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体育文化历史久远、丰富多彩、厚重绵长、摧燦夺目。《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经典名著之一,拥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书中记述了大量的体育文化,如关于足球的早期形态一蹴鞠的描述,《水浒传》中管叫气毯,从市井小儿到王公贵族都喜爱,而且成立了类似于现在的俱乐部,有许多的技术动作,作者着墨不多,但对故事的叙述起了丰富和连接的作用,展示了一千多年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景。
还有如武术和打斗的描写,非常的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在当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深入发掘和研究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是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程序,也是研究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治背景对水浒体育文化形成的影响
黑暗的政治统治加剧了农民起义的进程。小说《水浒传》记载的主要时期是宋徽宗统治的二十五年,这个时期是宋朝内忧外患最为严峻的时期。对外有金兵侵犯,最为严重的时候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逼迫北宋南迁到临安。
在小说《水浒传》中对当时的政治背景也有详细说明,在第二回中便指出了因蹴鞠而被端王赏识的奸臣高俅,利用自己职权谋财害命。黑暗的政治,动荡的社会,从而滋生出越来越多的游民和流民。这些人与当时的社会宗法分离,他们没有糊口的工作,基本生活都无法确保,为了生存任何时候都可能加入反社会的团队中。
而这种流民也是水浒英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的生活及其不安定,为了生存四处流浪,例如李逵在家乡因杀了人而逃离在外,浪迹四方;武松因重义而杀人,以至于四处逃亡;刘唐从小漂泊江湖,广交江湖豪侠,居无定所;石秀因为贩卖羊马生意亏本,回不了家乡,只能在蓟州一带以打柴为生;病大虫薛永闯荡江湖,以卖艺为生;王定六在江边靠卖酒为生;焦挺更是可怜,书中对他的描写是平生最无面目,到处投人不着;石勇因为*博而打死了人,只能浪迹江湖......他们都是典型的无家可归的流民。而这些流民是水浒传的主要人物,通过他们的传奇故事丰富了水浒传体育文化的内容,测从而诞生了独特的体育文化。
武将和士兵有两个大的相同点:一是与当时社会的主流秩序相分离,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二是,他们都喜欢棍棒,好勇善斗,不怕触犯法纪,义气为重,广交江湖豪侠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浒体育文化的形成。
水浒体育文化形成的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至唐朝已到鼎盛时期,之后便走入了一个成熟与稳定的时期。宋朝的思想文化与各方面的制度都已比较完善与成熟,集中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精髓。这一变化在宋代体育运动方面有着清晰的体现,对《水浒传》体育文化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
文化的世俗化使得宋朝社会文化逐渐切合市民趣味,走向了休闲娱乐的方向。一方面表现在除士以外的农工商阶层对文化的普遍追求,他们引领人民崇尚休闲生活,并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扩大了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范围,促进了宋代休闲文化的快速发展与兴盛。在这种形势下,水浒体育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小说中体现了游民、吏人、武将、手工业者、农民、商人、庄园主等各个身份不同的体育主体,他们大部分属于农工商阶层,由他们引领的水浒体育文化自然而然的体现出世俗化。
《水浒传》中描写的体育活动既有强烈的竞技性,同时又有较浓的娱乐休闲的平民化倾向,例如燕青和任原两人的相扑比赛,笔者便从娱乐表演方面来渲染了整个比赛氛围,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水浒体育文化的平民化倾向。
文化的世俗化另一方面表现为一直以来被男性社会忽视而同样属于附属地位的女性文化的勃兴。由此女子的才情得以释放与展现。此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女性体育的发展。水浒传塑造了三名女性形象,从某一方面来说体现了当时的女性体育。在宋朝文化世俗化的推动下,水浒女性体育的出现是合情有合理的。
