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三天的时间,而中新社东京奥运报道组已经开工将近48小时。
在对这届特殊的奥运会进行报道的最初阶段,他们有着怎样的感受?对于自己的东京之旅有哪些期待?又带了什么“秘密武器”保证报道工作顺利进行?
跟着小新一起来看看吧,Go!Go!Go!
卞立群
文字记者第一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初印象是“四个饭团”。第一天上午前往媒体中心进行核酸检测、领取奥运背包、出行券等必要手续,没来得及吃午饭就前往东京成田机场迎接中国女排、女篮、跳水等国内代表队。采访前我抽空在便利店买了两个饭团,跑到航站楼外空气流通的地方把口罩摘下,在傍晚四点终于吃上一天中的第一顿饭。
经过6个小时的接机采访,现场采访部分结束,因为前14天不能乘坐公共交通,打电话联系出租车公司派车,得知需要等待至少50分钟。利用这段时间空隙,我又去那家便利店买了两个饭团。如果说我在奥运现场报道的初体验和初印象是什么,这四个支撑一天忙碌工作的饭团,一定会是我的永恒记忆。
卞立群(右)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希望能够见证自己主要报道的中国举重队突破6金,创造历史,同时希望远在宫城作战的中国女足姑娘们能够在小组出线的基础上创造奇迹。对自己的期待是,希望我的报道能够满足读者了解奥运会的需求,能够让读者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奥运会。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因为需要间隔两米以上进行采访,所以我特意带了自拍杆、胶带和录音笔,但发现自拍杆的长度还是有点不够用……
杜洋
摄影记者第三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来到东京以后,首先是每天的核酸检测,然后就是熟悉一下媒体中心的工作环境、熟悉一下去各个场馆的路线。研究赛程、研究媒体班车的发车时间,包括是怎样运行的,这些都是在抵达东京24小时之内我们需要做的事儿。
这次东京奥运会,记者去场馆采访需要预约,所有的比赛都需要预约,这也是我以前在奥运会的拍摄中没有遇到的。
杜洋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期待这次我们的预约都能成功,能够多拍一些中国队的精彩瞬间。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在器材这一部分没有什么太可以说的秘密武器,因为带的都是比较常规的体育摄影的器材。
唯一特别的是今年的奥运会在器材上面,很多的记者会使用微型单反相机来拍摄。
富田
摄影记者第四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初印象就是疫情的影响,让所有的东西都变了。入境需要核酸,赛事没有观众,采访需要预约,回国还要隔离。
富田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期待就是能身体平安,不中招儿。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秘密武器就是防毒面具,图里戴的那个。(在东京期间会一直戴着,我惜命。)
韩海丹
摄影记者第一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开工第一天前往机场接机,运动员都戴着口罩与面罩,想从走出的人群中分辨出谁是谁,非常困难。即便认出来,与粉丝或媒体的互动也多是点头致意,所以更加期待在赛场时运动员欢呼庆祝时的笑脸。
韩海丹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这届奥运会最确定的事情就是充满着不确定。期待所有预约的场次都成功,期待拍摄的场次中国运动员都能取得好成绩。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半箱口罩与更轻量化的摄影器材。
宋方灿
文字记者第五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跟之前的北京等城市比起来,日本真心没啥奥运氛围,一路上很少能看到奥运旗帜和相关元素。这是我第五次到现场采访奥运会,也是第一次来日本,到了才发现日本的住宿条件真的是……
吃得还行吧,我今天发了一条#今天中午吃什么#的微博,七八十万人阅读,上千人跟我互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小新我吃得太差,怕我饿,要给我寄泡面零食和榨菜……
宋方灿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来东京前,和同事开玩笑,说本届奥运会“平安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虽然这届中国代表团没有几个大腕儿,但对成绩,我还是有所期待吧,毕竟大家比任何一届奥运会都多努力了一年不是?我前期的采访主项是射击,中国人有首金情结,一般首金拿下,代表团后面压力小了,成绩也会好下去。
为了让自己少失望那么一点点,我和同事打了个赌:如果中国队夺取射击首金,我请她吃牛排。我希望最终请吃牛排的是我。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刚忙完了一场战役报道,还没来得及休整,就动身来东京了。没任何准备,没秘密武器,狭路相逢,都是真刀明枪。
亲历了五届奥运会,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被老师笑称为“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的精神小伙。带着两部手机,一台电脑,以及武装到额头的防疫装备,我来了!
