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是次秋拍,嘉德香港在雕塑板块将呈现一系列别具特色的作品,汇聚华人艺术大师朱铭6件展天人合一之境、气韵生生不息的木雕与铜雕,当代雕塑大家李真融合金、银、黑三色的静观自乐之写,新锐代表郑路融合诗意与形体美的早期代表作,和梁任宏以流体力学诠释生命与自然的永动之犬,以及近年获国际瞩目的席时斌最受追捧的动物及神话主题之作。自形透精魄、神采动人的雕塑面貌,展现空间美学的无穷魅力。
人与自然的至高结合
朱铭太极木雕的不息内蕴
Lot76
朱铭
太极系列——玉女穿梭
木雕
一九八八年作
37×25×22cm.
来源:台北隽永雕塑画廊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注:台北隽永雕塑画廊开立之艺术家亲签作品证书
估价ESTIMATE:HKD,–,
年,朱铭于东京中央美术馆举办首次海外个展,展中28件木雕「太极」作品为他赢得高度评价,获朝日新闻大篇幅报导,太极系列自此走向世界,并在80年代先后于香港艺术中心、台北历史博物馆、纽约汉查森艺廊等地举办大型个展,获广泛回响。而随着80年代步入创作的迸发期,朱铭自太极系列逐步确立了自身的表达语汇和精神内蕴,而在其中,木雕作为其最先使用、展开思考的媒材,亦是其传递「人与自然结合」美学观的最佳例证。
年,朱铭于东京中央美术馆展出28件太极木雕之作,为其首次海外展出,获得高度评价
朱铭的木雕作品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为众多海内外藏家所追捧,是次呈现的《太极系列——玉女穿梭》、《太极系列——推手》便为个中经典代表。
澎湃绵力,纵横经纬的美学
70年代中,朱铭拜师雕塑大家杨英风,并在其建议下学习太极拳。他将习得的太极二十四式引入创作,呈现每一招式的特征,更体悟到「形之简化」、对「精神」面貌的塑造。在《太极系列——玉女穿梭》中,朱铭充分展现对此一式化形入意的理解。他以简化的形体人物双手左搭右出,右穿左击,如织女引线穿梭,为太极虚实交迭、刚柔并济的高度呈现。
朱铭《太极系列——玉女穿梭》展览现场图
而观主角下身,块状的木材如牢牢扎根大地的树桩,并以纵向的雕刻线条,构成沉稳刚健的静态。但随木质纹理左右斜向的伸展,武者的双手则状若向上生长的枝节,又形成绵绵不绝的动势。朱铭以随形赋相的精湛手法,不仅精炼了太极招式的表像特点,更本质化呈现材质肌理,将身心与自然之物契合,返还出太极「收揽自然神韵,吸纳造化之气」的高度精神追求。
连动劲发,乘势前击的力量
Lot77
朱铭太极系列——推手
木雕
一九九二年作
61×32×33cm.
估价ESTIMATE:HKD1,,–1,,
藉由手起刀落间的动势,朱铭以带着速度感的削刻引入自身练拳时的发力状态,自雕刻线条的牵引中,传递中国美学以意象书写的生动表达,《太极系列——推手》便为精彩一例。
朱铭在80-90年代坚持钻研木刻技艺,成为其呈现「人与自然沟通」的最佳例证
在此作中,朱铭将跨步、转身、推手的动作汇于一体,令主角处于一个蓄力起势、劲发前击的连贯动态中。有别于西方未来主义为呈现动态而集合片段的手法,朱铭在此藉大块面体量的阴阳迭加,造就强烈的几何凹凸感,形成多重空间中的律动和凝聚,令观者在移步观赏的过程中,感受作品于不同角度下所呈现的丰富视觉层次,以此建立起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左:薄邱尼(UmbertoBoccioni)《空间中连续性的唯一形态》,铜雕,.2x88.5x40cm,年作,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与未来主义雕塑以片段累加展动态的做法不同,朱铭藉由多重空间块面的律动展现连动的势态
右:朱铭《太极系列——推手》(拍品编号77)
而作品更由材质出发,使刀痕与木材肌理的走势恰如其分地形成呼应,金棕色的丝状肌理在明暗交替中,造就气韵的无息流动,而在前膝、左侧臀部等身体的周折处,则保留原木的回形状纹理,呼应武者灵巧转身的姿态,使之在人为及天然间获天人合一的高度内蕴。
以神载形,达观万象
朱铭的雕塑世界
回顾朱铭的创作历程,从早年跟随雕刻师李金川学艺,到30岁毛遂自荐拜师杨英风,朱铭将乡土视为自己的根、太极则是枝叶,他因乡土而树立自我、自太极而走向世界,开辟出现代雕塑的崭新面貌。
情韵至真:《牧童与水牛》
Lot75
朱铭水牛与牧童
木雕
一九七八年作
22.2×83×29.1cm.
