜出,名副其实的“女子大力士”

有网友可能会问,前几天哪个“性转”的新西兰举重运动员成绩如何?

日前新西兰举重运动员哈伯德引起观众热议,43岁的哈伯德曾参加男子举重比赛,年完成变性手术,今年被视为女子举重87公斤以上级的夺冠大热门。

据悉,这是奥运历史上第一个跨性别参赛的运动员。遗憾的是,劳德尔-哈伯德抓举三次都以失败告终,首轮就被淘汰出局。

第一次抓举公斤失败

第二、三次抓举公斤失败

而且哈伯德是13名决赛选手中,唯一一位一次试举也没有完成的选手

可以说是输得毫无颜面

赛后哈伯德接受媒体采访,表示:“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今晚的比赛感兴趣,这次比赛没有达到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

哈伯德还表示“我知道我参加这次比赛是有争议的,赛前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包括进驻奥运村后的许多不方便。

随即哈伯德还表示非常感激国际奥委会允许她(他)参赛

43岁的哈伯德是13名决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美国选手莎拉伊丽莎白33岁,剩下的参赛选手都20多岁,而中国的冠*小将李雯雯是位00后。

无论是经验还是“基础”,这场比赛对于其他选手来说都看似不公平,还好哈伯德被淘汰了,如果她(他)夺冠,这也就意味着东京奥运会为“跨性别争冠”提供了先例。

虽然哈伯德感激涕零,国际奥组委赛后还是表示,现行政策“过时”,不应该以睾酮的量来区分“男女”运动员

国际奥委会医学和科学部主任理查德巴吉特表示:变性女性也是女性,包容和支持“跨性别女性的存在,这也是一种体育精神存在的形式。同时巴吉特也敬佩哈伯德敢于参加比赛的勇气

国际奥委会公共事务负责人凯蒂·马斯卡尼则表示:

如果这是足球或篮球,或者其他具有大量接触的运动,情况就不同了。比如柔道或拳击等格斗运动,但是举重比赛至少没有身体上的危险。

显然这更多的是一个科学问题

在激素治疗期间,变性女性身体发生的变化随运动而改变,当变性女性接受激素治疗时,他们的血红蛋白水平将在四个月内从男性变为女性,但“变性人”不会失去所有的力量优势

其实奥组委也很纠结,因为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近百年来全世界一直致力于尊重女性、提高女性权利的推动,尤其是在西方,奥组委的许多发言也都是含糊其辞。

最后奥组委圆桌会议决定,将会在今年下半年继续讨论“跨性别运动员参赛”的问题,尊重运动员的选择,同时也尽可能地保持公平,不以绝对的“睾酮数值”而决定运动员的参赛资格

本文由艺兔体坛原创编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