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病人的观 [复制链接]

1#

摘要:[目的]总结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31例复杂腹腔感染病人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结果]21例病人治愈,3例经外科清创并置管引流治愈,3例病人死亡,4例自动出院。[结论]加强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钟丽周丹陈凌郭雅

关键词:腹腔感染;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护理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DOI:10./j.issn.-..01.

文章编号:-()01--02

复杂腹腔感染是指因腹腔内空肠脏器穿孔或破裂后,致病菌超越原发受累器官,侵入腹腔和腹膜后引起的腹腔炎症或腹腔脓肿属于继发性腹腔感染的范畴[1]。常有腹痛、腹胀、寒战、高热、呼吸急促甚至困难、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症状,临床上多提倡综合治疗,大体治疗原则包括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控制感染源以及抗生素的应用[2]。而感染源的控制作为综合治疗的核心显得尤为重要,控制感染源的方式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2种方法。同外科手术比较,由于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创伤小、易操作、并发症少、费用低、且符合损伤控制的原则,已经成为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首选治疗方式。年10月—年2月我科对31例复杂腹腔感染的病人通过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为核心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年10月—年2月我科收治复杂腹腔感染病人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15岁~78岁,平均47.7岁;重症胰腺炎并发复杂腹腔感染12例,腹部外伤术后并发复杂腹腔感染6例,术后胆瘘并发复杂腹腔感染5例,阑尾炎术后并发复杂腹腔感染3例,肠瘘并发复杂腹腔感染2,肠坏死切除术后、肝脓肿术后、不明原因的复杂腹腔感染各1例。

1.2方法所有病人在操作前行腹部B超或CT检查,明确腹腔脓肿或积液的位置。常规消*铺巾,选用F16~F18的膀胱穿刺针在B超的动态监测下进针入暗液区,见穿刺套管针外鞘有脓液引出,说明穿刺成功,妥善固定引流管并接入负压引流袋引流。坏死及渗出较多时可以换用“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冲洗引流。腹腔引流液每日<10mL,病人体温及白细胞正,无腹痛、腹胀、B超或CT检查,腹腔积液明显缩小(<1.5m)或基本消失,可拔除引流管[3]。

2结果

31例应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病人。早期采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配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全身综合治疗。住院时间为49.74d±42.33d,拔管时间为37.19d±29.02d。21例病人治愈出院,3例病人因置管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行外科清创并置管引流后治愈,3例病人死亡(其中2例死于脓*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感染引起的腹腔大出血),4例自动出院。

3观察与护理

3.1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3.1.1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要做好标识,有利于护士快速、正确的分辨管道,引流管用缝线妥善固,防止滑脱,引流接管长度要适宜,便于床上活动,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破裂及脱落。

3.1.2保持引流管通畅护士要经常巡视、检查,保持管道通畅。使用双套管时通过听双套管的吸声可判断引流管的引流量和导管位置是否正常。正常的吸引声为“呼呼”声,若发出鸣笛声可能是脱落坏死组织堵塞引流管。若听不到吸引声,说明导管不通畅或已堵。一旦发生堵塞故障,应停止冲洗,检查引流瓶塞有无松动,吸引管有无扭曲打折,接头衔接处有无堵塞,可轻轻转动外套管,促进引流管通畅,仍不通畅则及时报告医生更换导管。本组3例病人出现双套管堵塞,其中1例经排查后故障解除,2例予重新更换导管。

3.1.3调整负压和调节冲洗速度在持续负压引流过程中应根据引流量、黏稠度进行负压的调整,一般负压为-0.04MPa~0.02MPa,但引流液黏稠时可加大负压,同时加快滴水速度,切忌负压过大或过小,负压过大易导致引流管组织吸附至吸引管堵塞,造成无效引流,损伤周围组织导致出血[4]。负压过小则吸引不彻底。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冲洗液冲洗宜遵循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原则。先采取24h持续冲洗吸引,以尽快稀释并引流出腹腔的坏死内容物,然后根据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的变化,采取间歇冲洗。

3.2一般护理

3.2.1心理护理病人对引流管的知识缺乏和管道的不良刺激是造成焦虑的重要原因,个别病人和家属出现急躁、绝望的心理,因此医护人员要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对治疗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管道刺激影响休息的病人,要给其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必要时给予镇静药。保证睡眠质量,同时多给予鼓励、支持,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用既往的成功的病例来激励病人,帮助病人建立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3.2.2营养支持病人在恢复胃肠蠕动,无呕吐、腹胀的情况下,即予以饮食。加强肠内营养,若病人情况允许,可口服或鼻饲肠内营养(百普力和能全力)mL/d~mL/d。若病人不允许进食,则先用全胃肠外营养,然后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对于进食不足的病人,采用肠内加肠外营养,待病人感染得到控制、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消化道无梗阻,即可鼓励其进食,使营养物质经肠道吸收,避免长期禁食所致的肠黏膜萎缩,细菌易位,有利于病人自身免疫力的恢复。

3.2.3体位与活动病人半坐卧位,可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减轻腹部张力,减轻疼痛。利于引流,使漏出物局限于盆腔,减少炎症的扩散和*素的吸收,以减少中*反应。早期主要是给予卧床休息,指导其在床上运动,避免下肢血栓形成:协助病人进行定期翻身和咳嗽,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病情好转后多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4讨论

复杂腹腔感染属于继发性腹膜炎,因腹腔空腔脏器破裂穿孔,致病菌侵入腹腔和腹膜后所引起的感染。大量刺激性消化液、脓液寄存于腹腔,使感染加重,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本组病人通过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其优点是创伤小,危重及虚弱的病人能忍受。同时进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可稀释引流液,改善全身感染症状,通过早期充分引流,有效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结合早期营养支持,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护理重点是加强观察,做好管道标识,妥善固定,及时处理导管堵塞,使用双套管时保持有效负压,掌握冲洗量及速度,以保持有效冲洗、引流。总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有效控制感染和恰当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达到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任建安,复杂腹腔感染诊断与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9):-.

[2]吕少诚,史宪杰,梁雨荣,等.肝脏及胆管术后胆瘘合并腹腔感染的诊疗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14(5):-

[3]陈德昌,王慧.复杂腹腔感染的ICU处理[J].临床外科杂志,,20(3):-.

[4]方宪.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结直肠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32(17):-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