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困卦领导人少讲话多做事,用事实说话才能带 [复制链接]

1#

第三瞳易经详解系列内容第篇。

困字的字形是木在囗[wéi]中,囗同围,木代表生机,代表生机的木,四面都被围起来了,就叫困。困在里边的木,无法摄取足够的资源和营养,生长是阻滞的,虽然也在长,但很慢很有限。困卦的势力分布比较均匀,三个阴爻三个阳爻,阳爻代表有实力,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困在其中的人,未必没有能力,只是被外部环境制约住了,空有一身本领使不出来。这也再次印证了一个不易原则:形势比人强。

升卦后面是困卦,接着是井卦和革卦,困卦谈怎么脱困,井卦是转型,革卦是对规则的推翻重建。从《序卦传》里能看到这个递进关系。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升到升不动就困住了,升卦出现问题,是因为底下不实、是因为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忽略了底部根基、忽略了核心竞争力,风一停,就被打回原型了,就进入到了困卦。困卦的卦象上泽下坎,又叫泽水困,泽水干了,大家都没水喝,泽水干涸形成的坎(困难)就叫困,这是碰到旱灾了。“困乎上者必反下”,面上已经困住了,这个局面非人力可为,怎么办?难道等死吗?在底下想办法,就叫“必反下”,“反”是回归基本面的意思。想什么办法呢?“故受之以井”——打井。

地上的水干了,地下还有水,得想办法渡过这个难关,最好的办法是打井自救。在电视剧《贞观长歌》里就有这样的场景,关中大旱,老百姓都逃荒了,如果不加干预,民众都要跑光。唐太宗采用的办法是从大户征粮,奖励百姓打井自救,最终渡过了困局。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还是上面那个例子,虽然渡过了危机,可在这个过程中是“革了很多人的命”的,负责操办这件事的是蜀王李恪,大户都哭穷说没粮,李恪没办法,拿自己的皇叔李元昌开刀,才解决了问题。从井卦到革卦是纾困的过程,革不是目的,脱困才是目的。《序卦传》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将来等六十四卦全部分析完了,再来重新梳理总结。

还有《杂卦传》,《杂卦传》比《序卦传》难一些,它是把意义相对或相关的两卦放在一起来解释的,在卦序上有交杂,所以叫《杂卦传》。《杂卦传》说:“井通,而困相遇也。”体会到难在哪了吧?“井通”比较好理解,“井通”反而“困相遇”了,这个应该怎么理解?

碰到了就提前谈一下,本来这个内容是计划放在第二期“易经精解”里的。《杂卦传》也分上下经,上经以井困结尾,下经以咸恒开始。上下经的衔接是这样的:“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

《序卦传》的上经以坎离结尾,下经以咸恒开始,离卦是文明的重建,重建完就走到以人世感情纠葛为主的下经了。《杂卦传》用井困两卦替换了《序卦传》的坎离两卦,含义很深。这个跟既济卦与未济卦的关系很像,“井通”代表成功(既济),成功过后万事大吉吗?不。永远有新的困难等着你,就叫“困相遇也”,“困相遇”代表事业未竟(未济)。

“困相遇”之后怎么办呢?《杂卦传》到这上经结束,留给下经的咸恒以及其它卦去解决。还有一点,“困相遇”的遇,是姤卦不期而遇的概念。也就是说,不管你接不接受,都会碰到困局,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拥抱,姤卦并没有不好,困难中也有机遇,以姤的智慧把困卦当历练,就叫“困相遇”。

很多小说或者现代爽文里都有这样的情节,男女主在困境中获得奇遇,从此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这样的情节很能引起人的共鸣,原因是这确实是成大业者必经的历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在儒家的处世哲学中非常重要,我在内容里也反复引用,有多少人真的了解并能做到?