估价ESTIMATE:HKD,–,
朱铭童年长于农村、当过牧童,乡土是滋养其创作生生不息的源泉。在其众多乡土题材的创作中,水牛和牧童的形象刻写更是深入人心,传递他对质朴生活的至真之情。完成于年的《水牛与牧童》即为此题材下不可多得的大尺寸木雕之作。
朱铭《水牛与牧童》(拍品编号75)局部
朱铭在此特意保留木纹材质的回状肌理,令作品流露出纯朴自然的韵味,更驭繁为简,以大块面几何式的切割,抛却细节赘述,呈现出主人、牧童和两头水牛在行进中前后错落的动态。走在最前方的戴笠农人,正挑担埋首引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水牛身边仰面欢笑的牧童,相随的水牛则在一步一脚印的前行中昂首仰望,坚韧中更见强劲的生命姿态。二人二牛间形成潜在的呼应和对照,在充满生命力的刻写中,传递出返璞归真的内在情韵。
气韵神现,阴阳相生
Lot78
朱铭太极系列——对打
铜雕
版数:46/50
一九九〇年作
22.6×16×17cm.(左件)22.3×20.5×24.2cm.(右件)
估价ESTIMATE:HKD,–,
在《太极系列——对打》一作中,朱铭以极为精錬的抽象造型,不再着墨于任何细节,仅以最极简的体块呈现人物招式,可感受艺术家在创作时的从容与不假思索。
当中,只见一方人物身姿后仰,站立的腿部以敦实的大块面呈现蓄势沈稳之姿,一腿凌空踢出,劲健非凡;另一方则以云手应对,上下交迭的双手形成一共同体,如有气息运转而力量浑然。此组对招乃艺术家刻意打造的一组对比,人物间一进一退、一缓一急、一刚一柔、一攻一防,皆形成有力的呼应,尽现动静相随、虚实相接的流动气韵。
英韵风采,显赫超卓
Lot79
朱铭
达摩
铜雕
版数:9/20
一九八一年作
64.5×56.5×41cm.
估价ESTIMATE:HKD,–,
朱铭早年以庙宇雕刻出身,民间艺术扩展了他的创作题材,完成于年的《达摩》一作,取自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典故,以粗中带细的雕刻手法生动呈现达摩超然的英韵风采。作品鲜活地捕捉了达摩渡江时飘然引去的一刻,主角脚踏一苇,肩扛僧杖,一手结印,面容威严,蓄络腮大胡,饱满的前额满含智慧的灵光,双目迥然有神。朱铭以粗放中见精妙的刻画,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契合主角须眉、高额等特征,呈现青铜或粗粝或平滑的样貌,而在衣袍、袖摆处,则换以大面积切割的方式,展现达摩在劲风中前行的动势,铿然的质地为其增添一份笃定与从容,正应和苏轼《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般的超脱神采。
Lot74
朱铭十二生肖——羊
铜雕
版数:9/30
一九八九年作
30.5×25×13cm.
估价ESTIMATE:HKD60,–,
静观自得,富足喜乐
李真《观》的灵慧华光
Lot80
李真
观
铜雕
版数:7/8
二〇〇二年作
30.5×25×13cm.
出版(不同尺寸、版数)
年,《李真雕塑-》,亚洲艺术中心,台北,第84至87页
年,《李真——虚空中的能量: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亚洲艺术中心,台北,第至页
年,《李真——寻找精神的空间:中国美术馆个展》,亚洲艺术中心,台北,第58至63及页
年,《李真——神魄个展︰北京个展》,亚洲艺术中心,台北,第、及页
估价ESTIMATE:HKD,–,
作为在国际艺坛具翘楚地位的当代华人艺术家,李真以圆融饱满的外相、举重若轻的视觉感受,形塑古典又现代、大气又轻盈的标志性语汇,更自佛道义理提炼东方哲思,加以具象化的发想,带领观者步入他静观内省的精神世界。
金、银、黑三色的生命力
完成于年的《观》为其在铜塑黑漆上实践按金、按银的技巧,融合「金、银、铜」三色别具代表性的创作。作品以一位正透过内观修行而自得其乐的觉者为主角,银、黑、金三色自下而上、层层推进的展现与主角开悟的形象亦完美融合。大气、沈稳的黑墨塑造出人物的饱满、圆融,底部则以清透的银色打造出一朵云,令人物如足踏祥云,呈现驭重于轻的视觉感受。
李真《观》展览现场图
而炽热的金色在此则如人物精神的实体化象征。金色在历史文明中常象征着「神性与永恒」,亦代表佛教中明觉的智慧力量。透过按金的使用,作品在双手托举的金光佛像中,展现精神性的至高点。而金、银、黑三色在不同轻重层次的迭加中,自温润返还无垠,将材质之美发挥到极致,诉说着不息的生命力与超凡脱俗的灵性光辉。
外显世象,内观生命
李真将《观》一作摆放于家中客厅位置,显见对作品的满意之情
作品以「观」为题,指涉佛教修行中的「内观」慧学,意在往「内」去「观」察身心的实相,以获智慧的圆满。在作品中,人物正乘云游外、阖眼静心,仿佛摒息一切杂想与妄念,而全然贯注于精神世界的探寻,顶端的佛像畅怀开笑,如获觉悟,在光芒万丈中,感到富足喜乐。道出「静观个人心中之佛,自有其乐」的至高境界。
永恒一瞬,生生不息
梁任宏的永动之犬
Lot83
梁任宏转进论9AL-16-17
不锈钢培林雕塑
版数:6/6
二〇一八年作
××cm.
