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远航运ldquo举重若轻rdqu [复制链接]

1#

她是新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摇篮和发源地。

她是新时期特种海运的探索者和引领者。

她开辟航线,挑战极限;

她创造纪录,打造品牌。

她助力中国制造装备走出去;

她全力支持“一带一路”。

有一种力量,叫做梦想;

有一种担当,乘风破浪;

有一种存在,令人景仰。

人们通常称之为——

中流砥柱,

那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中流砥柱,其来有因,其来有自。

流年有痕,岁月轻语,让我们一起聆听

那些关于成长的故事。

年9月27日,中远航运与合作伙伴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正式签署哈萨克斯坦大型油气项目物流海运服务的总包合同。这体现了公司已经具备了服务全球最大客户和全球最大项目的能力,对公司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面对巨大的挑战,拿到合同的难度是空前的。但是,正是通过整个半潜船团队点点滴滴的奋斗让我们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打败了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最终拿下合同。从这个项目开始再到下一个项目,我们如同海上的永不停歇的巨轮,锚起锚落,每一次航程的结束都代表着下一次远征的开始。关于未来,我们准备好了!”——林蓁

年5月,大昌轮单航次承运8.5万方风电设备,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中远航运已经成为国际、国内主要风电设备生产厂家的重要合作伙伴,风电运输也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品牌之一。

“当看到码头货场堆满的风电设备清一色是中国制造,当看到英吉利海峡两岸遍布的风电田,想到某个风车很可能就是自己运过来的,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这些年的发展确实让人惊叹!而中远航运作为风电设备的承运方,同样功不可没!”——王宽

年,大安轮成功吊装重吨的拖轮,创造了中远航运重吊船吊装最重货物的新纪录。

“公司货运技术中心人才济济,为重大件运输提供科学、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港口船长团队坐镇现场,其业务水平、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急、应变能力有口皆碑……以上的一切,都无愧于‘举重若轻的实力,举轻若重的精神’。”——郭玮

年至年,中远航运重吊船共运载8件重达吨的LPG液化船罐体,抵目的港口后利用自身船吊成功安装到液化气船体上,开创了重吊船“运输+安装”模式的先河。

“重吊船领域,我们实现了吨LPG罐体的运输加安装、7台RTG同时运输、78米长巴西渡轮3次运输;吊装拖轮从吨、吨到吨,稳步向船吊吨x2的极限挑战……。这为公司货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远航运在特种运输领域赢得了声誉,提升了影响力。”——蔡连财

年1月14日,大良轮在*埔新港成功装载巴西奥运渡轮“面包山”号,创造了公司重吊船吊装重大件单件体积最大纪录。年李克强总理出访巴西时,专门登上“面包山”号渡轮参观。

“因为李克强总理在巴西登上了‘面包山’号参观,公司在南美也随之名声大噪。大安轮卸货的当天,也有数十家当地媒体在现场跟拍,并动用了航拍器。当我们的船员熟练地操纵双吊将这一庞然大物精确卸到船舷外档的时候,现场参观的人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作为见证者的我自然感到十分自豪。”——王宽

年,祥瑞口轮DP整体安装吨超大石油平台获得圆满成功,创造了全球半潜船侧向滚装货物最重、DP定位安装货物最重等多项新纪录。自年泰安口轮首创海上平台DP安装以来,中远航运完成DP安装10次,成为该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导者。

“作为最早接触DP的船员,我有幸见证了第一次半潜船DP整体安装作业。半潜船独特的作业方式、挑战成功后带来的满满的成就感深深吸引了我,以至于那时我想得最多的,不是航海的艰辛、离家的惆怅,而是如何更多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做好工作。”——蔡连财

年是中远航运“高铁机车年”。公司占领了中国出口美洲高铁机车海上运输市场,囊括了全部中国出口阿根廷和大部分出口巴西的高铁、地铁项目,并形成了以里约热内卢、维多利亚港为基本港的稳定班轮服务。

“我想,这绝不是偶然,而是源于公司船队实力、船员素质、货运技术实力和营销服务能力等软硬件实力的极大提升。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中国制造’乘着我们公司的船走向世界,展现属于中国的速度与力量。我们相信,我们努力。”——李建中