来看卦辞。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卦辞有点奇怪,明明是困局,上来就给了个“亨”的定调,这是《易经》最可贵的地方——轻的时候举轻若重,重的时候举重若轻。“亨”是通,“贞”是正,“大人吉”,是说得修到大人的境界才吉。什么叫大人?在第8篇有,不重复。吉了,当然“无咎”,“无咎”是就算有点小问题也能修复到没毛病的意思。“言”是言语,“信”是信任,“有言不信”是说不能光凭嘴讲,这样别人是不信的,得拿出实际的行动来。以上,是卦辞的基本含义。

关于“有言不信”,还有一种解释,信不是信任,是“伸”,这两个字是通的。《系辞传》解释咸卦九四爻的时候有一句话:“尺蠖之屈,以求信[shēn]也。”尺蠖这种虫通过屈伸来行走,曲是为了伸。“有言不信[shēn]”的意思是不要放嘴炮。别以为很简单,这对困卦来说是极难的,因为它的上卦是兑,兑为口、为悦,和颜悦色八面玲珑的那一套,是兑卦的天性。兑卦又在上卦,相当于是叫上层别画饼,来实际的。

处在困局的时候,人是需要指引的,卦辞又强调不要空谈。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把落实不了的东西讲出来只会招致大家的反感,话可以讲,记住尚实不尚辞的原则就好。一个人几天没吃饭了,你跟他喷到天上去也不如一口饭来得管用,这是处困之时,居上位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困卦重的是实干,领导人少讲话多做事,用事实说话才能带领大家脱困。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yuè],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困,刚掩也”,这是解释卦名。刚被柔掩蔽住不能伸展,这种情况就叫“困”。判断一个卦是刚还是柔,有最简易的办法,从三画卦来看,都是阳爻属刚(乾),都是阴爻属柔(坤),阳多阴少属阴,阴多阳少属阳。以困卦来说,上卦是兑,兑为阴为柔,下卦是坎,坎为阳为刚,站在阳卦的角度就叫“刚掩”,阳卦被上面的阴卦盖住了。

“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说”即“悦”,“以”是介词,坎为险兑为悦,以坎为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困难,就叫“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而”是能够,“所”是“德之地”,在困境中不失本心,终归能获亨通。不过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其唯君子乎?——至少要修到君子的程度才行。

这里需要注意,卦辞谈的是大人,怎么到《彖传》又出现个君子呢?在《易经》的德位上,大人比君子高,是降低标准了吗?并没有。大人当然能脱困,但大人是带大家脱困的领袖,有人带是一回事,自己也要努力,这是另一回事。君子指看懂了当前卦象揭示的原理并知道怎么做的人,怎么做呢?守住自己的阵地,困而不失其所,时间到了上面一带就可以脱困。如果大人代表上层,君子代表的就是基层,上面有再大的能力,也得下面有基础,君子守住基本面,大人再一带,脱困是一定的。

“贞,大人吉,以刚中也。”阳为刚,这句是以九二、九五两个阳爻分别居上下卦中间的象,来解释卦辞“贞,大人吉(无咎)”的原因,主要指的是九五爻。刚代表能力以及进取,中代表得体以及中正,有这样的品性,又居尊位还是大人,得到吉的结果,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不要试图用嘴皮子忽悠人,在困卦是行不通的。越是巧言善辩夸夸其谈,越会陷入更穷困的境地。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suì]志。

“泽无水”是困卦的卦象,前面分析过了不重复。“致命遂志”,这四个字现在当成语用了,百科上的解释是:牺牲生命以实现理想。这是胡扯。如果是这个意思,跟杀人没分别。“致”是说把精力放在某个方面、往某个方向努力。“命”指天命,也就是自然规律。“遂”是已成。“志”是心中所想。连起来是说,君子应当致力于突破当前困局,直至心中志愿实现。不管外部环境多么困难都不要放弃,这是对拼搏精神的颂扬和结果判定。“遂”,表示一定可以达成。

困卦每个人都会碰到,把时间拉长来看、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当下的任何困难都不是困难。君子以致命遂志,是永不言弃、永不服输的精神体现。

这一篇先到这,分析困卦六爻。

往期内容,欢迎点击头像,到个人主页查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