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43.html见习记者陈锦
“咯咯咯——”天边刚刚亮起鱼白肚,公鸡打鸣声便在院子响起,一对夫妇早早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男的坐上老旧的三轮货车,仔细翻阅着手机里周边散工招工信息;女的则穿上雨靴,扛起锄头往农田走去。早起的他们虽然连连打着哈欠,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骑车的男人叫谭自力,他们一家生活在韶山市银田镇银田村,并培养出了一位举重世界冠*。多年来,在全国及国际赛场上,女儿谭玉娇获得的奖牌数不胜数。在今年结束的东京残奥会上,谭玉娇卫冕金牌。顺着女儿的冠*之路,这家人的故事被一路传颂。
脚骨受伤,女儿落下残疾
“连续两次获世界冠*,她真的很棒,这一路走来,女儿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回想起女儿夺冠的那一刻,父亲谭自力忍不住感叹。
谭自力以前也是一名运动员,但因为家境贫寒,他没能在体育这条路上走下去,回家当了农民,开始了面朝*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时不时也做一些周边的散工,以此来补贴家用。
虽然日子比较清贫,谭自力一家倒也过得其乐融融。女儿谭玉娇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仅成绩优异,在家也经常主动做家务,替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捏捏肩膀,一家人的生活温馨又甜蜜。
在谭玉娇7岁的时候,意外不幸来临。当时,她在教室打扫卫生,不慎摔了一跤,右脚瞬间疼痛万分。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右脚骨髓发炎,医院随即为谭玉娇安排了手术。
伤筋动骨一百天,术后的谭玉娇只能休学在家休养,谭自力则进入了“疯狂打工期”。村上的人经常看到,谭自力满身大汗地骑着三轮货车拉满货物,穿梭在零散的工地。早出晚归成了他的生活常态:“工作不分大小,哪里有活干我就去哪,我只想多挣点钱让女儿快点好起来。”
由于一家人忙于劳作赚钱,对需要静养的谭玉娇反倒疏于照看。她天生好动,经常扶着凳子到处走,没想到导致其右脚骨又发生断裂。彼时谭玉娇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右脚发育没跟上,比左脚要短一截。
等到谭自力反应过来时,女儿的脚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落下了残疾。谭自力对此十分自责。可懂事的谭玉娇并没有责怪父亲,“我一定不会比别人差。”
贴心当陪练,帮助女儿实现冠*梦
右脚残疾、家庭贫寒,谭玉娇从小就感受到了他人的异样眼光,她将这些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读书时常获三好学生。大家认为她体育运动不行,好强的她偏要每天坚持锻炼,在家举哑铃锻炼上肢力量,在学校一有时间就到操场跑步提高自己的体力、耐力。爷爷奶奶劝她,“一个女娃子没必要这么拼命”,可尝到运动甜头的谭玉娇,哪会轻易放弃。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身体壮实的谭玉娇被湘潭市体校的教练看中,并邀请她去体校进行举重专业训练。父亲谭自力却不愿意让女儿放弃学业从事体育运动:“举重运动员很苦,而且非常伤身体,我希望她能继续读书,以后上大学。”可年幼的谭玉娇深知父亲肩上的压力,她希望能通过举重来改变家人的生活条件。谭玉娇向父亲保证:自己会一边学习,一边训练,两边都不耽误。
禁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泡,谭自力尊重了她的选择。同年,12岁的谭玉娇在湖南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举重项目比赛中,获得女子48公斤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谭玉娇开始了自己艰辛又漫长的追梦之路。
为了让女儿更好地提升运动能力,谭自力“毛遂自荐”,当起了女儿的陪练,“就算是弥补她受伤时我没能照顾好她的遗憾吧。”没有训练场地,谭自力就专门腾出一间卧室给女儿训练;没钱购买训练器材,谭自力就自己动手制作,平时自己就在一旁帮助女儿记录训练数据。“除去吃饭睡觉的时间,她基本都是在练习。”多年来,即使平日再忙,谭自力也从未间断过给女儿陪练的“工作”。
“她特别能吃苦。”这是大家对谭玉娇的一致评价,谭自力在陪练过程中更是深有感触。看着女儿青筋暴起、咬牙坚持举起比自己重几倍的杠铃,谭自力心疼不已,“我有时让她少举一点,可她很坚定,说举起杠铃的那一刻,杠铃片就只能加不能减!”
艰苦的训练没有白费,年,谭玉娇摘下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女子举重52kg级银牌,并将自己获得的奖金大部分寄给了辛劳的父亲,只留下了少量生活费。
此后,谭玉娇的举重之路如同开了挂一样,她连续在国内外重大赛场上摘金夺银。年,谭玉娇加入国家队,先后获得伦敦残奥会银牌、里约残奥会金牌、东京残奥会金牌,多次刷新世界纪录。
不仅运动成绩突出,谭玉娇也完成了年幼时对父亲的承诺,顺利考上了大学。谭自力的家庭事迹,得到了四乡八邻的称颂,女儿谭玉娇更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国家的骄傲。不善言辞的谭自力却说,他只是尽了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让孩子选择自己的道路,发挥了自己的所长而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