估价ESTIMATE:HKD,–,
在自然、机械与人性三者间探索,并融入现代科技,是梁任宏独特的艺术语汇。其并主张艺术品不只可远观,更是可和观者互动可亲的物体。作品近年广泛入选大型公共艺术制作及获公私立机构收藏,如高雄市立美术馆、万豪酒店、永添艺术集团均典藏其作。年春拍,其作《转进论15AK.》以逾60万元港币刷新拍卖纪录。是次我们带来其曾受高雄市立美术馆收藏之另一版数之作,在动静之间呈现鲜明及动人的艺术之歌。
高雄市立美术馆藏《转进论9AL-16-17》,与本作同系列不同版数
行云流水,动静皆宜
《转进论9AL-16-17》以光滑的不锈钢材质表现行云流水的抽象线条,只要经由人轻轻一碰,作品的一角便牵动着另一边优雅的转动起来,推动的力道越大,作品越是旋转得精彩。本作的主人公,有如一只低伏的小狗,像在玩耍般随时准备起身奔向观者。此呼应艺术家所饲养一只名为「妞妞」的小狗,他将与其朝夕相对近二十载的深厚情感融入此作,抽象化地将主角的双耳转化为球体,与摆动的尾巴生成飞扬的曲线,皆可度旋转,展现「动」与「静」之间的流动美感及对比张力。
运动中的作品
斗转星移,生生不息
而即使同一个人在同一处转动作品,都会产生不同的韵律节奏与方向,《转进论9AL-16-17》在不经意间已流露出梁任宏内敛的人生哲理。观者不妨静下心来享受每一次转动的过程,个中的惊喜与意外,或也是生活中的另一种精彩。
想象的飞扬,理想的身姿
席时斌创作的理性与浪漫
Lot82
席时斌至高鸟
不锈钢雕塑
版数:AP1
二〇一七年作
××54cm.
估价ESTIMATE:HKD,–,
年出生的席时斌为近年国际注目的艺术家。其以不锈钢雕塑,透过解构对象物将其分层,并加入自身想象与对东西方神话的援引,重新建构物象,细腻复杂又一丝不苟的超卓技巧令人叹为观止。年他受爱马仕(HERMS)青睐,邀请他打造《马之戏剧》,两年后于台北当代艺术馆举办大型个展,打开声名。其作曾为高雄市立美术馆、台湾国家文化基金会、爱马仕、法拉利、巴黎半岛酒店等收藏。
年席时斌受邀与法国时装品牌爱马仕合作呈现《马之戏剧》系列作品,展于爱马仕橱窗
完成于年的《至高鸟》为其最受追捧的动物结合神话主题之作。作品底部如同一本开展的书册,上头生发出如未来城市般的建筑造型,整体造型由小至上逐渐放大,最后生成一只仿若停驻在建筑之上闪耀银色光彩的火凤凰。席时斌曾说:「至高鸟的原型为希腊神话的不死鸟,它们每隔五百年会采集有香气的树枝与草叶,引火自焚后再度重生为幼鸟,我觉得这自焚的过程应是有极度的刺激与快乐的,像是一种超脱,一种极乐的重生。」
席时斌《至高鸟》局部
席时斌在此透过各种几何复杂的图形,以二维的不锈钢材切割出组成至高鸟身体的各种元素,再透过三维的组构拼接形塑,成就此展翅飞扬、羽若流星、头部绽放出绮丽花冠、尾部萌生花形,充满奇想的古老神话主角。细观银色的不锈钢,可见其以多种打磨方式所创造出亮面与雾面、澄澈反照与暧暧内含光间所形成的不同质感,与营造空间前后与戏剧张力。而那充满流线往上拉升的造型,正如想象的飞扬,及乘风破浪、追逐理想的身姿所划下的动人光彩,令人驻足而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