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科普脑动脉瘤堪称ldquo不 [复制链接]

1#

脑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脑动脉瘤也叫颅内动脉瘤,不是肿瘤,而是一种脑血管疾病。由于某些先天性结构异常或后天性病理变化,致使局部动脉管壁薄弱,在血流不断地冲击下,在动脉压力的作用下局部向外异常扩张或膨出;继而在某些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剧烈运动、高血压)作用下,膨出的血管壁破裂出血。

具有以下特点:

1、高患病率,但起病隐匿

大部分动脉瘤都发生在颅内,我国的患病率约为8.61%,这就表明我国约有4千万颅内动脉瘤携带者。

2、高破裂率,且发病急剧

其病程仍难以预料,突如其来,一旦破裂,会立即感到剧烈头痛,顷刻间病如山倒,甚至于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导致病情加剧。

毫无预兆,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破裂,特别是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用力排便、举重物、上楼、性生活等诱因的刺激下,随时可能引起血压突然增高,进而引发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

3、高致死、致残率

由于脑动脉都位于蛛网膜下腔,周围没有脑组织的包裹,动脉瘤破裂后,血液可随着脑脊液扩散而形成特征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据统计,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大约为30~40%,更严重的是,出过血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大大增加,大约有40~60%的病人会在动脉瘤出血后的一个月内再次发生破裂,而第二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约为60~80%。

所以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脑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动脉瘤?

动脉瘤在任何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出现,其中以40~60岁的中年人居多。①家族中有“动脉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②既往有过“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③颅外其他部位发现有动脉瘤者;④长期高血压;⑤长期吸烟者;⑥偏头痛患者;⑦长期精神紧张、睡眠障碍患者。

脑动脉瘤有哪些症状?

1.压迫性症状由于脑动脉瘤相邻的脑或神经结构受压引起,根据部位和受累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瘤体较小,平时可以基本没有症状。最常见症状是眼运动神经受压所造成的眼肌麻痹(上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异常、瞳孔大小异常改变),也可以合并发生偏头痛!较大的动脉瘤因为占位效应,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表现。2.出血性症状动脉瘤破裂所致,对生命威胁最大!等到这个时候再来救,就只能看运气好不好了。脑动脉瘤最常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发症状是突发异常剧烈全头痛,病人常描述为“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头痛”;其次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全身症状和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前可以先出现压迫性症状,但也可以没有先兆而突然发生。

哪些患者需要“拆弹”?

针对无症状动脉瘤患者,存在远期出血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破裂则后果较严重。

是否进行干预性处理,需临床综合考虑。

对于非破裂性动脉瘤,如有颅神经麻痹等压迫症状则应限期手术,如无症状则可择期手术或保守观察,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建议积极手术:直径≥5毫米的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手术治疗预期风险和难度不大;直径5毫米的动脉瘤,应根据其形态、位置、数量和患者情况等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形态规则的无症状动脉瘤可以动态观察,随访手段包括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术等无创性检查;随访观察期间,动脉瘤有增大趋势的患者也应考虑干预治疗。

对于破裂性颅内动脉瘤,一旦确诊就应急诊处理,患者家属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并且要就近去设有卒中中医院就诊。

名医专家

◆妙手祛疼痛,温情还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程万强◆坚守“疫”线,扛起硬核担当---医院院感科主任王方◆坚守红色初心,践行医者使命--医院*支部工作侧记◆患者突发缺血性脑卒中,医院争分夺秒成功救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