小说《水浒传》出现的体育项目也是包罗万象,有武术、游泳、潜水、相扑、举重、跑步、射箭、蹴翰等等,甚至提及足球组织机构齐云社。文中端王邀请高俅说去‘齐云社’踢球,文章中的“齐云社”又叫“天下圆”,是南宋时期才出现的足球组织机构,尽管小说故事是描写的北宋时期的故事。这些都反映出了宋朝体育文化的开放与繁荣,而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宋朝多元开放的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整个时代文化的多元开放才能促进体育文化的多样与繁荣。
水浒体育文化形成的地域背景
我们可以看出梁山泊不仅仅四面环水,还有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在八百里浩荡的水域中,有港陌阻挡敌*,林峦掩护自己,芦苇和怪树更是给梁山泊设置了重重迷障,除非是熟悉地形的梁山好汉,否则很容易陷身于这复杂的水域中,这无疑为水浒英雄们作战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历史上的梁山泊与小说中描写的梁山泊也是有极大的共同点。据考证梁山泊起源于梁山东北。
元人于钦在《齐乘》一书中对梁山泊有记载,指出梁山东接坟上县,坐落于寿张县东南部和东平洲的西南方向。由西向南流的汉水和济水汇合在梁山的东北部,从而形成了梁山泊。追溯梁山泊的起源,有史料记载梁山泊的形成是由于五代到北宋中期的几次*河大决口。这段时期的*河决口使得水流汇聚在梁山低洼地带,将位于梁山东北部的湖泊、南部的巨野泽以及东南部的南旺湖连成了一片,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泊,古人称之为梁山泊。
到了北宋时期,梁山泊已是“方圆八百里”,并且“绵亘数百里。”根据对有关史志资料的分析,并对这一带打机井所发现的黑色湖沼土层分布的调查来诊断。梁山泊在北宋时期的面积大约有一千五百公顷,方圆约有四百里,呈南北方向的狭长状,资料对此时的梁山泊的原址记载是南起如今的巨野县,东南抵达嘉祥县梁宝寺,北达梁山县斑店附近,西部超如今的*河20余里。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梁山确实四面环水,水域辽阔复杂,与水浒传的描写不谋而合。在这样的地域背景下,水战成为了水浒英雄的主要作战方式,这对水浒体育的水上运动是有重要影响的。
梁山好汉们利用这险峻的地形,充分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守住营地,打击敌*,壮大自己。即使仗败也有转移阵地的退路,北部可以撤到平阴一带,往东北可转移到齐州、青州附近,东南可退居淮阳和徐州等地,这样可以保存自身,继续战斗。
在资源方面,在宋朝时期梁山泊拥有这丰富的物质资源,为水浒起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梁山泊属于温暖的大陆性气候,水资源丰富,加之土壤肥沃,阳光充裕,有着极为丰富的水产资源。梁山泊以西是辽阔的*河冲积平原,沃野千里,农产丰富。梁山泊以东,是鲁中南山地向华北平原方向倾斜的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势较高,不会发生涝灾。
东部山区的降水经此向西汇集,下有砂砾层,地下水丰实,便于灌溉。这是一个早涝保收的农产区。梁山周围都是茂密的树林,它的东西方向是由*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土质肥沃,可种植粮食等作物,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梁山地区的资源非常丰富,既有粮食资源,又有水产资源,还有林木资源。
粮食和水产可保障水浒起义*的基本生活,林木资源可以保障住宿,甚至还能提供大量的武器原材料。在八百里浩瀚无际的水域中,自然是有着极为丰富的水产资源的,鱼虾成群,芦苇浩荡,还有莲藕、蒲草、菱芡等等。
结语
因此,梁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资源丰富,二是地形险要。在资源方面,梁山地区有着丰厚的粮食、水产和林木资源,为水浒体育活动的展开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在地形地势上,北宋时梁山泊水域广阔,烟波浩森,一望无际,并且而且芦苇丛生,港汉纵横,地形复杂,水中有山,山水相连,蒲密遮港,山遥耸立,十分险要,退可以守,进便于攻,是绿林好汉出没之地。在地势上,为梁山好汉展开战斗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保障生活物质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着各种反抗战斗,并能依仗险峻的地形优势,取得战斗的胜利。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水浒体育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