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海才知道,什么叫举重若轻!无论如何精准防控新冠病毒,都是对第二代、第三代的快速追查。你不可能防住第一代向第二代感染,这个过程在病人回家,以及与密接人群的交流中就完成了。
上海
浙江上百例病例,上海不到十人,上海的防控的确不错,但这不是精准防控的功劳,而是实在运气太好了。比如迪士尼那次,就没有感染别人。
至于平时管理,看看上海是不是人人戴口罩,经常洗手就知道了。上海的防控其实很宽松,连一些大型人群聚集区域都不是所有人戴口罩。上海的城市实力强是一方面,运气也很不错......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为什么老是要说迪士尼呢,然后就说运气好,有没有想过其他的可能?一次两次的能说说,10次8次的,怎么可能是运气?
很多上海市民不戴口罩是因为足够安全,把每一道口子都卡死了,最大限度降低百姓的生活压力,这就叫人性化,该严的严,该松的松。
上海
比如,上海对发热门诊要求做好吹哨的作用,发热你去药店或者私人诊所,如果敢接诊,就吊销你执照,一旦体温异常只能去发热门诊测核酸。
想买止咳退烧药,对不起,登记身份证和个人信息,不能私下卖出。这也是上海做得好的地方,药店和小诊所管得严,发热门诊没被抽掉。
看了上海才知道,什么叫举重若轻!上海为什么确诊低?因为防疫工作做在暗处,明面上看着才像摸鱼。
疫情两年以来,上海从未大规模爆发过本地感染,如果把这都归结为运气,那是对上海没日没夜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流调人员的极大漠视。
上海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