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简介 http://pf.39.net/bdfyy/bdfyw/201215/8498647.html人造心脏“司令部”
心脏起搏器(cardiacpacemaker)是一个人造的“司令部”,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当心脏不能适应日常生活需要的时候就需要人造“司令部”出来顶替工作了。
人造“司令部”工作能力值得肯定,但是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有优就有劣,为了扬长避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植入心脏“司令部”--起搏器后的注意事项
1.植入起搏器的一侧上肢避免举重物或剧烈的活动(尤其是剧烈的外展动作),术后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尤其在术后第1-3个月,手术侧手臂要避免高举、大幅度活动以防止脉冲发射器及导线发生移位。避免活动也是错误的,这种做法将会影响手臂的正常活动,甚至产生疼痛、血液回流障碍等不良后果。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戒烟酒,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快乐每一天,睡好每一天。
2.保持伤口洁净,若您发现伤口出现红肿、疼痛、液体渗出或是自身有发热症状时应尽快与医师联系。术后一周左右可以洗澡,但是不要用力揉搓起搏器附近区域,平时不要抚弄起搏器附近皮肤,衣服宜宽松。
3.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种电器,若离开后未缓解请及时就医。
4.心脏起搏器不能根治心脏的原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因而不能麻痹大意,仍需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
5.术后1月、3月、半年、1年为常规随访间期,您应按时随诊,若检查结果无异常可每半年或1年随访1次。临近起搏器使用年限时应缩短随访间期,1~2医院随访一次。若是靠起搏器生存的患者须尽早联系医师进行更换以避免不良后果发生。建议每天自测脉搏,若有较大异常应及时就诊。
注:自测脉搏方法:
(1)将待测手臂放松地放在方便测量的地方;(2)将食指、中指压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的地方,力度适中;(3)计数60秒,若脉搏出现明显异常请及时联系医师。
6.安装的起搏器设有夜间心跳变慢的功能,在出访至有时差的国家前应与医师联系并调整有关参数。
7.妥善保存心脏起搏器植入卡,由于心脏起搏器是金属制成,在机场通过安检时应出示心脏起搏器植入卡以证明。此外,若有突发事件起搏器植入卡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您的资料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8.在起搏器植入术后与手术医师或相关团队保持有效联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9.医院内电磁干扰
(1)磁共振成像(MRI):通常起搏器患者应避免接触MRI,除非认为绝对必需。(2)放射线:诊断性放射剂量对心脏起搏器无影响,而对胸部如乳腺和肺肿瘤的放射治疗则可能会干扰起搏器功能或对起搏器造成累积性损伤。在接受放疗前后都应对起搏器进行检测;应屏蔽起搏器或必要时移到其他位置。
10.医院外电磁干扰
(1)移动不要将手机靠近起搏器,在使用手机时用植入起搏器对侧的耳朵。(2)微波炉及其他家用电器:对起搏器一般无影响。(3)金属探测器、电子监视装置:多不会影响起搏器正常功能。(4)电焊机、高电压线和变电所:近距离会影响起搏器功能,应尽量远离这些设备。
学得不过瘾?
好,下面来延伸拓展一下抗磁起搏器。
抗磁起搏器小知识
1.什么人适合装抗磁起搏器?
预期有磁共振检查需求患者,都建议选择抗磁起搏器。
2.植入后多久可以做核磁检查?
最早进行核磁检查的时间是植入后45天。这是因为在植入早期,电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心肌内固定。
3.装完就可以放心进核磁室?
装了具有抗核磁功能的起搏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程控下,把起搏器模式调整为抗核磁模式,才可以安全地接受检查。
4.具体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需要联系心内科医生,由其协调起搏器工程师和影像科医生共同完成。心内科医生首先会程控起搏器的参数,评估起搏器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将起搏器程控为抗核磁模式,也就是让起搏器以固定频率进行起搏。
5.抗核磁起搏器的磁场要求是什么呢?
抗核磁起搏器对磁场的强度通常会有允许扫描的最大磁场强度,具体根据识别卡上的标注或咨询植入医师。
监制:王红幸
编辑:管敏芳徐宏
护心天使之家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