王祖敏
文字记者第九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最直观的印象是,这是一个最没有奥运氛围的奥运举办地。处于“紧急事态”状态下的东京,安静、空旷,甚至有一些肃穆的气息,与往届奥运会举办地欢快喧哗的气氛截然不同。
另一个深刻印象是,论防疫,还是中国人最到位,也最自觉自律。在东京两天,见到的防护最严密、出行最谨慎的人基本都是中国人。有时看到那些防护相当随意的奥运工作人员和一些外国同行,真想去给他们传授一下中国的防疫经验。
王祖敏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现在在奥组委的官方通报中,每天仍然有与奥运相关人员的感染信息,这也让所有参会人员都有一份惶恐和紧张。
所以我对这届奥运会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平安、顺利地进行,等奥运闭幕,希望奥运小新和所有参会人员都能“全身而退”——高高兴兴地到来,健健康康地返回。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这是我第九次参加夏季奥运会的报道,从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至今的7届奥运会都是在前方报道组。我的奥运报道年限已经超出好几位奥运小新的年龄了,不知是该沮丧还是自豪。
不过,9届奥运报道经历,30多年对中国体育的积淀,也堪堪算是我的“秘密武器”吧。在东京奥运会期间,我将和我年轻的同事与同行一起,力所能及地将更多奥运资讯带给大家,将更多东京奥运故事讲给你听。
温孟馨
视频记者第一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奥运会的周边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生活条件也比想象中要好。作为视频记者,我们的奥运会采访其实是受到很多拍摄限制,很多场合不允许拍摄。
在出发前,我们做了非常多的预案,生怕没有好内容产出。但是工作两天,我们每天都有热搜~每天的拍摄计划排的满满的,之前的担心都多余啦!
温孟馨(右)。摄影张素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期待所有从中国来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记者,以及在日参与奥运志愿工作的华侨华人留学生们,全部平安健康!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带了一个好胃口算吗哈哈哈……吃好才能工作好,敬请期待小温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的饿狼式奥运吃播!!
邢翀
文字记者第二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奥运会开工24小时,可以说我们是抵达后立刻投入到工作中,19日晚凌晨抵达酒店,上午十点就坐班车来到媒体中心,开工速度非常之快,体现出我们的战斗力,哈哈哈。
对于日本,身处其中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一切还是比较井然有序,酒店、班车站、媒体中心志愿者非常热情耐心解决问题,他们的防护甚至还没有我们严密,当然防疫还是不能松懈。
邢翀
东京之旅有什么期待
最大的期待就是报道组所有人都能平安顺利完成这次报道任务,大家平平安安是最大的期待。
带了什么“秘密武器”来东京
秘密武器?之前多次参与大型赛事报道,也包括不少出国采访,可以说已经比较熟练,吃的喝的包括各类药物都带的比较齐全。这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报道,很期待、也有担心,最主要担心是防疫安全,总之心情略有复杂吧,哈哈……
岳川
文字记者第三次报道奥运会
奥运开工初印象
最初的印象应该就是“等”吧,因为我们从北京出发,一直到最后落地日本就在驻地驻扎,抛去时差大概花了30多个小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等待。
紧接着我们投入到第一天的工作,也是等的时间比较多,包括接中国代表团抵达,19日按照计划也是中国代表团单日抵达代表队最多的一天,达到了14支。
包括比如中国女排、中国跳水、中国射击,还有中国举重,所以大家
希望前方报道组的同事们注意安全
等你们和中国代表团一起凯旋!
(作者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