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结核多为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灶内的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的途径播散到骨或关节部位,因此易侵犯松质骨。长管状骨、短管状骨、脊柱和关节的结核X线表现各异,其中临床最常见的是脊柱结核。脊柱结核(图1、图2)图1 胸椎正侧位,显示胸椎结核的X线表现,可见第9和第10胸椎椎体骨质破坏略变扁,相邻椎间隙明显变窄甚至部分消失,椎旁可见梭形软组织肿胀。图2 腰椎正侧位,显示腰椎结核的X线表现,可见第2和第3腰椎椎体骨质密度不均匀,相邻椎间隙明显变窄,椎旁可见钙化灶,左侧腰大肌影模糊消失。临床表现青年及儿童多见。局部症状以疼痛为主,全身症状可有低热、乏力等。累及脊髓则出现感觉、运动障碍甚至瘫痪等。X线表现脊柱结核大多发生在腰椎及胸椎,常累及连续≥2个椎体。多数发生在椎体,单独累及附件者少见。X线表现主要为椎体骨质破坏、相邻椎间隙变窄、椎旁寒性脓肿。●椎体骨质破坏:一般以椎体为中心,可导致椎体在人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压缩变扁或呈楔形。少数情况下骨质破坏可累及附件或仅破坏椎体的边缘。●椎间隙变窄:是椎间盘遭破坏的结果,甚至椎间隙消失、椎体融合。椎间隙变窄通常不出现在脊柱外伤或肿瘤中,这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椎旁寒性脓肿:为干酪性脓肿,在腰椎主要集中在椎体两旁,也叫腰大肌脓肿,腰椎正位X线平片表现为腰大肌呈弧形向外突出或者腰大肌影像模糊消失。在胸椎,寒性脓肿也以椎旁积聚多见,胸椎X线正位平片可见椎旁梭形的软组织密度影。在颈椎,寒性脓肿主要集中在颈椎前方,即咽后壁脓肿,颈椎侧位X线平片表现为咽后壁软组织增宽前凸。时间较长的寒性脓肿可见钙化。X线鉴别诊断脊柱结核需和外伤性压缩骨折鉴别,主要鉴别点是后者有明确的外伤史、椎间隙不变窄、无椎旁脓肿、无骨质破坏但有骨质压缩带及骨质断裂、骨折碎片。还要和脊柱肿瘤,尤其是转移瘤鉴别,主要鉴别点是后者骨质破坏往往累及附件、无椎间隙变窄及椎旁软组织寒性脓肿。图1:胫骨近端骨骺和干骺端结核。表现为类圆形骨质破坏,边界较(白色箭头)清,跨骺线同时累及干骺端及骨骺。病变不伴硬化缘及周围骨质增生,不伴明显骨膜反应或轻微骨膜反应。临床表现儿童青少年常见,临床以局部症状为主,如疼痛、活动受限等。X线表现长骨的结核好发于干骺端及骨骺,可跨骺线同时累及干骺端及骨骺,这是长管状骨结核比较有特点的表现。主要见于股骨上端、尺骨近端、桡骨远端等。早期X线表现以局部骨质疏松为主。病变进展后以局部骨质破坏为主,这种骨质破坏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不伴硬化缘及周围骨质增生,不伴明显骨膜反应或轻微骨膜反应。骨质破坏区内有时可见砂粒样高密度死骨。长骨结核发生在骨干者少见。X线鉴别诊断主要应和成软骨细胞瘤(即软骨母细胞瘤)、骨囊肿鉴别。短管状骨骨干结核(图2)
图2:掌骨结核。表现为骨内囊状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即骨气臌(鼓)表现。
临床表现好发于<5岁的幼儿,临床症状轻微。X线表现常累及双侧多指(趾)和多骨。典型X线为骨气臌(鼓)表现,即骨内囊状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可有层状骨膜反应。短管状骨结核单独累及骨骺和干骺端者少见。X线鉴别诊断主要应和多发性内生软骨瘤鉴别。关节结核关节结核分为骨型关节结核和滑膜型关节结核。前者主要是骨骺干骺端结核蔓延侵犯关节的结果,X线表现主要以骨骺干骺端结核为主。后者是结核杆菌首先累及关节滑膜,再波及关节软骨及骨端。本节以后者的X线表现为主。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X线表现多累及持重的大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等。早期主要X线表现是关节软组织密度增高,关节骨质疏松。病变进展后,X线可见关节边缘非持重部位出现虫蚀状骨质破坏。病变进一步发展,关节面破坏加重,关节间隙变窄,严重者关节强直,多为纤维性强直。X线鉴别诊断主要和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