年,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年,永盛轮成功完成“再航北极、双向通行”重任。年,中远航运成功实施“永盛+”北极航行项目,多艘次多类型船舶参与,进一步扩大了北极东北航道商业化运营规模,为建立北极航行常态化运营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年‘破冰之旅’到年‘再航北极、双向通行’再到年‘永盛+’项目……,永盛轮的探索为公司船队其他船舶加入北极东北航道航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使北极东北航道不再是我们所认为的‘特殊的航线’,能使更多的船舶投入到该航线运营中来,为集团、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张玉田

举重若轻的实力,我们亲手打造

举轻若重的精神,我们始终坚守

很多“我”的小诗篇

书写了中远航运的

寂静的大海,夜色怎能封缄;

男儿万丈的豪情,我无法拒绝海。

即使无人知晓,我也要继续远行。

你听那汽笛声,正从地平线传来,

我正驾着巨轮,向你梦里驶来……

张玉田

年初,我从大连海运学校毕业,怀着对远洋事业的热爱和梦想来到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报到参加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培养和同事们的帮助下,不断学习成长,一步一步做到船长。年,按照公司安排到永盛轮任船长。从年“破冰之旅”到年“再航北极、双向通行”再到年“永盛+”项目,三次航行使我感到很荣幸,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公司具有优良的传统,具有良好而全面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拥有一支“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担当、同舟共济”的船员队伍。我很欣慰能到热爱的公司工作,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成为一名远洋轮船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吴慧辉

追波逐浪,驾驭万吨巨轮是我最初的梦想。于是,那一年,22岁的我坐上南下的火车,走进环市东路号,融入了广远这个大家庭。很多年来,我都在追逐梦想的路上砥砺前行。从当初的广远到今天的中远航运,感谢公司,始终给予了一位年轻人以实现梦想的平台和成长成才的机会。刚过而立之年的我,就有幸成为了一名远洋船长,得以驾驶巨轮航行在五洲四海,更得以驾驶无冰级船天禧轮满载公司近年来第一船回程纸浆首航北极。无疑,这给我的航海生涯、给我的筑梦人生写下了十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岩峻

我年进入中远航运,是一名90后海员。或许会有人认为我们90后心气太高、想法太多,但是我想说:“我们还年轻,为什么不去拼一拼?不努力拼一次,怎么就知道你不是那个扛大旗的人!趁年轻,没有理由不去闯,即使败了,也要败得漂亮。”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出个样来。做一名出色的海员,建设航海大国我们责无旁贷,迈向航海强国我们任重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共筑远洋梦的征途中,去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田波

与远洋结下不解之缘,始于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远洋人的我的父亲。有一次和母亲上船探亲,看到靠泊在码头那庞然大物时,心中也悄然种下了驾驭巨轮、逐梦远洋的种子。年我正式成为广远的一名职工,走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但梦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船员工作的辛苦与危险,生活的枯燥与乏味,也着实考验着我的毅力和耐心。幸运的是,我没有忘掉初心,而是选择为梦想继续前行。年,我上永盛轮执行“再航北极、双向通行”任务。在船岸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实现了“五个首次”。执行“再航北极、双向通行”任务,是我事业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是我思想认识的一次升华,是我人生从青涩到成熟的一次蜕变,也是我驶向心中蓝色梦想的新起点。如果说个人梦想是帆,公司就是船,船帆共筑,才能驶向心中那片蓝。

舒昌洪

我们是一个航海大国,但还不是一个航海强国,要实现从航海大国向航海强国的迈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艰苦的船员职业总是需要有人来干的,你不来远洋,我不来远洋,谁来远洋?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作为一名船员,我们的职业就是以海为家,与船为伍。一代又一代远洋海运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这变化莫测、蕴涵危险的蓝色海洋上,为实现建设航海强国的蓝色之梦拼搏着、奉献着。我们这些当海员的,驰骋了四大洋,走遍了五大洲,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但我们总感觉月是故乡明。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始终装着祖国,想着亲人,憧憬着我们美丽的中国梦。

因梦之名,全力逐梦,这是中远航运与祖国同行的岁月印记;做强我们的企业,振兴祖国的远洋海运事业,这就是属于我们中远海运人的中国梦——海洋强国梦。

举重若轻的实力,我们亲手打造

举轻若重的精神,我们始终坚守

很多“我”的小诗篇

书写了中远航运的大历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