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健身需依据运动处方
“
现代人都知道运动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往往选择感兴趣的运动,而非适合自己的运动,结果可能造成运动性伤害,出现反效果。每个人所适合的运动项目、方式及运动量都因人而异,所以建议在进行锻炼之前,最好先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身体需求和限制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以确保科学运动又健身。
年过40岁,或有心脏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家族病史者,在从事规律且持续运动计划前,应该先由医师评估其健康情形与体能水平,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除了对疾病与体能的考虑外,身体骨骼、关节与肌肉的状态,也是直接影响运动后疼痛和损伤发生的主因。
若任何部位出现疼痛、拉伤、扭伤、肌腱炎与肌肉僵硬或发炎等问题,都要经由专业运动医师检查后制定个人运动处方,才能避免运动伤害的加剧,另外,可以通过制定个体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来逐渐减缓疼痛、达到恢复关节和肌肉功能的效果。
”
二、什么是运动处方?
“
运动处方(ExercisePrescription)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制定运动处方需要进行健康检查、运动负荷测定、体能测定后,制定适合不同人、不同目的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应包括适宜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每次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由于个人情况千差万别,在实行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合适的地方,应在实践中及时检查和修正,以保证锻炼的效果。
”
三、哪些情况不宜进行健身锻炼?
“
要使运动处方有的放矢地制订和执行,运动前的健康检查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出现以下六种状况时,不宜进行健身运动:.
1、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者,应暂停体育锻炼,积极配合治疗,待疾病痊愈后,再进行体育锻炼。
2、各种心脏疾病的急性阶段,如急性心股梗塞患者,不宜参加体育锻炼。
3、严重贫血患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运动时,全身器官组织氧气需要量增大数倍。但贫血者血红蛋白减少,血淬运送氧气功能不足,致使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运动后疲劳恢复缓慢。
4、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结核屡次咳血者,伤后仍有出血危险者,消化道出血后不久者,这些患者都不可进行体育锻炼,以避免出血的发生或发展。
5、妊娠初期,受精卵与子宫膜结合不牢固,因此,妊娠初期女不宜参加体育锻炼。
6、慢性疾病患者中,那些病情稳定,各系统和器官功能处于代偿阶段,能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者,可以进行体育锻炼。而那些病情严重,主要系统和器官功能失常者,如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受损时,不宜进行体育锻炼。
”
四、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运动时身体的主要能量供应来自于糖类和脂肪,并且需经氧化而产生。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运动。典型的无氧运动有米、米赛跑和一些高强度、在短时间内憋气和使用爆发力的运动项目如跳高、举重、投掷等。由于速度过快和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久,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健身房内的器械练习都属于无氧运动。无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常见的无氧运动项目有:短距离赛跑、举重、投掷、跳高、拔河、肌力训练等。
大众健身更适合选择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作为身体锻炼方式。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健身操、瑜伽等等。
”
五、有氧运动好处多
“
科学的有氧运动会对机体各个方面产生有利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增加血液流动量和氧气输送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的新陈代谢;
2.增强肺脏功能,提高肺活量和摄氧量;
3.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加每搏输出量;
4.增加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的出现;
5.促进体内脂肪的分解代谢,预防肥胖的发生;
6.增强食欲,促进营养吸收与平衡;
7.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提高抗病抗衰能力;
8.调节并改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情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